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新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以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学习目标导航,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一、原始农业的发展,说一说,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神农播种五谷,1. 时间: 2. 兴起地区: 3. 发展变化:,1)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粟:
2、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炭化稻谷,骨耜,黑 陶,河姆渡出土,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3、约七千年前,磨制石器、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玉器、原始乐器,猪,石磨盘,陶器,纺轮,粟、菜籽,鱼钩,石斧,西安半坡出土,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约五六千年前,陕西西安(北方黄河流域),磨制石器(石刀)、耒耜,粟,猪、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纺线、织布、制衣,半坡,河姆渡,半地穴式,干栏式,判断下面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明各自特点和判断依据。,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观察与比较,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主要不同:原始农耕、原始生活 不同原因:地理自然环境不同,一南方湿润多雨,一北方干旱少雨。,谢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原始 农耕 生活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