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2070年前1600年),(前1600年前1046年),温故知新,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大变革?,温故知新,我国封建社会的是如何形成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第8课 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2、,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第8课 百家争鸣,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第8课 百家争鸣,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主张“无为而治”。,学说记录:,道德经,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第8课 百家争鸣,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学派
3、创始人。,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大思想家,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第8课 百家争鸣,历史贡献:,大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历史影响:,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第8课 百家争鸣,第8课 百家争鸣,第8课 百家争鸣,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第8课 百家争鸣,第8
4、课 百家争鸣,整理古籍,编定春秋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言论记录,文化成就,五经:,四书:,孟子、 中庸、大学,论语、,动 脑 筋:,材料研读:,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政以德”: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首先要言正。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道之以德”:用道德来引导、约束老百姓,用礼法、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那么老百姓就会知道什么是耻辱并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
5、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 (1)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 (2)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三、“百家争鸣”,的含义:,第8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百家争鸣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