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大班语言公开课5篇.doc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大班语言公开课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大班语言公开课5篇.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大班语言公开课5篇 教案是老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提早完成的书面表达,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出合理的分析,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大班语言公开课5篇,供大家参考。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大班语言公开课1教学目标:1、熟悉、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内容,知道小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2、了解小鱼、牛、燕子、壁虎等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3、在“找尾巴”的操作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教学准备:小壁虎借尾巴的视频,“找尾巴”操作材料若干,小猴子图片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小鱼、牛、燕子、壁虎等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演示法、
2、讨论法、观察法等。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通过小猴子引出主人公:小壁虎1、师:这是谁的尾巴,你知道吗?2、师:原来是小猴子的尾巴啊!你们觉得小猴子的尾巴像什么啊?你们知道小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吗?3、师:小猴子的尾巴像钩子一样,可以摘树上的果子,还可以挂在树上荡秋千,小猴子可宝贝它的尾巴了。但是小猴子有一个好朋友,它的尾巴没有了。它可伤心了。我们来看看是谁不见了它的尾巴!欣赏图片,根据教师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如:说说猴子尾巴的形状、作用,倾听教师小结。通过出示小猴子尾巴的图片让幼儿猜想尾巴的主人是谁,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二、出示视频,分段欣赏故事小壁虎借尾巴1、提问:谁的尾巴不见了?小壁虎的尾
3、巴怎么会不见的?那小壁虎被蛇抓住了吗?它接下来准备去干什么?2、小壁虎会问谁借尾巴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听一听。(1)小壁虎到了池塘边向谁借尾巴呢?(到哪里问谁借,把话说完整)(2)小鱼姐姐借给它尾巴了吗?为什么不肯借给它?3、播放第二段故事内容(1)小壁虎爬到树上看到了牛伯伯,向牛伯伯借尾巴,牛伯伯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呢?(2)最后,小壁虎又去向燕子阿姨借尾巴,它会怎么问燕子阿姨?燕子阿姨又会怎么说呢?谁愿意来说说看?4、播放第三段故事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是不是这样子的呢。5、小结:小动物的尾巴原来有这么多的用处啊。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游泳的,牛伯伯的尾巴用来赶苍蝇的,燕子阿姨的
4、尾巴用来掌握方向。其实,我们又许多小动物它的尾巴都有很大的作用,就连小壁虎的尾巴也有很大的用处,你们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吗?三、完整地欣赏故事小壁虎借尾巴是不是这样子的呢?到底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让我们一起把故事再完整地听一听吧!四、交流与讨论:动物尾巴的作用1、你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吗?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吧!2、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交流五、幼儿操作:找尾巴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请你帮帮小猴子的动物朋友,6个人一组去后面的桌子上找一找他们的尾巴吧!六、展示作品,师幼共同讲评1、谁来说说看你都帮谁找到了小尾巴?2、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1、欣赏视频内容,根据教师的问题做出相
5、应的回答。如:1、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对象是谁。2、说说它们不肯借给小壁虎尾巴的原因。2、倾听教师小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说说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并在此完整地欣赏故事内容。3、与旁边的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的尾巴的作用。4、幼儿操作“找尾巴”的活动,并展示完成作品,介绍动物尾巴的作用5、在flash课件的帮助下欣赏故事小壁虎借尾巴,通过先分段欣赏后完整欣赏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故事中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和小壁虎尾巴的作用。6、由故事引出动物尾巴的作用,通过让孩子们自由的交流与讨论再进行个别幼儿的讲述活动,接着进行“找尾巴”的操作活动并加以讲述,以层层递进的方法引导并
6、启发幼儿掌握更多地动物尾巴的作用。七、延伸活动小猴子说:“大(3)班的小朋友谢谢你们!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忙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们人类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尾巴,可是,你看看我们现在还有吗?为什么没有了呢?你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了解一下,下次,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好吗?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大班语言公开课2教学目标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小壁虎图片,通过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
7、字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2、小组合作。(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各小组认识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帮助。)3、指名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反馈自学成果。边读边想,说说知道了什么?)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读课文。(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2、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弄断的?(读一读,让学生利用图片表演。)3、没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样?(读一读,注意语气。)4、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小壁虎很有礼貌的样子,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小组合作学习,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
8、段。学生边读,老师边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5、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说出小鱼、老牛和燕子,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板书。)体会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的心情,(指导读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难过的语气。)6、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1)说说知道了什么。(2)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特点。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注意壁虎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小壁虎高兴的心情。)四、课后延伸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回去后收集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二、分析记忆字形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1)熟字带生字。(准难祖姐桃逃)(
9、2)熟字加偏旁。(几虎文蚊它蛇)2、指名读字扩词。三、指导书写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2、学生仿写。3、展示交流。四、课堂作业设计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在:_变:_条:_有:_2、比一比,口头组词。延伸阅读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札记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科普童话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既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呢?仔细品味当年斯霞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课堂纪实,会给我们不少启示。首先,我们从钱闻先生成如容易却艰辛一文中知道,斯霞老师对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备课花了很大力气:她的真是周详细致之极
10、。她首先想到,她自己有好多东西都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可能要问的。例如: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玻璃上爬而掉不下来?是不是像苍蝇一样脚底下有吸盘?壁虎对人究竟有没有害处?壁虎的尾巴为什么容易断?断了为什么又很快能再生出来?有没有其他小动物尾巴断了,腿断了也能再生?还有一种传说,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弄到人的耳朵里,人就会死,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她就去翻书,去问人,去找标本正是有了这样细致的备课,我们看到在这堂课上,斯老师拿着标本和学生一起观察壁虎,又打出幻灯,使壁虎的特征更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便能说出壁虎是什么样子的。顺着学生的思路,斯老师告诉他们,壁虎之所以能
11、在墙上爬是因为它有脚下趾。这里充分说明,要当好老师,先要当好学生。斯老师这种好学、勤奋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课堂上,斯老师着重和学生一起探讨两个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她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反复读课文,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清楚的,毫不含糊的。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得很充分。请看,讲读课文一开始,斯老师把问的权利就给了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正是从小这么培养,学生才能提出如下有分量的问题:小壁虎是动物,不是人,为什么用他不用它?斯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后还进行了总结:童话故事中,常常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所以要用单人旁的
12、他。在理解一些词语特有的表现形式时,斯老师也没有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她问: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连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学生回答后,斯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过去还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于是学生回忆起了燕子飞呀,飞呀;雪花飘呀飘。新旧知识一联系,加深了理解,获得了巩固。教学的高效率就是这样产生的。讲读了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后,斯老师把对小壁虎向老黄牛借尾巴一段的理解也交给了学生,因为这一段和上一段写法相同,学生有能力自己去理解、掌握。即使是课文最后一段,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为什么一句话带过去了?妈妈不是不知道它去借尾巴的经过吗?这个写作上的
13、详略问题,斯老师也毫不犹豫地交给了学生。一年级学生居然纷纷举手,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作出回答:要是写书的叔叔、阿姨再把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事写一遍,就太噜苏了。这篇课文是写给我们看的,我们已经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所以不用再写了。斯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说的一段话,我认为非常精彩,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小壁虎告诉妈妈的时候当然是很详细的,但是文章就不需要噜苏了。前面已经详细写过的内容,后面就不必再写,这就是有详有略的写法。在这里,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出,没有老师的主导,不可能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老师放手让出的这片广阔天地,哪来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灵动?千百年来,我们的教
14、育理念、教育方式,和西方国家不同,教师惯于传道、授业、解惑,师道尊严束缚着教师自己,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长久以来,我们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敢放手,不愿放手,在长期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程式化、模式化,那些鲜活的想法被压抑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认识出发,和学生一起把他们不理解的地方弄懂、吃透,感兴趣的地方多读读,还给学生问的权利,想的空间。难能可贵的是,斯老师20多年前,就是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引导学生:我提一个问题,请你们帮我想想多么平和,多么亲切!怎能不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进取的热情?在语文教学中,斯霞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15、读的训练更是运用多种方式。我们看到这课的教学中,斯老师采用朗读、小声读、默读、分角色读,读出语气(感情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整篇课文教完,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就相当熟悉了。生字新词也就在这读的过程中得到巩固。读,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接触书面的规范化的语言还不多的情况下,多读、读熟课文,无疑是巩固字词、学习语文的一条捷径。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多读还有其特殊的含义。我们计算了一下,课文有19个生字词(还有一个二类字甩),这么多音形义各不相同的生字,不凭借课文,单独记住它们会有相当的难度。教过生字词后,斯老师还采用读生字新词去拼音读读单字读重点字课堂书写练习(每个字写两遍)等方法进行巩固。从字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壁虎 尾巴 教案 大班 语言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