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DL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研究(46页).doc
《毕业设计(论文)-DL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研究(4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DL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研究(46页).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DL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研究-第 46 页 DL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研究摘 要内部财务控制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良好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既是公司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也是实现公司在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司只有建立高效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完善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采取得力的内部财务控制措施,加大内部财务控制的力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司的经营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理论入手,围绕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一般模式、内容和方法展开了分析研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从DL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现状的具体分析,找出DL公司在内
2、部财务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所发现问题,结合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理论以及公司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据内部财务控制理论和COSO报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内部财务控制目标的确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流程、内容和方法以及财务控制评估指标体系三部分,对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进行了优化完善。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DL公司更好地发展,也能为相关行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使用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原理分析DL公司现行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提出了强化DL公司货币资金控制的“资金池”管理制度等建议,完善了DL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关键词:内部财务控
3、制 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财务控制指标体系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内部控制的权威人士 Adrian Cadbury说过“公司的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失败引起的”。美国萨班斯法案出台后,许多中国上市公司由于内控不合格被迫退出美国资本市场。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后又延迟到2012年执行)。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一一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
4、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与2008年颁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该配套指引和基本规范自2011年1月1日起于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中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中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施行,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基本建成,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建成并有效实施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内部财务控制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又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加大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力度,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合规有效的运行,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内部财务控制是控制整个公司的主线与基本手段,是贯穿于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和融资等活动的循环都依据这个主线进行,渗透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就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问题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对企业未来的平稳发展,逐步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研究和相关先进理念的提出以及普及,对于实务界从管理角度理解内部财务控制是有重大意义的。DL公司是SRZ的全
6、资子公司,主要从事轮胎销售业务,公司负责的区域为北京、天津、山西、河南等华北区域,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增大,管理难度的逐渐增加,对公司建立成熟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以DL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目前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关于DL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框架以及实施重点和实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框架的设想,寻求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效运作的途径,确保公司健康发展。同时,可以为同类型企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操作范本。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内部财务控制的
7、研究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有对内部财务控制研究的文献,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内部财务控制意识的启蒙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公司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己从筹资逐步转向改善公司内部经营、加强内部财务控制方面。在这一阶段,财务分析、财务计划、内部财务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的洛夫(W.H.Lough)。他首先提出了公司财务除了筹资外,更应该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管理。作为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思想的启蒙阶段,控制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意境形成共识,但并没有正式提出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第二阶段: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形成阶段。1968年,P.T.Menzies
8、提出了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他认为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就是协助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做正确的事:首先,在于通过内部财务控制可以得到可靠的信息,使管理更加有效;其次,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还在于可以了解实际情况与计划的偏差,然后采取正确的行动来纠正偏差,必要的时候需要修改计划来达到目标。另外他还提出了内部财务控制的两种手段: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之后,Peter P.Schoderbek,Richard A. Cosier,John C.Aplin三位学者也对内部财务控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概括:内部财务控制是对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修正,并指出预算控制和财务分析是内部财务控制的两种方法。六十年代内部财务控制
9、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被理论界所认识,内部财务控制理论开始形成,但内部财务控制理论并没有和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三阶段:内部财务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发展国家的公司己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出现了一批在本国和世界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的跨国公司。这一时期,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研究成了内部财务控制研究的核心内容,其理论主要集中在集权与分权的理论研究与内部财务控制手段的研究上。Don R.Hansen和Maryanne M.Mowen指出,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结构的复杂,分权管理的出现势在必然:分权管理可以为下属成员公司的经理人员提供一个学习管
10、理技能的机会,而且下层信息的质量比较髙,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和速度,在集权管理体制下,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误传指令的可能性会增加,大大降低了反应的有效性。在研究内部财务控制的具体手段方面,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外部审计监督、预算控制等手段己经应用到了实际当中。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Robert S. Kaplan和Don R.Hansen,认为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会导致公司经理人员产生各种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行为,因此对公司进行内部财务控制最好的手段不是对公司的外在监督和控制,而是利用有效地评价指标来评价公司经理人员的业绩并以此为依据对经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激励来达到从内部约束经理人员的目的。他们都认
11、为尽管恰当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能综合反映公司业绩,但也应该运用非财务指标,对细节即具体过程进行控制,以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近年来,Robert M. Bushman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公开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对企业绩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外依托其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市场组织,目前针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比如将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应用到内部财务控制当中,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逐步向国际化、知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1.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研究较晚,但
12、由于内部财务控制在企业运作上的重要性,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从一开始就受到理论与实践界的重视,并从财务战略、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汤谷良(2000)认为内部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内部财务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财务行为整合起来追求公司短期或长期的财务目标;内部财务控制绝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也不只是公司经营者的职责,而是出资者对财务进行的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内部财务控制的客体首先是人(经营者、财务经理、管理者、员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内外部财务关系,其次才是各种不同的公司财务资源或现金流转,所以内部财务控制的实现方式决不局限于财务制度、财务计划、资金费用定
13、额,它也需要创新。他提出了以社会化、专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董事会制度、授权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结算中心、财务总监委派制、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几种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部财务控制方式。杨淑娥(2002)认为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财权进行分配,对各位在企业中的财务地位进行调整,以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雷新途(2005)认为财权是企业产权中的最为核心的部分,财务治理结构也应基于这种核心纽带进行构建,并对企业出资人、经理人、财务管理人员、懂事会等在财务治理结构中的职能和权限进行明确,体现相互制衡和约束的关系。财务治理结构的建立关注了财权配置这一核心问题,但并没有涉及财务治理体系的所有环节,因
14、此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陈从戎(2010)认为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契约制度,这种契约制度以一定财务管理方式,以及对企业资源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合理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达到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目标。张宝杰(2009)认为内部财务控制实际上是财务权限的分配,以形成相互约束的财务管理机制。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效果来关乎到企业战略的效果。朱元午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财务环境、审计模式、投融资管理、资金管理、公司治理等。吴振民(2009)认为财务管理体制与企业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石小明(2011)通过对我国国有上市企
15、业的分析,认为国有股权比重过高会导致诸多问题,比如公司结构不科学,企业决策缺乏民主性等,导致公司的治理效率较低,并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等现象。程新生、孙利军建立了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模型,对内部审计制度与内部财务控制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会活跃程度、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程度等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企业应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财务活动进行改善,比如包括建立健全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控制机制,强化独立董事的职能职责等。2012年,霍全平提出企业完
16、善其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从改变观念,形成新型财务管理理念,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财务监控体系的监控能力,完善财务机构设置及财务人员管理,有效使用现代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综上所述,从国内外主要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对内部财务控制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控制方法视角,对企业个体层面的解剖分析,研讨不同类型企业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财务控制方面的经验方法,还有进一步的挖掘意义。1.3研究内容及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现状、一般模式和内部财务控制及体系的方法内容以及主要指标进行概述;接着从DL公司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财务状况、预算控制、融资控制、投资控制
17、、资金管理控制、财务人员配备、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控制等一些方面详细的介绍了DL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现状;然后指出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具体原因;最后提出DL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框架的设想以及实施措施。本文的框架结构如下图:1.3.2研究方法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DL轮胎销售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包括企业管控理论,财务管控理论等。通过实地调查法,对DL轮胎销售公司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资料搜集,并与DL轮胎销售公司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谈话,获得第一
18、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尤其是对DL轮胎销售公司内部财务控制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求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第二章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相关理论2.1内部控制的理论描述2.1.1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脉络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术语,报告中指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审查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越好,财务报表需要测试的范围就越小。”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
19、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LRDicksee最早于1905年提出内部牵制,他认为,内部牵制由三个要素构成: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1912年,R.H. Montgomery出版了审计理论与实践,后来被审计界誉为审计师“圣经”的不朽名著,书中指出,所谓内部牵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某位职员的业务也与另一位职员的业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关系,即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互相牵制,防止发生错误或弊端。1930年,George E.Bennett发展了内部牵制的概念,给内部牵制制度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
20、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职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进行连续性的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实践证明,内部牵制确实能起到减少错误、防止舞弊的作用,即使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组织结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发表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报告内部控制一个协调系统要素和它对于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首次给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计划和所有在企业中被采用的协调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财产,检查会计资料是否正确可靠
21、,提高营运效率并且促进管理政策的贯彻这被认为是现代内部控制出现的标志。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美国HICPH于1988年5月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一一在财务报告审计中考虑内部控制结构,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从“制度二分法”向“结构分析法”的演变被认为是内部控制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变。该公告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公告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这个定义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了内部控制范围。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即内部控制一一
22、整体框架简称COSO报告,文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指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概念,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2003年7月,美国COSO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讨论稿,并与2004年4月颁布正文。内部控制是为达到目的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具体来说,是为了达到提供可靠财务报告、遵循法律法规和提高经营效率效果等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主体的以下四个类型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
23、目标。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2.1.2内部控制理论的内容COSO报告的出台,基本上统一了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COSO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构成要素及主要特点。COSO报告中指出,一般所指的内部控制并不一定是有成文规定的具体制度,而是单位在组织规划、管理办法以及各种作业程序中,应用内部控制原则、技术、方法,贯彻实施的既定政策。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分为五大要素:1.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核心都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迸行,人的品性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它们既是
24、构成环境的重要要素,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包括:诚信和道德价值观;致力于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及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的承诺;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限及职责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及程序;监督部门(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参与。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指管理层识别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管理内部或外部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报告和符合性目标均有影响。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监督环境和运营状况在不断变化,管理层必须釆用一些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对上述变化导致的特殊风险进行识别和处理。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目的包括:了解和评价企业经营环境及经营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DL 企业内部 财务 控制 体系 研究 4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