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方案类】化工企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置方案类】化工企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现场处置方案3)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杰开展趋势,预计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视状况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火警119、救治 120)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理。5)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当即赶赴事故现场,依照各自的职 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首先要用木棒等绝缘物或橡皮手套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治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2)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局部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 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3)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
2、自高处坠落,要采取相应措施。4)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治人员应设法迅速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 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枯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 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枯燥而不贴身的衣服,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枯燥衣 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治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 进行救治。5)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治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 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治人员在抢救 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边带电局部必要的平安距离。6)假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治 人员在未做好
3、平安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腾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 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触电伤员如神志苏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测,暂时不要站立或走 动。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 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阻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中止,应当即按心肺复苏法支 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人工循环)。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 3应急报警联络方式3. 1
4、报警 公司值班 :医疗急救 :120火警 :1193. 3. 2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2)事故性质、简要经过以及事故现场处置状况;3)事故已造成的伤害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5)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4本卷须知4.1 佩戴防护器具的本卷须知根据现场实际状况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1)进入带电区域应穿绝缘鞋(靴)、手套等个人防护器具.4. 2使用救援器材的本卷须知1)扑救电气火灾务必使用相适应的消防灭火器材,如:二氧化碳灭火器。4.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本卷须知1)首先确认现场已无漏电源;2)救援时关闭现场上一级电源,做好预防措施。4. 4
5、现场自救互救的本卷须知1)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抢救受伤人员;2)当不具备抢险条件时,以最快的速度,选择最近的平安路线撤离危险区。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平安防护的本卷须知1)应急处理时,首先选用专业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2)救援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的,严禁参与救援。4. 6应急救援终止后的本卷须知1)清点人数,统计伤亡及财产损失状况;2)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生产秩序。4.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见预案附那么触电事故现场应当开拓应急抢险人员和车辆出入的专用通道和平安通 道。三、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检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有时要到装
6、置或者罐顶更换或开关阀门(超过2米的 工作场所),假设平台损坏、围栏高度、强度不够、无防滑措施、无踢脚板等状况 下都有高处坠落的危险。(电工、机械维修人员高处作业时,假如没有佩戴平安带、绳等平安防护器 具,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或不慎,存在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的危险。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建构筑物顶部、储罐顶部、装卸区、装置设备检维修、爬梯、管架、事故池检修、照明系统的检修、厂房窗户维护等。1. 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及危害程度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登高作业、临边作业时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2)危害程度发生高处坠落后,可造成人员轻伤、重伤,甚至发生死亡事故。L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
7、设备、管道、设施检维修期间,作业环境差,事故的可能性增加;2)高处作业时,未佩戴平安带;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乏作业;4)脚手架、平台不稳固、有空洞。5) 6级大风露天作业。6)高处设备、管道检修平安防护不完善7)平安带不定期检查。2应急工作职责2. 1应急组织机构总指挥(生产经副总指挥(车间主任)应急小组人员一览表总指挥联系方式副总指挥联系方式组别人员联系方式人员联系方式人员联系方式抢险组救治组警戒组2职责2. 2.1总指挥主要职责:迅速向应急管理办公室和部门、公司负责人汇报;确定现场处置方案,向上一级汇报,并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实施;确定是否组织人员疏散;带着并指挥现场作业人员及有关人员
8、进行事故处置。3. 2.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处置、汇报、协调工作,组长不在时承受组长的 职责组织工作。4. 2. 3抢险组职责:接警后迅速奔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迅速抢修设备、管道,防止事故扩大,操纵和消除危险源。5. 2. 4救治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治工作,根据受伤病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 者。6. 2. 5警戒组职责:设立禁区,加强警戒,封闭厂区路口,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严禁外来人员 入厂围观;负责公众疏散(包括厂内人员和厂外周边人员、车辆),引导消防人员或
9、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3应急处置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任何人发现事故险情,首先大声呼救报警,并尽量操纵,特别在第一时间内尽力排除险情。假如短时间内无法排除险情,应及时上报值班领导或应急管理 办公室。2)应急领导小组接警后,根据现场状况当即启动相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3)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态开展趋势,预计 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视状况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火警119、救治 120)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理。5)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当即赶赴事故现场,依照各自的职 责开展
10、应急救援工作。3.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2.1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 等紧急救治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 ,并向应 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现场人员实施各项救治措施。3)假如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中止,应当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正确。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 起受害者下颌,捏住受害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 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 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
11、恢复呼吸为止。4)如受害者心跳已中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让受害者仰卧,头低稍后 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 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 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5)呼吸和心跳均中止时,应当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 确进行就地抢救。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人工循环)。6)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终止,工作人员应协同救援人员进行 救治。7)骨折急救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 员身体进行固定,防止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
12、,防止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洁净布片覆盖伤口,然 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 侧至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 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3. 3应急报警联络方式3. 1报警 公司值班 :医疗急救 :120火警 :1192. 3. 2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3. 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事故性质、简要经过以及事故现场处置状况;4. 事故已造成的伤害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5
13、. 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4本卷须知4.1 佩戴防护器具的本卷须知根据现场实际状况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1)高空作业应佩戴平安带、平安帽等个人防护器具;2)临水作业应穿救生衣等个人防护器具。4. 2使用救援器材的本卷须知1)救治骨折伤员时,应使用担架,防止发生二次伤害。4.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本卷须知1)事故开展趋势不明确时严禁人员进入现场;2)救援时应错就好救援人员防坠落措施。4. 4现场自救互救的本卷须知1)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抢救受伤人员;2)当不具备抢险条件时,以最快的速度,选择最近的平安路线撤离危险区;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平安防护的本卷须知1)应急处理
14、时,首先选用专业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2)救援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的,严禁参与救援。4 . 6应急救援终止后的本卷须知 1)清点人数,统计伤亡及财产损失状况;2)确认现场平安状况下方可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恢复。5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见预案附那么四、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L1事故类型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切割、缠绕或卷入、刺伤、摩擦或磨损、飞 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1.2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现场所有转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1. 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及危害程度1)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设备安装、操作、检修和巡检过程中都有可
15、能发活力械伤害事故。2)机械伤害危害程度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 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或者部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 成死亡。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设备存在隐患,设备发出异常声音;2)执行平安操作规程不严格。3)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重大异常现象。4)转动部位的防护罩不健全或损坏,平安检维修作业执行不严格。2应急工作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总指挥(生产经副总指挥(车间主任)应急小组人员一览表总指挥联系方式副总指挥联系方式组别人员联系方式人员联系方式人员联系方式抢险组救治组警戒组2. 2职责2. 2.1总指挥主要职责:迅速向应急管理办
16、公室和部门、公司负责人汇报;确定现场处置方案,向上一级汇报,并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实施;确定是否组织人员疏散;带着并指挥现场作业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处置。2. 2.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处置、汇报、协调工作,组长不在时承受组长的 职责组织工作。2. 2. 3抢险组职责:接警后迅速奔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迅速抢修设备、管道,防止事故扩大,操纵和消除危险源。2. 2. 4救治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治工作,根据受伤病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 者。2. 2. 5警戒组职责:设立
17、禁区,加强警戒,封闭厂区路口,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一、烧(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易燃易爆物质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继而导致烧伤事故发 生;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腐蚀品能够对人体造成灼伤,事故主要分为化学灼伤、物 理灼伤两大类。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在正常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伤害事故的危险区域主要是:主装置区、储罐区、装卸区、运输车辆、配电室、发电机房、检维修等作业场所均可能造成烧(灼)伤事故。L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事故可能发生时间生产、检修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烧(灼)伤事故。2)事故危害严重
18、程度及其影响程度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火灾不能有效操纵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平安 造成要挟,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火焰产生的热空气,能引起人体烧伤、热虚脱、 脱水、呼吸不畅。储存的酸碱类化学品具有腐蚀性,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设备、管道、 阀门及动密封点泄漏时意外接触,有发生灼伤的危险,灼伤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轻者损伤皮肤、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 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 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上述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绝大多数属突发事件,当有以下征兆时需引起注 普.1)异
19、常天气的出现,导致事故的因素多,事故的发生率增加;2)设备、管道检维修期间,作业环境繁杂,防护措施不完善;3)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周界监控、温烟感系统等报警信号失准;负责公众疏散(包括厂内人员和厂外周边人员、车辆),引导消防人员或 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任何人发现事故险情,首先大声呼救报警,并尽量操纵,特别在第一时间 内尽力排除险情。假如短时间内无法排除险情,应及时上报值班领导或应急管理 办公室。2)应急领导小组接警后,根据现场状况当即启动相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采 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3)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
20、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态开展趋势,预计 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视状况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火警119、救治 120)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理。5)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当即赶赴事故现场,依照各自的职 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2.1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当发活力械伤害事故后,现场其他人员应当即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 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治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同时现场人员及时汇 报班长,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或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 行急救和治疗。2)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
21、 院救治。送医院时作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屡屡转院。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当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4)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 侧卧位以防止窒息。5)机械伤害伤员呼吸和心跳均中止时,应当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 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3. 3应急报警联络方式3. 3. 1报警 公司值班 :医疗急救 :120火警 :1193. 3. 2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2)事故性质、简要经过以及事故现场处置状况;3)事故已造成的伤害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5)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4本
22、卷须知4.1 佩戴防护器具的本卷须知根据现场实际状况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1)转动设备故障引发事故时,阻止戴手套处理。4. 2使用救援器材的本卷须知1)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4.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本卷须知1)救援时应先对事故设备进行断电,防止发生二次事故。4. 4现场自救互救的本卷须知1)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抢救受伤人员;2)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要保护自己,防止抢救人员受到伤害;3)伤员如发生断肢等状况,应将人体器官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平安防护的本卷须知D应急处理时,救治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急救阅历;2)救援人员
23、防护措施不到位的,严禁参与救援。4. 6应急救援终止后的本卷须知1)清点人数,统计伤亡及财产损失状况;2)确认现场平安状况下方可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恢复。4.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见预案附那么在送院时,如有断肢等人体器官应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五、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L1事故类型1)使用电开工器具的切割作业时,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4)生产系统、化学品装卸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发生泄漏;5)静动密封点处泄漏无防护措施;6)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佩戴不全;7)装置设施存在隐患未及时处理;8)电器短路和电器设备的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 长期过负荷运行;9)电气装置短
24、路而引发的电弧。2应急工作职责2. 1应急组织机构总指挥(生产经理)副总指挥(车间主任)苏四遗应急小组人员一览表总指挥联系方式副总指挥联系方式组别人员联系方式人员联系方式人员联系方式抢险组救治组警戒组2.2职责2. 2.1总指挥主要职责:迅速向应急管理办公室和部门、公司负责人汇报;确定现场处置方案,向上一级汇报,并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实施;确定是否组织人员疏散;带着并指挥现场作业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处置。2. 2.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处置、汇报、协调工作,组长不在时承受组长的 职责组织工作。2. 2. 3抢险组职责:接警后迅速奔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迅速抢修设备、管道,防
25、止事故扩大,操纵和消除危险源。2. 2. 4救治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治工作,根据受伤病症,及时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 者。2. 2. 5警戒组职责:设立禁区,加强警戒,封闭厂区路口,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严禁外来人员 入厂围观;负责公众疏散(包括厂内人员和厂外周边人员、车辆),引导消防人员或 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3应急处置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任何人发现事故险情,首先大声呼救报警,并尽量操纵,特别在第一时间 内尽力排除险情。假如短时间内无法排除险情,应及时上报值班领导或应急管理 办公室。2)应急
26、领导小组接警后,根据现场状况当即启动相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采 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3)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态开展趋势,预计 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视状况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火警119、救治 120)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理。5)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当即赶赴事故现场,依照各自的职 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烧(灼)伤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迅速将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碳 粒,当即采取冷疗措施就近急救。2)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
27、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衣 被扑盖等方法灭火。3)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联系拨打120急救 请求外援。或分类转 送专科医院医治。4)对烧伤严重者应阻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5)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 按急救原那么作相应的合并伤处理。6)烧伤创面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测。也莫涂油膏, 免得增参与院后清创的困难。保存水泡皮,可用洁净布类保护创面,防止转送途 中再污染、再损伤。7)烧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中止时,应当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 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人工循环)8)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
28、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抢救工作。9)被酸碱类化学物质侵害后,应当即用软布或洁净棉纱将患处擦拭洁净, 尽可能地去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再用水冲洗或中和处理。以免创面上的化学物 质遇水产热,加重烧伤。3. 3应急报警联络方式1报警 公司值班 :医疗急救 :120火警 :119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2)事故性质、简要经过以及事故现场处置状况;3)事故已造成的伤害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5)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4本卷须知4.1 佩戴防护器具的本卷须知根据现场实际状况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1)进入火灾现场应穿防火隔热服等个人防护器具;2)进入腐蚀品事故
29、现场应穿防酸衣、防酸碱手套、护目镜等。4. 2使用救援器材的本卷须知1)泄漏品回收时使用防爆器具,非防爆器具应采取有效防爆措施;2)不同物质的灭火务必使用相适应的消防灭火器材。4.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的本卷须知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确实保人员平安,人员占领上风、侧风向;2)事故开展趋势不明确时严禁人员进入现场。4. 4现场自救互救的本卷须知1)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抢救受伤人员;2)当不具备抢险条件时,以最快的速度,选择最近的平安路线撤离危险区。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平安防护的本卷须知1)应急处理时,首先选用专业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2)救援人员防护措施不到
30、位的,严禁参与救援。4. 6应急救援终止后的本卷须知1)清点人数,统计伤亡及财产损失状况;2)确认现场平安状况下方可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恢复。4.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见预案附那么二、触电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事故类型车间配电操纵系统、变压器、车间内各种配电箱(柜)及操作设备和带电线 路,因操作不当、操作失误和导线袒露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害事故。触电伤害的 主要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1 .2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变电设施、发电设施、配电装置、电机、电动机械、照明系统等。2 . 3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及危害程度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空气湿度较大的7、8、9三个月。由
31、于空气湿度 大,人体由于出汗导致本身的电阻也在降低,当空气的绝缘强度小于电场强度时, 空气击穿,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导致触电事故率比其它季节要高。电击的主要特征有:(1)伤害人体内部;(2)低压触电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 的痕迹,但是高压触电会产生极大的热效应,导致皮肤烧伤,严重者会被烧黑; 致命电流较小。电伤的主要特征有:(1)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2)皮肤金属 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3)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32、;(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猛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L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大雾、雷雨等异常天气的出现,导致事故的因素多,事故的发生率增加;2)电气检维修期间,作业环境繁杂,事故的可能性增加;3)高、低压交流系统发生接地。4)发电机转子直流系统发生接地。5)直流220V系统发生接地。6)人员误操作。5)设备绝缘受损放电、漏电现象。2应急工作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总指挥(生产经理)副总指挥(车间主任)应急小组人员一览表总指挥联系方式副总指挥联系方式组别人员联系方式人员
33、联系方式人员联系方式抢险组救治组警戒组2. 2职责2. 2.1总指挥主要职责:迅速向应急管理办公室和部门、公司负责人汇报;确定现场处置方案,向上一级汇报,并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实施;确定是否组织人员疏散;带着并指挥现场作业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处置。2. 2.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处置、汇报、协调工作,组长不在时承受组长的 职责组织工作。2. 2. 3抢险组职责:接警后迅速奔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迅速抢修设备、管道,防止事故扩大,操纵和消除危险源。2. 2. 4救治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治工作,根据受伤病症,及时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 者。2. 2. 5警戒组职责:设立禁区,加强警戒,封闭厂区路口,维持道路交通秩序,严禁外来人员 入厂围观;负责公众疏散(包括厂内人员和厂外周边人员、车辆),引导消防人员或 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任何人发现事故险情,首先大声呼救报警,并尽量操纵,特别在第一时间 内尽力排除险情。假如短时间内无法排除险情,应及时上报值班领导或应急管理 办公室。2)应急领导小组接警后,根据现场状况当即启动相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