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弯角支撑板冲压模具设计(全套图纸)(2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毕业设计(论文)-弯角支撑板冲压模具设计(全套图纸)(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弯角支撑板冲压模具设计(全套图纸)(25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弯角支撑板冲压模具设计(全套图纸)-第 18 页 XXX 学 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 者: 学 号: 学院(系、部): 专 业: 题 目: 弯角冲压模具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2011年6月 南 京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支撑板的结构、尺寸、精度和原材料性能,并具体指出了该产品的成型难点;拟定了模冲孔落料模和弯曲模冲压工艺方案;详细阐述了排样设计方法和过程,确定了该产品需要冲孔、落料、弯曲的二维和排样图;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工艺计算,包括模具刃口尺寸、各工位冲压力、总的冲压工艺力、压力中心等;概述了模具概要设计方法,系统的阐述了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设
2、计及标准的选用。同时阐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各成形动作的协调性并对设备选择和核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叙述。关键词 弯曲制件 冲孔 落料模 弯曲模 工艺分析 零件设计 模具设计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Design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the die for the spring hook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ring hook such as configuration dimension precisi
3、on and the capability of the raw materials .There are inclu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this production in the molding ,studying out the technics of the progressive die ,making sure the layout project and the die general structure. The progressive die could complete thirteen processes that include punch
4、ing, blanking, bending and so on .It has finished all needed technical count ,including the knife-edge of the mold, the force of ench process , punch technical force of the all process and the stress center of the mold .It summarizes the method of designing this mold .It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ma
5、nufacture of the punch, the die, the stripping device, the pushing device, and the blanking holders in details. And it also expatiates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die, the coordination about each motion of figurations. Besides it has a section about equipment choosing and proofreading. Keywords bend
6、product progressive-die technical analysis die design目录前言1第一章工艺设计31.1零件介绍31.2零件工艺性分析31.3工艺方案的确定6第二章排样设计72.11 毛坯排样设计72.2材料的利用率7第三章工艺计算93.1冲压工艺力的计算93.1.1冲裁力计算93.1.2弯曲力的计算103.1.3卸料、顶件力的计算103.2压力中心计算11第四章模具总体概要设计124.1模具概要设计124.2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134.2.1定位机构14第五章模具详细设计165.1工作零件165.1.1冲裁凸、凹模175.1.2弯曲凸、凹模185.1.3凸模
7、高度设计195.2定位零件195.2.1导向零件195.2.2挡料零件205.3出件零件205.3.1卸料零件205.3.2顶件零件215.4导向零件215.5其他零件22第六章设备选择236.1设备吨位确定236.2设备校核23第七章结论24致谢25参考文献26前言 冲压加工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或冲压产品的生产。冲裁是冲压工艺的最基本工序之一。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的一部分沿一定的轮廓形状与另一部分产生分离以获得制件的工序。 如冲裁的目的在于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内孔,封闭曲线以外部分为制件称为冲孔;冲裁的目的在于获得具有一定外形轮廓和尺寸的制件,封闭曲
8、线以内的部分为制件称为落料。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 如弯曲模是将板弯成一定形状和角度的零件的成形方法,是板料冲压中加工工序之一。冲压生产主要是利用冲压设备和模具实现对金属材料(板料)的加工过程。所以冲压加工具有如下特点:1)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内容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2)冲压零件表面光滑、尺寸精度稳定,互换性好,成本低廉;3)在材料消耗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强度高、刚度大、而重量小的零件;4)可得到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加工或无法加工的复杂形状零件。由于冲压加工具有节材、节能和生产效率高等突出特点,决定了冲压产品成本低廉,效益较好,因而冲压生产在制造行业中占重要
9、地位。本论文主要对弯曲件冲压模具设计为主线,依据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采取基础和设计技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例与剖析相结合,模具设计与加工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电风扇面板的冲压工艺性,提出设计其模具的多种方案,通过比较分析设计出较合理的模具。同时,从模具的加工工艺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提供便于加工的模具结构形式,使模具设计和加工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本论文在设计时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各个领域成熟的经验和最新的参考资料,并在模具的成型零部件等关键部位采用了国内外的优质模具钢。为了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来绘图,像PRO/E、AUTOCAD等,达到优化设计的目
10、的。毕业设计是按检阅资料、学习、消化、吸收、创新的思路进行的。本论文是关于介绍我在毕业设计中做的一副弯曲件冲孔 落料模和弯曲模的全部设计资料,文中包含了较详细的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及冲压机床的选择。整个设计是在老师的辅导下以及和同学的相互探讨下完成,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的锻炼,我增加了专业知识,丰富了视野,提高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但是,我毕竟是初次接触模具如此具体的设计,再加上知识经验的局限现性,设计内容可能会有一些漏洞和错误,学生的所有不足之处,殷切希望各位尊敬的老师及所有的评委能给予指正和指导,谢谢各位老师。 第一章 工艺设计1.1 零件介绍本次毕业设计的产品见图1.1所示,材料为厚2mm的4
11、5钢板料,要求批量为中批量。该零件属于典型的冲裁、弯曲件,尤其是内弯曲的成型设计过程,因此,与普通的弯曲相比,变形简单,对工艺与模具的要求更不高。1.2 零件工艺性分析零件尺寸:图中零件的标注公差的为IT12级精度,其余未注由图中技术要求可知为IT14级,零件的尺寸较小,成形的位置较为紧凑,成形比较简单。零件材料为45钢,有很良好的塑性,料厚为2mm属薄料,冲压性能良好。 零件的结构:零件需要经过一次冲裁和一次的弯曲成型,零件的结构比较对称,冲压性能仍然很良好。 综上所述,得到结论:零件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1.3 工艺方案的确定 工艺方案的内容是确定冲裁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确定工序数、工序的
12、组合和工序的顺序安排等,应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几种可能的方案,再根据工件的批量、形状、尺寸等方面的因素,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选取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 冲裁工序按工序的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冲裁、冲裁和级进冲裁。 冲裁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级进冲裁是把一个冲裁件的几个工序,排列成一定顺序,组成级进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模具的不同位置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除最初几次冲程外,每次冲程都可以完成一个冲裁件。该工件包括冲孔、落料、弯曲三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冲孔,在落料,最后弯曲。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冲孔落料弯曲冲
13、压。采用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弯曲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一结构简单,虽然须三道工序、三副模具才能完成,但是模具结构简单方便以后维修 制造陈本也低 方案三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且工作周期长,模具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过高。方案二采用模具生产,只需一副模具即可成型,模具结构紧凑,冲出的制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比较高但是模具制作繁琐通过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一为佳。第二章 排样设计2.1毛坯排样设计在进行模设计时,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条料排样图的设计是模设计时的重要依据。模条料排样图设
14、计的好坏,对模具设计的影响是很大的,排样图设计错误,会导致制造出来的模具无法冲制零件。条料排样图一旦确定,也就确定了被冲制零件各部分在模具中的冲制顺序、模具的工位数、零件的排样方式、模具步距的公称尺寸、条料载体的设计形式等一系列问题。在本模具中,排样设计总的原则是先进行冲切废料,然后弯曲,最后切断,并要考虑模具的强度、刚度,结构的合理性。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叫排样。排样合理就能用同样的材料冲出更多的零件来,降低材料消耗。大批量生产时,材料费用一般占冲裁件的成本的60%以上。因此,材料的经济利用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对贵重的有色金属。排样的合理与否将影响到材料的经济利用、冲裁质量、
15、生产效率、模具结构与寿命、生产操作方便与安全等。排样的意义就在于保证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合格的零件。毛坯在板料上可截取的方位很多,这也就决定了毛坯排样方案的多样性。典型毛坯排样:单排、斜排、对排、无费料排样、多排、混合排。根据此次毕业设计的零件结构特征,决定采用单排、中间载体。采用这种毛坯排样的模具结构的相对简单,模具制造较为方便。1.条料搭边值的确定搭边是指排样时零件之间以及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剩料。其作用是使条料定位,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补偿定位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零件,并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不弯曲,便于送进,并能使冲模的寿命得到提高。 由参考文献3表2-5得:材料
16、厚度为2mm时,条料长度小于20mm,搭边可以取a=2mm,a12mm。 2.条料的宽度 条料采用无侧压,可以确定条料与导料销的间隙和条料宽度偏差分别(本产品产用双排节约材料所以为由参考文献3中公式2-24得=【15.9+2X2】 =19.9mm 3.步距冲裁模的步距是确定条料在模具中每送进一次,所需要向前移动的固定距离。步距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冲件的精度。设计连续模时,要合理的确定步距的基本尺寸和精度。步距的基本尺寸,就是模具中相邻工位的距离。连续模任何相邻两工位 距离都必须相等。此次毕业设计的条料为单排,步距的基本尺寸等于冲压件的外形轮廓尺寸和两冲压件间的搭边宽度之和,其步距基本尺寸由参考文献
17、3得: S = L + a式中S-冲裁步距L-沿条料送进方向,毛坯外形轮廓的最大宽度值a-沿送进方向的搭边值该零件的步距确定为: S= L + a= 26+2 = 28mmb)毛坯展开图c d)图材料利用率为:83图2.1 排样图示意图 2.2 材料的利用率1.排样方式的确定根据冲裁件的结构特点,排样方式可选择为:直排,有废料排样。2.送料进距的确定为了节约材料,应合理的选择搭边值。搭边值过小,会使作用在凸模侧表面上的发向应力沿切口分布不均,降低冲裁质量和模具寿命,故必须使搭边的最小宽度大于冲裁时塑性变形区的宽度,一般可以取材料的厚度。若搭边值小于材料的厚度,冲裁时搭边可能被拉断,有时还会被拉
18、入到凸、凹模间隙中,使零件产生毛刺,甚至损坏模具刃口。搭边值的大小与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外形及尺寸、材料的厚度、送料及挡料的方式、卸料方式有关。硬材料的搭边值可以小一些,软材料和脆材料的搭边值应大一些。零件尺寸大或有尖突时,搭边值应大一些,厚材料的搭边值取大一些。第三章 工艺计算3.1 冲压工艺力的计算工艺计算是模具设计的基础,只有正确的计算出各道工序的凸凹模尺寸、冲压力、毛坏尺寸等,才能设计出正确的模具。而且是选用压力机、模具设计以及强度校核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发挥压力机的潜力,避免因超载而损坏压力机,所以计算是非常必要的。工艺计算是选用压力机、模具设计以及强度校核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发挥压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弯角 支撑 冲压 模具设计 全套 图纸 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