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历史事件类|议论说理类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历史事件类|议论说理类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历史事件类|议论说理类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1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加史事件类+议论说理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历史事件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选自战国策齐册一)【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 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
2、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致治者:使国家到达大治的人。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1)臣之妻私臣(2)王之蔽甚矣(3)久无所举 2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3 .【甲】文中邹忌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4 .结合【乙】文中对唐太宗的话的理解,你认为封德彝存在哪些问题? 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
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由匕,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选自列子)【乙】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 “种日:“汤系夏台,文王囚爰里,晋 第1页共224页3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31 .曹刿和陶侃的作战指挥才能有哪些共同点?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以下小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
4、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那么无法家 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那么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上:指唐太宗。遽(ju),立即;迅速。希;同“稀L罕见。32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人恒过过:入那么无法家拂士拂:病虽愈 虽:*倘遽自放纵倘:3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入那么无法家拂士,
5、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34 .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K中U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第10页共224页1
6、54 .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Q)句意: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 既:已经;(2)句意:宋襄公大腿受伤。股:大腿;(3)句意: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 人。鼓:击鼓(击鼓进军);(4)句意: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咎:责备,归咎。155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 句。句意:(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 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利而用之/阻隘可 也声盛致志/鼓像可也”为并
7、列关系;“利而用之”“声盛致志”为条件,是作战的优势;,“阻 隘可也”“鼓俅可也”表判断,表示可以利用前面所谈的优势;故断为: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声盛致志/鼓傕可也。应选B。156 .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及:趁着;既:全部;济:渡河,这里指渡过泓水;击:攻击;(2)三军:指军队;第一个“以”:凭借;利用:(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第二个“以”: 来;声气:鼓舞士兵的勇气。157 .此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曹刿论战原文“公与之乘,战
8、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 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可知,鲁庄公听从曹刿的建议,把握住了作战时机与追击的 时机,战胜了齐国;可见鲁庄公善于听取建议,战争中听从更有军事才能的曹刿指挥;根据 曹刿论战原文“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 在战后鲁庄公主动询问曹刿在“齐人三鼓”时才击鼓进军,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 击的原因,可见鲁庄公虚心求教,不懂就问。根据第一段“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 曰一
9、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可知,宋襄公没有听从司马的建议,错失了利用楚国人没有全部 渡过泓水的时机,错失了楚军未排好阵势的时机,结果宋军大败,可见宋襄公刚愎自用,虚 伪做作,指挥不当;根据第二段“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 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可知,在战败后,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 公不反思自己,反而用”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不凭借险隘的地 形阻击敌人”“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的借口(假仁假义)来掩饰自己的失败。据此表 述即可。【点睛】参考译文:宋
10、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司第100页共224页 马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 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司马)再次报告。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 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他的护卫官都被杀死了。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 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即使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 阵势的敌人。”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 是老天爷帮助我们。敌
11、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 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 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 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 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 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 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158. 于是,就 听到,听见 等到 都
12、159. (1)(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2)因此知道他一定善于管理政事。160.通过与范延贵的对话,张咏了解到张希颜善于政事,是一位好官员;范延贵以政绩和 才能来评价张希颜是好官员,知人识人,所以张咏认为范延贵也是一位好官员。张咏爱才惜 才,为国举贤,因此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工【解析】.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于是问道。因,于是,就。(2)句意:听到打更的鼓声清楚。闻,听到,听见。(3)句意:等到进入萍乡县境。及, 等到。(4)句意:都被称作能干的官吏。皆,者
13、B。158 .此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虽,虽然;识,认识;其, 他;(2)以是,因此;必,一定;善政,善于管理政事。159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概括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概括 作答。文章中“自入萍乡县境,驿传桥道皆完茸,田莱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那么鄙肆无 赌博,市易不敢喧争。夜宿邸中,闻更鼓清楚。以是知其必善政也这些内容说明张希颜在 管理、交通、农业、治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百姓生活井然有序,说明张希颜是一位善于政 事、有才能的好官员;从张咏和范延贵的谈话中,可知范延贵观察细致,能从百姓生活细节 方面来评价张希颜,说明范延贵有识人之才,
14、也是一位好官员。从“忠定大笑曰,希颜固普矣, 天使亦好官员也说明张咏是一个惜才爱才之人,因此张咏为国举贤将两人“同荐于朝”。【点睛】第101页共224页参考译文:有个叫范延贵的人担任皇帝的侍从官,押兵经过金陵。张咏担任当地太守,于是问到:“使 者沿路过来,曾见到好的官员吗?“范延贵说:“昨天路过袁州萍乡,县令张希颜,我虽然不 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忠定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延贵说:“自从进入萍乡县 境,驿站桥道都修葺过,正在耕种及休耕的田地都得到开垦,野外没有懒惰的农民。等到了 城里,店铺里没有赌博的人,交易的时候人们不喧哗争执。夜晚住在邮馆内,听到打更的鼓 声清楚。因此知道他一定
15、擅长处理政务。”忠定大笑着说:“希颜本来就很好,使者您也是一 位好官员。“忠定当天将两人一同举荐给朝廷。希颜后来担任发运使,延贵也做到了阁门祗 候的职位,都被称作能干的官吏。160 . A. (1)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2)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国家尊重人才才能兴旺;招聘人才(做事)要讲方法。(其它合理也可)【解析】A.句意:燕昭王去拜访郭隗先生。见:拜访;应选Ao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16、有:(1)已:已经;其:动词,指那匹死了的千里马;骨:尸骨;(2) 欲:想要;致土:指招纳有才能的人;始:开始。161. 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本文主要讲了郭隗类比说理,讲涓人用五百金买死的 千里马的尸骨给国君,使有千里马的人主动找到国君的事例,讲燕昭王假设想招贤纳士,先从 敬重“我”(郭隗),自然就会有贤才不惧路途遥远主动追随燕昭王;于是到达了“土争凑燕” 的效果,可见招聘人才(做事)要讲方法;联系第二段“二十八年,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 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入至临淄,尽取齐宝”可知,因为燕昭王知人善用,和秦楚及三晋联 合筹划攻打齐国,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可见国家尊
17、重人才、善用人 才才能兴旺。【点睛】参考译文:燕昭王去拜访郭隗先生,说:“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洗刷先王的耻辱我 应领先样拜访谁才好呢? ”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 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 里马,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 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死马,而且花费了五百金?这个近侍回答说买死马尚且肯花第102页共224页 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 于是不到一年,数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
18、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 开始,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是超过我的人呢?他们怎么会以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 二十八年的时候,(燕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筹划攻打 齐国,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162. DB163. A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D.而果昌赵:他果然使赵国兴盛起来。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使兴盛。D错误,选D。164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
19、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 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三年而问之伯 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己失之矣: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 哪里去了,已经丧失了。“之”是“三年而问之”这句话的宾语,“伯鲁”是“伯鲁不能举其词”的 主语,故在“之”后面断句;问其简的意思是(赵简子)问竹简哪里去了,主语是“赵简子”, 与前一句主语不同,故在“问”前面断句;“已失之矣”是对“问其简”的回答,故在“已“前面断 句。句子是: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1诃其简/已失之矣。应选B。165 .此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
20、用法展现出来,注 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乃:于是。书:书写。训诫之词:训诫的话。于:在。 二简:两个竹简上。以:来。授:授予,交给。二子:两个儿子。应选A。166 .此题考查内容分析。D.这个故事写赵简子写训诫在竹简上考察两个儿子,进而选出 合适的继承人,展现的是赵简子是一位出色的、著名的政治家的形象,并没有展现其作为父 亲这个角色的爱心,无中生有,D错误,选D。【点睛】参考译文:赵简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 好。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简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慎重地记住。”三年后问他们,伯鲁 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
21、丧失了。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 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简子。因此赵简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 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他果然使赵国兴盛起来。164. C第103页共224页165. DA166. 李广也没向卫青告辞就出来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卫青要给天子上 书报告详细的军情。【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 行断句。该句意思为:这时正好公孙敖刚刚丧失了侯爵,以中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卫 青也想让公孙敖和他一起直扑单于,所以他要调走李广。其中“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交代了 背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是事件的起
22、因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交代了卫青的目的, “故徙前将军广”是事件的结果。据此断句为: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 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应选C。167. 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D.句意:他还是一再坚决向卫青请求。 固:坚决。应选D。168. 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B.不是“战死在单于面前”,文中“先死单于”意思是与单 于拼死一战;C. “大将军卫青及右将军赵食其都认为李广年龄大”表述有误,认为李广年纪 大的只是汉武帝;D. “不听将令的人”“最终没有”的说法
23、错误。文中只提到李广意甚怒: 并未说不听将令,而且“李广领军与赵食其合军出东道”,说明也是听从号令的;应选A。169.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 进行语序调整。句中:谢:辞别。起行:离开。意:神情。甚:很。就:返回。句中: 欲:将要。曲折:事情的缘由。据此翻译即可。【点睛】参考译文:李广跟随卫青讨伐匈奴,到达塞北后,卫青抓到俘虏,得知了单于住在什么地方,于是卫青 就准备自己率领精锐部队直扑单于,却命李广带着所部与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合并,从东路 出击配合。东路有些绕
24、远,而卫青的主力部队所走的中路水草少,势必因不便屯扎而加速行 军。于是李广请求说:“我是前将军,现在您却让我并入东路;况且我从二十来岁就开始与 匈奴作战,今天才能正面与匈奴单于交锋,我愿意做先锋,与单于拼死一战。可是在出发 之前,卫青受汉武帝私下叮嘱,说李广年岁已大,而且运气不好,不要让他和单于对阵,否 那么恐怕就实现不了我们的愿望了。这时正好公孙敖刚刚丧失了侯爵,以中将军的身份跟随卫 青出征,卫青也想让公孙敖和他一起直扑单于,所以他要调走李广。李广当时也清楚这些情 况,但他还是一再向卫青请求。卫青不听,直接让长史把命令封好送到李广的军部,说:“马 上按照命令到右将军军部报到! ”李广也没向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历史事件类议论说理类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 中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历史事件 议论 说理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译文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883426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