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技术指导意见.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 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技术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 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技术指导意见.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技术指导意见(试行)2021 年 能,母线间有联络时,联络开关也应与反孤岛装置间具备操作闭锁 功能。2. 3.8电能质量在线监测a) OkV接入时,需在并网点配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必 要时,需在公共连接点处对电能质量进行检测。电能质量参数包括 电压、频率、谐波、功率因数等。b) 0V接入时,计量电能表应具备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功能, 可监测三相不平衡电流。对于非自然人光伏工程,宜安装电能质量 在线监测装置。防雷接地装置a)在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雷击及内部过电 压的危害,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装设避雷器和接地装置。b)系统一次局部:10kV系统采用交流
2、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 器进行过电压保护。380/220V各回出线和零线可采用低压阀型避雷 器,进线或母线处配置的浪涌保护器应根据设备位置确定耐冲击电 压额定值。c)系统二次局部:为了防止雷击感应影响二次设备平安及可 靠性,全部金属物包括设备、机架、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等 均应单独与接地干网可靠联接。d )接地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要求,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应满足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 保护和绝缘配合(GB/T 50064)要求。2.3. 10 平安防护a)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光伏,连接电源和电网的 专用低压开关柜应有醒目标识。标识的形状、颜色、尺寸
3、和高度应 按照平安标志及其使用导那么(GB 2894)的规定执行。b)通过10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应根据平安标志 及其使用导那么(GB 2894)的要求在电气设备和线路附近标识“当 心触电”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3系统继电保护及平安自动装置3. 1 一般性要求分布式光伏的继电保护及平安自动装置配置应满足可靠性、选 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继电保护和平安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kVllOkV 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84)和低压配电设计规 尬(GB 50054)的要求。3.2线路保护线路保护应以保证电网的可靠性为原那么
4、,兼顾分布式光伏的运 行方式,采取有效的保护方案。3. 2. 1 10kV电压等级接入a)采用专用送出线路接入系统采用专线直接接入变电站母线的线路,宜配置分相电流差动保 护。其它采用专用送出线路接入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或箱 变10kV母线时,一般情况下在系统侧配置(方向)过流保护,也可 配置距离保护,保护无法整定或配合困难时,可配置分相电流差动 保护。b)采用T接线路接入系统以三端T接形式直接接入变电站母线的线路,宜配置三端式分 相电流差动保护。其它类型采用T接线路接入系统的,除在系统侧 配置同3.2.2 a)要求的保护外,为保证其它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可在分布式光伏站侧配置无延时过流
5、保护反映内部故障。3. 2.2 380V电压等级接入分布式光伏以380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时,并网点、接入点和公 共连接点的断路器应具备短路瞬时、长延时保护、分励脱扣、失压 跳闸及低压闭锁合闸等功能,同时应配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3. 2. 3相关保护校验及完善要求a)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后,应考虑保护逐级配合影响,对用 户电网及公共电网相关现有保护进行校验,必要时按双侧电源要求 完善保护配置,实现故障区间快速隔离。b)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后,应校验用户电网及公共电网相关 的开断设备和电流互感器是否满足要求。3.3 母线保护3.1分布式光伏系统设有母线时,可不设专用母线保护,发生故 障时可由母线有源连
6、接元件的后备保护切除故障。有特殊要求时, 如后备保护时限不能满足要求,也可相应配置保护装置,快速切除 母线故障。3. 3.2需对变电站或开关站侧的母线保护配置情况进行校核,假设不 能满足要求时,那么变电站或开关站侧需配置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母 线故障。3.4 孤岛检测及平安自动装置3. 4. 1孤岛检测a)分布式光伏必须具备快速检测孤岛且检测到孤岛后立即断 开与电网连接的能力,其防孤岛方案应与继电保护配置、频率电压 异常紧急控制装置配置和高、低电压穿越等相配合,时限上互相匹 配。b)分布式光伏切除时间应与线路保护、重合闸、备自投等配合,防止非同期合闸。10c)有计划性孤岛要求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应
7、配置频率、电压 控制装置,孤岛内出现电压、频率异常时,可实现自主控制。平安自动装置a)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的平安自动装置应实现频率电压异常 紧急控制功能,按照整定值跳开并网点断路器。b)分布式光伏10kV接入系统时,需在并网点设置平安自动装 置;假设10kV线路保护具备失压跳闸及低压闭锁合闸功能,可按电压 /频率实现解列,也可不配置具备该功能的自动装置。c)380V电压等级接入时,不独立配置平安自动装置。3.5其它5. 1接入分布式光优的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宜配置线路电压 互感器,重合闸采用检无压重合方式;变电站出线开关未安装PT的 线路,重合闸动作时间应能与光伏电站防孤岛动作时间配合,也
8、可 停用重合闸。3. 5.2 10kV接入电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内宜具备直流电源,供新配 置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等设备使用。4. 5.3 380V配变台区采用TT接地方式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应校核 光伏出口侧剩余电流保护的定值是否与光伏装机容量相匹配。114自动化系统4.1 调度管理1 .1.1 10kV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工程,其涉网设备应按照并网调 度协议约定,纳入地市供电公司调控部门调度管理。4 . 1.2 10kV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工程,应按照电网调度部门的相 关要求提供光伏电站基础数据和满足质量、精度要求的实时运行数 据,其电能量计量、并网设备状态等信息应能够按要求采集、
9、上传 至相关调度部门。5 .1.3 380V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工程,应按照相关要求上传信息 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发电电量和上下网电量等 运行状态信息。预留上传及控制并网点开关状态与调节发电功率的 能力,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需求。6 . 1.4配电自动化主站/云主站系统应接入中低压分布式光伏运 行信息,实现中低压配电网完整监控。5. 2远动系统4. 2. 1以10kV电压等级接入的分布式光伏本体远动系统功能宜 由本体监控系统集成,本体监控系统具备信息远传和功率控制功 能;本体不具备条件时,应独立配置远方终端实现采集控制功能。4. 2.2以380V电压等级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应
10、满足调度管理要 求,可通过综合能源站监控系统直采、智能融合终端/集中器直采、 用采系统/配电主站转发以及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发方式实现信息采 集、远传及必要的控制。12以10/0. 4kV多点、多电压等级接入时,380V局部信息由 10kV电压等级接入的分布式光伏本体远动系统功能统一采集并远 传。4. 2.4远动系统数据应实时采集,信息采集传输应满足电力系 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DL/T 5003)的要求。4.3功率控制要求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的功率控制应满足:4 . 3.1遵循“直调直采、直控直采、直采直送”的原那么。5 .3.2分布式光伏应具备与调度控制系统的接口,接收并正确执 行功率控制指令;
11、对于明显异常的遥调指令(包括突然中断、指令 超过全厂给定上、下限值以及两次指令差超过自定义限值),应拒绝 执行该指令并维持原状态。6 .3.3分布式光伏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发送的有功功率 及有功功率变化的控制指令,其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应能满足江苏 电网有功功率调节的要求。7 . 3.4分布式光伏应能根据调度部门指令,自动调节其发出(或 吸收)的无功功率,控制并网点电压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其调节速 度和控制精度应能满足江苏电网电压调节的要求。1.1 4信息传输通信方式和信息传输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专网通信宜采用DL/T 634. 5104通信协议。4.5 平安防护13分布
12、式光伏接入时,应满足“平安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 纵向认证”的电力监控系统平安防护总体原那么,需配置相应的平安 防护设备。4.6 其它要求4. 6. 1分布式光伏10kV接入时,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应能够实现 接受对时功能,应配置独立时钟,以北斗对时为主,GPS对时为 辅;分布式光伏380V接入时,相关设备应能够支持网络对时、规约 对时等。4. 6. 2 10kV接入电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内宜配置UPS交流电 源,供关口电能表、电能量终端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使用。145系统通信5.1 总体要求分布式光伏通信应适应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规程及营销信息采集规 范的要求。5.2 通信通道要求5. 2.1根据
13、分布式光伏的规模、电压等级、接入方式、调度关系, 提出通道要求。5. 2.2通信通道应具备故障监测、通道配置、性能检测、平安管 理、资源统计等维护管理功能。5. 2.3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可按单通道考虑。5. 2.4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通信通道平安防护应符合电力监控系 统平安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2014年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 平安防护总体方案(国能平安2015) 36号)、信息平安技术一 网络平安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等相关规定。5.3通信方式5. 3. 1总体要求a)以10kV电压等级接入的分布式光伏信息上传应满足电力监 控系统平安防护要求,优先采用光纤专网方式。b)以3
14、80V电压等级接入的分布式光伏,有调度调控要求的信 息上传,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平安防护要求,宜采用无线专网方 式。当无调控要求、无线专网或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建设条件不具备 的分布式光伏系统,也可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光纤到户的可采 用光纤通信方式),但应采取信息平安防护措施。155. 3. 2光纤通信根据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光缆可采用ADSS光缆、管道光缆, 光缆芯数宜采用24芯,纤芯均应采用ITU-TG. 652光纤。结合本地 电网整体通信网络规划,采用EPON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 SDH/MSTP技术等多种光纤通信方式。5. 3.3电力线载波分布式光伏业务终端的本地接入可采用电力线载波技术
15、,并宜 以宽带电力线载波(HPLC)技术为主。5. 3. 4无线方式a)优先使用无线专网。b)无线公网的通信方式应满足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 化设计技术规定(Q/GDW 1625)、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 规范 第二局部 通信信道建设管理规范(Q/GDW 380.2)和内网 移动接入区平安防护规范(试行)(苏电互联12019571号)等 相关规定,采取可靠的平安隔离和认证措施,支持用户优先级管 理。5.4通信设备供电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通信设备电源性能应满足通信电源技 术、验收及运行维护规程(Q/GDW 11442)的相关要求。5.4.1 通信设备供电应与其它设备统一考虑。5. 5通信设
16、备布置通信设备宜与其它二次设备合并布置,并考虑通信设备防雷接地 及电磁隔离要求。166计量6.1 电能表的用途分类电能表按照用途分为三类:关口计量电能表,装于关口计量点, 用于用户与电网间的上、下网电量分别计量;并网电能表,装于分 布式光伏并网点,用于发电量统计;用户用电电能表,装于用户内 部用电计量点,用于用户用电量统计,区分用电负荷来源。6.2 计量点设备配置原那么. 2.1每个计量点均应装设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 应符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以及相关标 准、规程要求。电能表采用静止式多功能电能表,技术性能符合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2局部(GB/T
17、17215.322)和 多功能电能表(DL/T 614)的要求。电能表应具备双向有功和四 象限无功计量功能、事件记录、电压监测等功能,配有标准通信接 口,具备本地通信和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的功能,电能 表通信协议符合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或电能信 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5部(DL/T698. 45)O.2.2分布式光伏系统关口计量电能表、并网电能表均按单套配 置。6. 2.3电能量信息采集a) OkV电压等级接入时,电能量关口点宜设置专用电能量信 息采集终端或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可支持接入多个电能信息采集系 统。b) 0V电压等级接入时,可采用无线采集方式。17C)同
18、一用户多点、多电压等级接入时,各表计计量信息应统 一采集后,传输至相关主管部门。6.2.4 10kV电压等级接入时,计量用互感器的二次计量绕组应专 用,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6. 2.5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专用的整体式电能计量柜(箱),电流、 电压互感器宜在一个柜内,在电流、电压互感器分柜的情况下,电 能表应安装在电流互感器柜内。6. 2.6计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精度要求a) OkV:关口计量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应为有功准确度等级不 低于0. 5S级,无功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电流互感器、电压互 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分别不低于0. 5S、0.5级。b) 0V: 8kW及以下宜采用三相电
19、能表,单相电能表准确度 等级不低于2.0级,三相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级; 8kW30kW应采用三相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级;30kW以上 应经互感器接入采用三相电能表,其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 5S 级,互感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S。6. 2.7以380V电压等级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 具备电流、电压、电量等信息采集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监测功能,具 备上传接口。18附录1相关定义本指导意见中并网点、公共连接点等相关定义如下:专线接入,是指分布式光优接入点处设置分布式光伏专用的开 关设备(间隔),如分布式光伏直接接入变电站、开关站、配电室母 线,或环网柜等方式。
20、T接,是指分布式光伏接入点处未设置专用的开关设备(间 隔),如分布式光伏直接接入架空线路方式。并网点,对于有升压站的分布式光优,并网点为分布式光伏升 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分布式光伏,并网点为分 布式光伏的输出汇总点。如下列图所示,Al、Bl、C1点分别为分布式 光伏A、B、C的并网点。接入点,是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的连接处,该电网既可能是 公共电网,也可能是用户电网。如下列图所示,A2、B2、C2点分别为 分布式光伏A、B、C的接入点。公共连接点,是指用户系统(发电或用电)接入公用电网的连 接处。如下列图所示,C2、D点均为公共连接点。C2点既是分布式光 伏接入点,又是公共连接
21、点,A2、B2点不是公共连接点。19公用电网公共连接点分布式电源B公共连接点分布式电源C附图1相关节点定义示意图20附录2典型接入方案附录2.1分布式光伏典型接入方案光伏发电单点接入系统典型接入共8个方案,方案概述详见下 表。表2-1分布式光伏单点接入系统典型方案分类表方案编号振电接入模式接入点送出 回路数中压方案110kV全额上网(接 入公共电网)专线接入公共电网变电站 10kV母线1回中压方案2接入公共电网10kV开关站、 环网室(箱)、配电室1回中压方案3T接公共电网10kV线路1回中压方案4自发自用/余 电上网(接入 用户电网)接入用户10kV母线1回低压方案1380/220V全额上网
22、(接 入公共电网)公共电网配电箱/架空线路1回低压方案2公共电网配电室、箱变低压出 线开关1回低压方案3自发自用/余 电上网(接入 用户电网)用户配电箱/架空线路1回低压方案4用户配电室、箱变低压母线1回注:在满足经济技术要求和有关管理规定时,可将以上方案组合使用。21附录2.2单点接入典型接入方案(中压方案1)本方案主要适用于全额上网(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电站,公共连接点为公共电网变电站10kV母线。公共连接点公共电网变电站 10kV母线并网点一(产权分界点厂光伏电站图例断路器附图2-1 一次系统接线示意图(中压方案1)22附录2.3单点接入典型接入方案(中压方案2)本方案主要适用于全额上网
23、(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电站,公 共连接点为公共电网10kV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公共电网10kV开关站、环网室公共连接点(箱)、配电室并网点(产权分界点)图例光伏电站光伏电站I断路器 断路器/负荷开关附图2-2 一次系统接线示意图(中压方案2)23附录2.4单点接入典型接入方案(中压方案3)公共电网10kV线路T接点本方案主要适用于全额上网(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优电站、公 共连接点为公共电网10kV线路T接点。公共电网变电站 10kV母线公共连接点并网点(产权分界点)断路器光伏电站附图2-3 一次系统接线示意图(中压方案3)24附录2.5单点接入典型接入方案(中压方案4)本方案主要适用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技术指导意见 屋顶 分布式 接入 配电网 技术指导 意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