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 张爱玲,的确是个奇女子。不但是她的经受,还奇在她的文章。愿一读再读,细细把玩,趣味无穷,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盼望大家喜爱! 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1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很多批判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宏大的中篇小说”。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一再回味,越爱不释手。我以为,和张爱玲其他的小说篇章比起来,这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张爱玲擅长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
2、外,小说女仆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英勇刚毅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冲突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姜家她到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抵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最终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迟疑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
3、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最终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简单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终,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最终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很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比如人物描写方面。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谈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状况都交代清晰,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在两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闲语,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
4、地位,由于她是平民出身,而且直言直语,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铺垫之后,七巧最终出场,一开头就写她由于替二小姐云泽作媒,气得二小姐哭,三言两语之下,完全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七巧的独立共性,还把姜府的错综简单的人物关系交代得相当清晰。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侧面描写,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关系、人物形象交代得特别圆满清晰,张爱玲生花妙笔,让我赞美。 其实这种侧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说中应用得很广。最妙一笔是在后面,当写到七巧约准女婿童世舫见面,要拆散他们,在童的眼中,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而小说在写七巧老年的时候,一处都没有正面去刻画七巧的形象
5、,而到最终才借旁人的眼睛点出,妙笔如斯,再次叹服。 其外,小说跨度三十年,写人物和事情的变迁,金锁记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异。比如小说最终,七巧把手上的镯子往手臂上推,那镯子在年轻圆润的时候是丝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尽灯枯,镯子能始终推上腋窝,这金镯子好比一把枷锁,三十年的压抑和苍凉无奈,就在这一推之间,纤毫毕现,实在是点睛之笔! 张爱玲在小说不断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苍凉的孤独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内心变迁的见证,如开场时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象赤金的脸盆,沉下去”,这预示着一个没落的时代没落的家族;“模糊的状月,象石印
6、的图画”,这是七巧女儿长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个戏剧化的凶恶的脸谱”,七巧眼中的月亮;“今日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是儿媳眼里的太阳。月圆月缺,正是人物命运的象征。 七巧的悲剧命运是通过一系列冲突绽开的,小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一开头,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冲突,也是人物不幸的命运的开头。然后再通过七巧和妯娌间的冲突、七巧和三爷季泽的冲突、七巧和儿女们的冲突,一环扣一环,结构严谨,故事,就在一幕幕冲突中开展来。 七巧表面泼辣强悍,对人性极端不信任,但是,骨
7、子里还是憧憬着幸福,她在孤独的时候时常想起从前和自己打情骂俏的猪肉贩,甚至,她大胆追求着三爷季泽。但是,想象终究是想象,而三爷也因着她的狼籍名声而不敢沾染。在幸福丢失之后,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独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断的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有意气死儿媳,由于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嫉妒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由于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由于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由于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哄骗,这几近心理变态了整篇小说,从表入里,从正到侧,手法如此奇异,七巧在张爱玲笔下,已然不是纸上人物了,而是写得活了,这样的功力,无论
8、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通篇读完,或许大多读者和我一样,非但不会对七巧种种变态行经感到厌恶,而是会感到一种直彻心骨的苍凉的悲伤和怜悯。七巧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子,年轻的时候,她也会和街上的走贩眉来眼去,享受着生活的欢乐;同时她也是一个非常和善的女子,你看她,尽管大哥把她带到火坑了,她后来再见大哥,哭闹过后,一样塞了很多珍贵礼物送给大哥带回,这时她仍旧有温情的;她的情人季泽被她骂走后,她不也会躲在窗户背后看着爱人仓皇而去的背影吗?那时她心中还有爱情,就是到晚年,她在某一瞬间也仍旧怀念年轻时候的温顺。这样,这个人物也活了,我们也对她丝毫没有世故的眼光,她是可爱的,也是不幸的。 张爱
9、玲,的确是个奇女子。不但是她的经受,还奇在她的文章。愿一读再读,细细把玩,趣味无穷。 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2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月,好像没有人留意到从一栋民国初年典型式样的洋楼里传出来微弱的婴儿啼哭声,当然,也绝少人想到一个拥有“张爱玲”恶俗名字的女婴日后会奇妙地将文字写出花来,随即在中国文坛上以一个“漂亮而苍凉”的姿势,华丽转身,留与后人无尽的论说、回味。 初读张爱玲,很难不为她的才华所震惊,接踵而至的全是来不及的惊异,唯有感叹。张爱玲的小说布满荒芜景致。好像经由她顺手拾掇的事物就能焕发出令人惊诧的美来。可是这天才一旦遇到她铁冰的理智,便被那种冷酷和哀戚渗透了,开头呈现出一抹青惨的色调。她越
10、是想抛开一切痛饮生命的苦乐悲喜,越是要猛烈地撞上这面冰冷的墙。我觉得,正是这种碰撞产生了金锁记这样一部杰作。 张爱玲的小说里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只“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七巧是一家麻油店的女儿,年轻的七巧是店里的“活招牌”。“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洁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喜爱她的有肉店的朝禄,他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无疑,那时的七巧是漂亮的,像全部的少女一样,她也有过对美妙将来的向往和想象。然而,旧时的女人,若想转变命运,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嫁人。再加上父兄的自私贪财,于是就把她嫁给了有钱又有权的姜家二少爷。名为“嫁”,实为“卖”。那是一个得了“
11、软骨症”的残废男人。姜家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姜老太太想给儿子置一房姨太太,可有身份的人家不愿嫁,所以降格以求,万般无耐下接受了七巧,为了能使七巧死心塌地侍侯二少爷,干脆就让七巧做了正房奶奶。名为“少奶奶”,实为“高级丫头”。七巧人生的悲剧序幕就从今拉开了。 自从嫁到了姜公馆,七巧就像关进了囚笼,守着一个残废的男人朝夕相处。这个大家庭给了她巨大的压力。表面上是书香门第,内里却冲突四伏。人与人之间没有怜悯,没有暖和,没有和谐,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相互利用,勾心斗角。七巧卑微的出身使她在姜家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处处受到卑视和排挤。她原来也有着正常人的人性,她也渴望被人认可、被人理解、被
12、人敬重。七巧自己也知道这屋子里的人都瞧不起她,因此和新来的人格外亲热些,倚在兰仙的椅背上问长问短,携着兰仙的手左看右手,夸赞了一回她的指甲。兰仙早看穿了七巧的为人和她在姜家的地位,微笑尽管微笑着,也不大答理她。七巧自觉无趣,转身到阳台上来,拎起云泽的辫梢来抖了一抖,云泽啪的一声打掉她的手,恨道:“你今儿个真的发了疯了!平日还不够讨人嫌的?”曹七巧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得到四周人的承认,在他们的眼里她依旧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依旧微不足道,没有人瞧得起她,甚至连服侍她的丫头小双也看不起她。她忍受着人们的鄙夷,到处防范算计,用一种泼辣、放纵的嘲骂来维护自身“二少奶奶”的地位。渐渐地,她变得更加敏感多疑,尖
13、酸薄情了。置身于这样的大家庭,她感到孤独、无望,她多盼望自己的丈夫能赐予她精神上的安抚。但是她守在身边的这个男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不能赐予她一丝一毫的抚慰,用她自己的话说“连我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越想越不明白!”丈夫的无能更让她产生一种彻底的无望和难以言传的苦痛。生命的错位,使她担当起了自己无法承受的重负,姜公馆成了七巧青春的葬身之地,她的命运就如“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艳丽而凄怅”。 曹七巧无论多么泼辣、粗野,但她究竟是个女人,是一个有着正常人性的女人。虽然曹七巧嫁了个残废的丈夫,但是年青身躯中对感情的欲望并没有因之而变得残缺,越是压抑得厉害,越是要喷发出来。她等待着爆发
14、的时机,让情欲证明她的健康、她的迷人的女性魅力。 她结婚五年了,有一对弱小的儿女,可是从未享受过婚姻的幸福。她的情欲受到压制,以前有过的美妙向往,编织过的爱的美梦,盼望过的找一个自己心爱也爱自己的男人这些都随着她嫁到姜家而失去了漂亮的光环,变成了遥远的记忆。这些都无疑给七巧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苦痛。于是她常常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同时也透露出她对爱情的渴盼。某天姜季泽的消失给她带来了一线盼望的转机,她爱那个“有鲜红的腮颊”、“水汪汪的眼睛”、生得“天圆地方”的牢固小伙子,同时她也渴望得到三少爷的爱,有事没事就主动接近季泽。她先是“身不由己”地走近季泽,接着“斜瞅”着他,不冷不热地说着话,慢慢
15、地“试着在季泽身边坐下来将手贴在他的腿上”她几乎是主动地将自己交到了季泽手上,等待他的占有。季泽与七巧叔嫂间的调情,真实反映了七巧内心的苦痛和对爱情的渴望。可悲的是平日拈花惹草的三少爷虽然荒唐,却对嫂子严守礼教,“看着她,心里动了一动。可是那不行,玩尽管玩,他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的人,一时的兴致过去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开,成天在面前,是个累赘。他可是年纪轻轻的,凭什么要冒这个险?”风流成性的季泽不愿招惹她,不理睬她的诱惑。和她的调情只不过是季泽很多嬉戏中的一种而已,而一旦触及到嬉戏的“规章”,他便怕了,他怕她的真情、深情,他不想“冒这个险”。而七巧也只能自怨自艾“我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我
16、有什么地方不好”。在这种长期的死一般的生活中,在长期的煎熬中,七巧的人性受到严峻的压抑和摧残,她渐渐失去了正常女人的心理,最终使她一步步地走向变态。 人活着,必需有各种欲望的支撑,当全部的欲望都遭到了破产,只剩下黄金的枷锁时,七巧就成了一出彻底的悲剧。这种彻底的悲剧最终让七巧成了一个彻底疯狂的人。当岁月无情地从她可以直推到腋下的手镯里缓缓地溜走了时她的生命已是一个徒具形式的空壳。她的性格被扭曲了,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熬煎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七巧这个人物承载了张爱玲心中一切由幻灭所铸就的苦痛
17、和疯狂,这昭示着她的.不停地渴望着、幻想着,而理性则不断将其扼杀。这是多么凄惨的人生,于是,金锁记带着这种残酷简单的痕迹修饰着历史,成为了一个荒芜的传奇。 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3 我觉得读某个人的文字,经常像一场恋爱,最初颇觉惊艳,一读再读,便生出些许别扭。这正如和恋人日日厮守,总归会碰触到对方一些顽固的共性。然而唯有天才方能张扬出令我们不得不退避三舍的共性来。西川讲到李白说:“这就是你,不断误会着生活,而别人比你误会得更深。”这话用来形容张爱玲,亦是再合适不过。 初读张爱玲,很难不为她的才华所震惊,接踵而至的全是来不及的惊异,唯有感叹。但读过之后,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仿佛在久旱的土地上突然
18、看到黑云压城,大风闪雷感动地喧腾了好一阵,结果淅淅沥沥掉了几点雨,又宁静地收晴了。张爱玲的小说布满荒芜景致,她的散文却往往有戏谑和随便的气氛。她写小说有些哀伤的快意,而散文却是在笑中露出一丝冷苍来。 一九二零年,正是疯狂的年月。九月,张爱玲诞生,带着这个月份特有的冷静和犀利。她无疑有巨大的天才,但可悯的是她的天才无论怎么飞跳,也跳不出她那种逼得人发狂的理智。她说自己“是天生的俗”,正透露出这无奈的意思。她在十二岁的时候正为当画家还是音乐家迟疑不决,最终看了一张贫困潦倒的画家的影片,她哭了,于是选择了后者。她的父母离异时她认真分析过,父亲虽然有钱,却未必是归她的,为了不耽搁学业这才跟了母亲。她在
19、.沦陷的时候当过临时看护,有病人得了蚀烂症,成天哀嚎,她却能视而不见,后来那人死了,她还和同学欢呼庆祝。胡兰成也曾说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怜悯谁”,“特别自私,临事心狠手辣。”作为一个在浮华乱世中挣扎求生的女子,她是相当理性的。对于在五四反叛传统浪潮中的女性,鲁迅曾尖锐地提出“娜拉走后”在中国的现实中只会有两种结局:堕落,或者妥协。张爱玲写到:“走!走到楼上去!开饭的时候,一声召唤,她们就会下来的”。这的确道尽了当时民族资产阶级“新女性”冲突尴尬的境况,她们既渴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又无法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特别不幸的是,她把自己这类人看得如此透彻,以至于总不免有几分自嘲自怜的心情。
20、我分不清是她的傲岸使得她有些自卑,还是她的自卑令她有几分傲岸,这些共性她总非常专心地掩饰着。 然而张爱玲同样是格外敏感和多情的女子。“脏与乱与悲伤之中,处处会发觉宝贵的东西,使人兴奋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她对身边事物的感受细致到一丝一毫,对人性的观看洞若观火。她想到“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立刻定乾坤”这样的纯净和光整便要落泪;看到床头叠得很齐整的蓝青睡衣便会很兴奋。和张爱玲谈文艺,总要令胡兰成赞叹,更令我们赞叹。胡兰成曾对张爱玲赞到:“这书里的句子像是街上的行人,只与你打招呼,我倒真像是乡下人来上海,端得只有看的份了!”受过西方训练的张爱玲,其天才是诗意盎然的,无拘无束的,好像经由她顺手拾掇
21、的事物就能焕发出令人惊诧的美来。可是这天才一旦遇到她铁冰的理智,便被那种冷酷和哀戚渗透了,开头呈现出一抹青惨的色调。她的天才和理智好像始终在斗争。天才不断地生出梦幻的花朵,这花旋而又被理智掐灭了,然而天才的梦却总是不屈不挠地连续盛开。所以她终究是个不彻底的人既成不了彻底的天才,也做不到彻底的俗人。 这种斗争造就了她作品中的虚无颜色。理性洞彻了人生所能洞彻的部分,最终便触遇到了余下的荒谬。一切人生的美妙、繁华、绚烂。在薄情的理性面前,都会成为烟花过后的寂静。理智这条盘踞在心灵王位上的蛇时刻提示我们,欢快的代价是苦痛,繁华过后是没落,人生的终点是死亡。越是想抛开一切痛饮生命的苦乐悲喜,越是要猛烈地
22、撞上这面冰冷的墙。我觉得,正是这种碰撞产生了金锁记这样一部杰作。 二近代中国在政治上患病列强侵略的同时,传统文化也面临西方思想的冲击。旧有的伦理观念不断瓦解,而新的价值观却还来不及形成,这样精神上便消失了一片茫然虚无的地带,令人无所适从。一种价值观念的瓦解对个人而言既意味着解放和自由,同时又预示着人必需面对虚无和幻灭。人不能再将选择的责任交给某种伦理或思想。弗洛姆在躲避自由中说过,尽管大多数人憧憬自由,但是过度的自由却是常人无法忍受的。若说存在主义认为人在面对虚无的时候还可以靠自身来做出选择,那么,对于连“自我”都失去的人来说,自由就意味着失去平安感、相与感,意味着虚无和死亡。这种焦虑感导致“
23、个人盼望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乏的力气”,这种放弃独立自由的倾向就是躲避自由。 通常躲避虚无感的心理最明显的表现是企图听从和支配他人,也就是被虐待狂和虐待狂。虐待狂通过主宰他人,对人施加苦痛来感觉自己的重要性;被虐待狂则企图完全放弃自己来与更强大的对象结合为一体。弗洛姆认为每个人大都存有虐待与被虐待的共性,假如一个人的性格全部为这方面所掌握则必走极端。金锁记中曹七巧和长安这对母女正是如此。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地主阶级经受了最终的挣扎,最终走向没落,民族资产阶级开头兴起。傅雷分析说曹七巧的悲剧有两个缘由,第一是门户的错配,其次是老太太让她做了正室,令这个低贱女子有了被
24、金钱刺激的环境和残害别人的力量。“巧姐儿”是开麻油店的商人,她出身贫寒,是镏铢必较的性格,总盼望抓住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她嫁入的姜家则是没落中的地主家族,凡事可有可无,醉生梦死。她和婆家的冲突也就是这两个处于新旧交替之间的阶层冲突斗争的体现。但斗争的结果既不是旧的把新的扼杀,也不是新的将旧的制服,而是一片令人压抑的荒芜。 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4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文化内蕴最为丰厚的作品,刻画了一个_鸷毒辣的母亲形象曹七巧,把金钱异化人性的力气叙述的惊心动魄。 文章中,“家”门第森严的姜_对曹七巧来说是一座不满陷阱的丛林,她由被迫陷入其中的无辜者变成陷阱的主动设置者。由于各种身心方面的空缺,
25、人性中的负面因素潜滋暗长,进展为对金钱的变态追赶。这是一个在特别的文化环境中滋生的女人,也是一个把自己所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性格急躁,心里变态,有着剧烈的占有欲和疯狂的报复欲,由金钱的牺牲品沦为金钱的奴隶,一步步丢失了人性。从人性的视角透视曹七巧的一生,发觉黄金欲可以把一个本属悲剧性的人物演化为一个邪恶的人。闻名翻译家傅雷赞扬“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最完善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小说中,曹七巧与姜二爷的婚姻并非“良缘”,而是以青春、健康人,与地位、金钱物,作为交换中介,造成了婚姻构架的倾斜,人与物价值的互换倒置。曹七巧婚前是位麻油店老板的
26、女儿,贪欲的兄嫂把她当作摇钱树卖给了高门大户的姜家,只能当二奶奶,受尽讽刺。她的丈夫是个没有一点“人气”的骨痨病患者,坐着只有三岁的孩子那么高。曹七巧刚到姜家时,并不以自身门第的低下而颓丧,市井.的生辣气使她在这个家庭里能够待下去。然而,作为妻子的她却算计着丈夫死后如何把分到的一大笔钱去盖自己的黄金屋。张爱玲没有根据传统路叙述故事,而是让七巧很快被高抬为正头奶奶,还为姜家剩下一男一女,变成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子和母亲。曹七巧本是个美丽泼辣的女子,守着无情无欲的丈夫,情感世界一片空白,大胆热闹的追求小叔子,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对小叔子的幻想,仍是她荒芜的情感世界中的一块绿洲。十年后,当季泽满面春风地
27、立在她眼前时,七巧心生摇荡,死去的梦复活了。然而又是在一瞬间,七巧的五_梦醒了,熏染在金钱.中的二奶奶已不是纯情少女,当她最终明白季泽不是为了爱情而是出于对金钱的贪欲时,残存的情感世界彻底坍毁了。她暴怒起来,把手中的扇子向他“掷去”,轰走了她等待多年的男人。在“寂寂的一刹那”,她懊悔了,提着裙子,跌跌绊绊地跑上楼去,为的是要在窗户里再看他一眼。可怜的七巧受着剧烈的情欲与物欲的的双重煎熬,从今失去与现实的联系,成了一个幽灵禁锢在精神的地狱里。 金锁记写出了人性的扭曲与变态,颠覆母爱,解构母亲深化。由于曹七巧在畸形的夫妻关系禁锢下从未享受过生命的真正欢乐,长期的压抑刺激了她的心理,满腹怨气变成尖刻
28、的歹毒,不择对象。七巧在潜意识中是把儿子当做一个真正的男人看待的,既然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让别得到。 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5 金锁记通过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折_出封建.的腐朽思想:大户人家讲究门当户对,小户贫困人家攀附权贵。七巧出身卑微,嫁到公侯人家,他的大哥是兴奋的,而可怜的七巧以身相许的却是一个坐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有三岁孩子高的残疾人,即使这样公侯姜家老小上下全然不待见她,让她在家族的宗法礼教和人伦纲常双重无形的枷锁下,不敢越雷池一步,无形的枷锁不仅桎梏了她的人生自由,同时也压抑着她的情欲自由,这为她以后扭曲的病态人性和悲催的命运深埋下伏笔。 多舛
29、的生活熬过十年后,糟糕的丈夫和强势的姜老太太相继过世,十年的青春最终换来属于自己些许的物质上的补偿,但却没有换来被压抑情欲的解放。身体牢固的小叔子细心设制骗局,通过爱情_谋来骗取她的既得利益和物质财产,当她明白一切后,万箭穿心,“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于是她对钱财狂热地膜拜,为了得到金钱不惜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着枷锁的奴隶。继而,七巧走向了“被食、自食、食人”的命运怪圈,在原欲的熬煎下,不仅她做了情欲的俘虏又疯狂转型成了情欲的刽子手,自己没有得到幸福,就变态毁掉一双儿女的幸福作为自己最终的陪葬品。 “三十年后,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她用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唉家本是心灵的港湾,母亲又是家庭温馨气息的重要制造者,可七巧做主的家里到处充斥着她的埋怨、不满及无尽的欲望,拧结成一张恐怖的大黑网,使亲人窒息,家庭支离破裂。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没有悲壮,只有苍凉。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悲壮是一种完成,苍凉是一种启示。 人呀,时代变迁,命运归己,境遇无常,向上盼望犹在,向下深渊莫测,一上一下注定幸福与悲催。 张爱玲金锁记的读书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