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手作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的手作文模板.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母亲的手五一节回潼南探亲,我建议到蔬菜公园走走,母亲说:“农村到处都是蔬菜,有什么好 看? ”哥哥说:“蔬菜公园是政府规划的重点工程,和农民随意种植的不一样,可以去看看J 父亲也说:“今天天气好,走一走,晒晒太阳,当作散步J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蔬菜公园, 步道上满是游客,娱乐场的小孩闹闹嚷嚷,我们走走停停,密密实实的萝卜,紫色耀眼的茄 子,摇曳的芦苇,盘旋的水鸟,浩荡的江水。我不爱拍照,看到家乡巨变,忍不住掏出手机 拍了几张照片,发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和女儿。没过多久,母亲说腰痛想回家。父亲在电 话里曾给我说过,母亲近期腰痛,有的医生怀疑结石,有的医生怀疑是椎间盘突出,照了几 次片,也没找到病。
2、想到这些,我赶紧说:“不要走了,就在这儿等我,我回去开车过来接 你。”公路在堤坝上,蔬菜公园在堤坝下,看见母亲一步一步蹒跚吃力,我赶紧跑下堤坝, 和哥哥一起搀扶着母亲朝汽车方向走,牵着母亲厚实的手,我心头一震,皮肤苍老、青筋隆 突、指节粗大,每个指头都有老茧,和罗中立的父亲画中的手没有两样,唉!母亲太辛 苦了。母亲当姑娘时的手绝对不是这个样子,应该是一双纤细的巧手。记得是童年时期,有一 次无意中翻动母亲的箱子,看到几双鞋垫和一些手帕,上面秀着吉祥的文字和美丽的花鸟, 我拿着鞋垫和手帕好奇地问母亲:“这是谁绣的? ”母亲说:“这是我的嫁妆。”她说农村女 孩不仅要缠脚,还要学女红,我不知道母亲绣的
3、是苏绣还是粤绣,她说从小跟外婆学的,潼 南以前隶属四川,猜测母亲绣的应该是蜀绣。虽然母亲的女红技术很好,我和大哥、弟弟都 是男孩,不适合学习绣花,按常理应该小妹继承衣钵,但她是我们家唯一女孩,年龄最小, 父母都宠着她,凡事我们也让着她。她自己不想学,母亲也无方法,只得随她性子,没有强 求。后来小妹在服装厂当业务主管,自己又开服装修改店,男装、女装、貂皮、羽绒都作, 在服装界有些名气,顾客都夸她手艺好。但是,她绣花都是操作机器、完成图案,和母亲一 针一线绣的作品没法比。母亲年轻时的手是什么样子?我记忆模糊,应该是一双勤劳的手。那时我家人多负担重, 婆婆爷爷父母兄弟小妹,还有残疾卧床的伯父,全靠父
4、母挣工分养家。家里喂鸡养蚕、割草 喂猪这些家务活母亲必须干,生产队上的春耕秋收、栽秧打谷和挖沟筑渠这些体力活母亲也 得干。邻居老人时常对我说:“你们父母真能干,那个年代一大家子人竟然没有饿饭。”我不 知道父母是怎样撑过来的,童年的我糊里糊涂,他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大都忘记了。 有一次愤怒的经历一直积在心里不散,就是我和母亲在龙形镇卖自制的米花糖,被市管会的 “土匪”追赶,收了我们的米花糖,缴了我们的称,还威胁我们是“投机倒把”,要拘役坐 牢,我咬着牙,气得一言不发。另一次难忘的记忆是春节穿新鞋的快乐和幸福,每年冬天, 母亲就早早开工,自制米羹糊,裁剪旧衣服,购买缩紧布,纺织黄麻线,她一张
5、一张粘贴, 一层一层挤压,一针一针缝制。到了春节,全家人穿着母亲做的新鞋,怀揣米花糖,到县城 看川戏。我们只顾着开心,却不知母亲熬了多少夜,断了多少颗针。后来科技进步了,父亲 发现街上有人用机器制作鞋底,建议母亲买机制鞋底作鞋,可以减少很多工序,母亲说:“机 制鞋底没有手工鞋底皮实,不赖用。”母亲说得对,她做的几双布鞋,不仅陪伴我读完大学, 一直到我上班工作时还在穿。有好心人劝我:“大城市教书,不要穿士气的布鞋,学生会笑 你。”他们不懂,那是我母亲做的。现在母亲手上的老茧,肯定就是那时做鞋的顶针留下的。母亲中年时不仅是技术能手,也有一双烹调手。每次回家探亲,妻子都夸我父亲作的菜 味道好,其实以
6、前我觉得母亲作的饭菜最好吃。有一道滑肉片,全家人都喜欢,做法和现在 的滑肉片完全不同,母亲用红苕粉拌夹子肉,然后用猪油在锅里煎,小妹喜欢站在灶台旁, 一边观看一边吞口水,母亲看到她的馋嘴相就说:“没有熟,不能吃,还要调制高汤煮。”这 种滑肉片虽然没有高级餐厅的滑肉片细嫩,但绝比照传统的滑肉片滑溜,口感奇特,味道别 致。母亲做的另一道美味是锅巴肉片,传统的锅巴肉片就是合川肉片,母亲做的锅巴肉片无 论是食材还是工序都不同,我只觉得好吃,具体用了多少佐料我不知道,想起儿时的味道, 应该是米粉中加上少许辣椒粉调制成浆糊,然后将煮熟的腊肉切成薄片,蘸上浆糊,贴在蒸 饭的铁锅边,待干饭蒸熟后,铲出装盘食用
7、。腊肉油腻,米粉吸脂,绝妙的搭配只有母亲想 得到。吃起来外脆内香,肥而不腻,让我终身难忘。遗憾的是从初中开始我就在学校住读, 一周或者半月回家一次,很少吃到母亲做的饭菜,只剩下滑肉片和锅巴肉片的无限回味。那 时家境不好,在学校不可能顿顿吃上新鲜菜,很多时间只能用母亲做的咸菜下饭。母亲担忧 我的身体,有时悄悄把她攒下的零花钱给我。那是她走亲戚的礼品钱,她知道那点钱解决不 了我的问题,就想方法增加咸菜的品种。我吃得最多的是就豆节、大头菜和萝卜卷,其次是 芽菜、芋头丝和洋姜片。母亲觉得咸菜难吃,就想尽方法改善咸菜的口味,有时添加辣椒、 芝麻,有时洒上姜粒、花椒,有时用红油凉拌,有时用香油煎炒。很多年以后,母亲问我:“当年那些咸菜你是怎样吃下去的? 我说:“很好吃。”如果没有母亲做的咸菜,我不知道 如何完成中学学业。真的好想再吃一次母亲做的饭菜和咸菜。可是母亲八十多岁了,一身病 痛,这个想法必须埋在心里,一旦被她发现,肯定会亲自动手做给我吃。母亲本来有一双纤细的绣花巧手,也许可以成为蜀绣高手,也许可以成为缝纫大师,可 惜生在农村,恶劣的环境,艰辛的农活,沉重的家庭负担,把母亲的手变得枯瘦、厚实。但 是,母亲这双缺乏女性特征的手,给了我温暖,给了我营养,圆了我的梦想,还指引我怎样 做人。我爱我的母亲,更爱母亲勤劳的双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