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备课梳理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备课梳理公开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微课一.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素养是 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开展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数 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 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 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 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 一步开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二.教材的编排特点本册教材重视以
2、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 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 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三、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角 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一)5、观察物体(一)6、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一一搭配(一)9、总复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是100
3、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一)(二),认识时间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是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一)综合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数学广角,搭配(二)、单元分析下面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和备课注意点。1、长度单位: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 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 习有很重要的作用。教科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二100厘米,并初步 认识线段,
4、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难点是估测物体 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拟一些物体 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拟。由于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该局部内容在实 际生活中学生也经常遇到,但是1厘米、1米分别具体有多长,学生并不清楚,也不能实际 应用。教学时应让学生多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做一做等来认识厘米和米,使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理解知识,掌握概念。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
5、 既是对已经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 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 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 (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 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难点是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二年级学生学习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 短,他们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6、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 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 齐的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教学时应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这将对 提高笔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准确率以及计算速度有很大帮助。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外表上都有“角二同时,学生继续 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 时也离不开角。因此
7、,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 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 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问题。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 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 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 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4、表内乘法(一):本单元的
8、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 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 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 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求几个相同加 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教科书的编排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开展的基本规律,重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 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大量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架构起加 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并能在 实
9、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那么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乘法是学生在学习了 10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在运算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初次接触 乘法,学生会感到陌生,理解上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好“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弄清乘 法的意义及来源,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尤为重要5、观察物体(一):本单元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几何体,所看到 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根据观察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的视角,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实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之间的转化。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初
10、步教授“三视图”的知识,在有层次的观察活动中,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根据表象进 行推理,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到达课程教学中的三个核心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 观和推理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 不同,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和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能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识别从侧面观察简单物体和几何体时 看到的图形,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 较单纯、直观地看外表,
11、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 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6、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 握了 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 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 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熟记79的乘法口诀,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难点是如何使学生较好地记忆乘 法口诀及会用乘法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解决
12、简单的实际问题。7、认识时间: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 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 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 读、写儿时几分与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 问题。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1时 二60分,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难点是
13、会用时间的有关知 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外 学生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新知识中认识的“分。涉及 数格子,对于“大格、小格”,学生都未接触过,容易混淆。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的长短, 使抽象的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8、数学广角一一搭配。“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科书独有的内容。其意图在于系统而有步 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
14、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事例呈 现出来,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进行渗透。本单元内容包括简单的排列和简单的组合两个方面,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 测等方法,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3个数字两两求和的组合数,初步渗透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 兴趣与欲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活动,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 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
15、与组 合的思想方法以及两者的区别;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 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大局部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简单的问题基本上能解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 题的好处。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排列组合的问题,因此注意安排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 这些活动进行学习,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五、教学措施在教学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 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 的调整
16、。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容许用题的能力,还消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 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 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7、精心
17、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六、教学进度表时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备注9. 2/81长度单位9. 9/152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16/22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月19日至21日中 秋放假9. 23/29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 22至27连续6天 上班9. 30/10. 6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至7日放假调休, 共7天10. 7/10. 136角的初步认识8至12日上5天班10.14/207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10.21/278表内乘法(一)10. 28/11.39表内乘法(一)11.4/1010表内乘法(一)期中测评11. 11/1711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11. 18/2412表内乘法(二)11.25/12. 113表内乘法(二)12. 2/814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12.9/1515认识时间/数学广角12.16/2216数学广角/总复习12.23/2917总复习12. 30/1. 518复习迎接测评1.6/1219复习迎接测评1. 13/1920测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