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材-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平均数》教材-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教材-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9091例一和例二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L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2 .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 .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L联系生活,情境激责师:晨光小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看,环保小组的同学正利用 课余实际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例如1的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4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姓名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小红小兰小亮小明西其
2、朝a回回包回回回画回三回 R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14个12个11个15个师:这是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具体情况,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在这里要不要加入,平均数的范围。“估一估平均数大概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学例题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数据的总和土 份数”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画一画
3、,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也可 以动笔计算求出平均数。(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生: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说法吗?那谁能来解释一下这个13是怎么来的?“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之后利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 程。师:同学们想到了把多的补给少的方法,这样就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我们 称为“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师:好的我们通过课件演示,再来感受一下。把多的移出来给少的,这样原本不同的四个数 就变得(相同),也就是同样多。(板书:同样多。)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 13个,这个“13” 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
4、水瓶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师:怎样列式计算呢?生:(14+12+11+15) +4=13 (个)师:谁看懂这种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局部是什么意思吗?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提供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 了多少个。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13表示什么意思?(3)比照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
5、是使原 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4)引入概念,揭示“平均数”这一课题。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平均数)师:我们知道了 “13”是环保小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那平均数代表什么?你是怎 样理解平均数的?(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瓶 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1 .教学例题二,体会平均数的作用(1)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一一踢健比赛。对于比赛而言,你最想知道什 么?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教材 教学 设计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