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务讲解员培训班讲稿.docx
《2021年政务讲解员培训班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政务讲解员培训班讲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乐县2021年政务讲解员培训班讲稿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三级调研员、县作家协会主席 马晓春各位领导、讲解员朋友:大家好!首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 室原主任、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理事、甘肃省地名普查专 家库专家、康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马晓春,我在 任期间,主编了康乐县志19862005和8部康乐 年鉴,方志研究论屡次获得全省地方史志优秀论文奖, 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10频道影像方志康乐篇的采访介 绍。非常荣幸能在全县政务讲解员培训中,与大家一起交 流康乐的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非常感谢县委宣传部给我 们这次交流的机会。我曾在兰州、陇南等地讲过几堂有关 史志和文学方面的
2、课,像这样的课还是第一次,有些诚惶 诚恐、班门弄斧的感觉。讲的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或许有人会问,政务讲解与县情县史有何关系?做好 政务讲解,没必要掌握清楚县情县史。那他们的看法就太 片面了!我认为,政务讲解工作简单是说就是陪领导来当 地参观、视察、检查,为领导介绍的当地的风土人情,要 形象出众,气质优雅,能说会道,会察言观色等等,因为 这项工作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形象。而地方史是指在某个 特定区域的历史记录,研究的是区域开展,学科属于历史 学,领域是在人文历史。因为领导来参观、视察、检查, 媒体采访、报道等,一般最感兴趣的就是了解当地历史。 记得有一次,中央电视台记者到我县采访,向时任县上领
3、 导提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请谈谈“康乐”二字的历史由 来。当时,这位领导就愣住了,赶紧让办公室人员问我。 我立即以最简洁的文字发了过去,中央电视台记者很满 意。还有一次,县上给上级介绍县情县史,也是第一时间 魏征西将军陈泰、兖州刺史邓艾随后赶来解狄道之危,魏 兵依邓艾之计在狄道东南山谷中布疑兵,姜维中计,弃狄 道退守汉中。跳西之战,姜维有功,后主刘禅降诏封姜维 为大将军。(三)韶统军西进。宋熙宁五年十月,宋将王韶以熙 州为经营洸西的根本,筑南关(今店子街)、北关(今八 里铺)二堡,并沿洗河东岸向北进筑结河堡(即今辛 甸)、临洸堡(今巴下)。在熙州城西注河上建造浮,赐 名永通桥,成为通往洗西的要津
4、(此桥历代不断维修,明 代维修时改永宁桥。浮桥以木船12只为浮梁,上铺木板, 以铁索系于两岸桥墩,1976年时方撤除)。宋熙宁六年 (1073年)春,筑康乐寨(今康乐县城东),刘川堡(后 改名当川堡,今流川乡,旧址尚存),以通饷道。八月, 王韶命部将景思立、苗援屯兵香子城(今和政县城),自 领兵穿越山高林密,道路狭隘的露骨山(即康乐境内白石 山)。王韶从冶力关进入洗州界,降木征弟巴珍觉、断木 征后援,然后回军攻取河州,木征遁走。(四)火落赤朱家山之战。火落赤,河套酋,隋俺答 西据青海,旋侵掠番族。协番族入寇河州、洲州、数次大 败明军。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七月,火落赤屯营康乐 朱家山。二十
5、七日,明总兵刘承嗣、参将邓奉、游击孟良 臣、郭有光等,调靖、固、延、宁四处兵马与火落赤大战 于朱家山。时值深秋,阴雨连绵,大雾笼罩,明军败北, 死官兵500余人。游击刘子都、把总何天衢、指挥李如 玉、干总魏成雄俱战死。承嗣被追之甚急,幸被游击李孝 臣力救得免。火军胜而骄,众无纪律,终被明军于八月初 二逐出麻山关。在五户滩建忠义祠,致祭阵亡将士。(五)李自成迂回景古。景XX古为军事要隘,北魏置 水池县。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率义军突入陇 南阶州地(今武都、文县地),休整后率部日夜兼程直取 岷州(岷县),经洸州(今临潭县)出边塞番地(今甘南 自治州)。民众响应,协助义军追击官兵。明将曹
6、变蛟建功急切,身不离甲二十七夜,穷追义军不舍。因番地缺 粮,李自成断然率妇孺翻越大雪山(即太子山),从老鸦 关突入河州西川。不料,明将洪承畴早一日到达,布防重 兵,以逸待劳,李自成进西川陷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 复突围出塞,出洋沙关,经景XX乘雾抢渡跳河向东而去。(一)马莲绳拦路对歌。“马莲绳,拦路呢,拦路有 啥缘故呢,拦不住吗拦住呢? ”在莲花山花儿会期间,人 们用马莲绳拦路对歌,别具风采,绕有情趣。相传,龙王的三个女儿,因私奔民间对歌,触犯律 条,被压在黑甸峡反思悔过。三女性格倔擘,次年6月 初,她向看管的夜叉求情道:“你放我们花儿会上浪一 趟,心里宽敞亮堂堂。”夜叉被她的痴情感动,允许去
7、三 天时间,到时候一定要回来。三女混入浪山的人群,边走 边唱:“杆一根,两根杆,阴间欢吗阳间欢,阴间没有莲 花山。”她们遇见一位英俊的青年用歌逗她。她一时春情 萌动,拿彩扇半遮脸面立即酬和:“菊花碗,玛瑙盘,琵 笆还要好家弹,咱们莲花山上浪一转,拴住日头唱三 天。”歌来情往,互相敬慕,结为歌伴,游山欢歌。三女 还解下腰带,二人扯住拦路对歌,人们觉得新奇别致,也 纷纷效仿。三女在莲花山上唱了三天三夜:声嗓好像百 灵鸟,答得妙来问得巧。”大家推崇三女为歌仙,披红挂 彩,闹红了莲花山。老龙王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命鳖蟹 二将速去捉拿。在人潮歌海中好不容易找见了三女,她们 正在对歌高唱,一见家将吓得脸色
8、突变。歌手们问:“出 啥事了? ”“哦” !她们长叹一声:“大祸临头! ”接着 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大伙同情怜悯,但爱莫能助。三女凄 楚含泪地唱道:“指甲连肉离不开,强离扯者血出来,不 信你问祝英台”。那青年给三女壮胆:“杀是杀,剁是 剁,杀是没犯剁的法,头割过是碗大的疤。”他们携手朝黑 甸峡走去,三女的泪水一点一滴落在路上,渗进土里。来 到跳河岸边,突然狂风大作,河水暴涨,河里伸出簸箕大 的一只龙爪,将三女拉进洸河,人们悲哀万分。后来人们 发现,大路上但凡三女滴过泪的地方,都长出一墩马莲, 开着小兰花,叶子细长柔韧,车碾马踏也踩不坏,顽强的 生长着。大家说,马莲是三女的腰带,三女喜欢用它拦路
9、对歌。于是,乡亲们把马莲拧成绳绳拦路。就这样,马莲 绳作为感情的纽带世代相传:“马莲绳像彩带,咱们两家 把歌赛,唱上去对上来,活像莲花并蒂开”。(二)海甸峡的传说。原名叫黑甸峡,因此处峡谷之 水一片墨绿而得名。相传海甸峡里有一个巨大的水怪,不 服洗河龙王管制,兴风作浪,祸害附近百姓,护佑一方水 土的洗河龙王见恶怪在它的辖域之内作乱,残害生灵,便 施法降此妖魔,龙王吐出了它的龙涎,染墨了洸河流水, 溅黑了两岸山壁,恶怪被黑色的龙涎所淹,晕头转向,逃 至峡谷最窄处时,因身躯巨大,难以穿峡,被困在此,龙 王乘此良机,便搬起一块巨石,将水怪沉沉的压在海甸峡 谷最逼窄的地方,永无翻身之日,从此,恶怪便永
10、久的压 在了海甸峡最深处,海甸峡两岸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民 安居乐业。如今镇压水怪的巨石在峡谷中间昂首矗立,被 龙涎浸透的两岸山壁,渐渐变黑,久而久之形成了海甸峡 两岸的煤山。海甸峡两岸富含煤矿,从明朝时期,就被当 地藏民盘踞开采,汉民迫于威势,无法得利,嘉靖时,狄 道(今临跳)典史杨继盛,请命蕃地疏通,让附近藏汉群 众俱得煤利,并写开煤山记镌刻于海甸峡岸边绝壁之 上,如今摩崖石刻犹存,记录着“狄道杨父”的累累功 绩。(三)虎狼关的传说在康乐县城东部7公里山脉逶 迤汇合处有座险峻的关隘,名曰虎狼关。北面山形活像蹲 着一只猛虎,瞠目雄视;南面山势酷似趴着一只恶狼,贪 婪注目。这里扼临跳、康乐两县
11、之咽喉,形势险要、易守 难攻,历来为兵家常争之地。相传,远古年间胭脂川盛产胭脂马,日行千里,夜走 八百,名扬天下。一天从远方来了两位道者,一老一少, 口称云游天下、替天行道、普度众生。谁料,貌正意恶, 登莲花山玉皇阁将宝珠盗去。喜闻药水峡还有一宝瓶,遂 起歹心,决意暇掠。宝瓶原本是王母娘娘为蟠桃大会装琼 浆之器,因有一砂眼渗漏,被扔出南天门外飘落在此,镶 嵌在岩石里,玉渗滴,醇香醉人。老道欣喜假设狂、叩首作 揖。善哉!善哉!得宝心切,二人使尽平生之力,左右折 腾居然不动。老道发怒,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拔剑砍去, 只见金光一闪,宝瓶裂缝。明知惹祸,逃之夭夭。从此, 胭脂三川万亩枯萎,四季颠倒,六月
12、降雪,三九响雷,药 水断流,民怨沸腾。来年六月初,王母闲暇无事,带着七仙女降临莲花山 采青。一落地,但见山色无光,庶民面容憔悴,凡间怨声 载道。大家将两位妖道盗宝砍瓶之事禀告了圣母。圣母一 听,怒火陡升,赦令两位天将,搜遍五洲四海,务将野道 缉拿归案。不到两个时辰,从南普陀山找见捉来。老道捧 宝珠,诚惶诚恐、叩头求饶。圣母接过宝珠,命仙女装在 玉皇阁顶,重放光彩。驾XX复临岩石嶙峋的药水峡,圣母 见宝瓶遭劫、睹物念旧、一阵心酸,接过老道宝剑说: “解铃还需系铃人,剑伤须得用剑治。”说罢,将宝剑戳 入宝瓶,吹口气,宝瓶还原,金光灿烂,药水涓流,胭脂 三川百鸟欢唱,气象万千,百姓焚香叩头,载歌载舞
13、,感 谢圣母回天之功。两位野道面面相觑,圣母手持杨柳枝, 将野道赶到关口,厉声说:“这是胭脂三川的门户,为了 使这块世外桃园清静无扰,赦令你们俩日夜守护,尽职尽 责,立功赎罪。”道人俯首听命,喏喏连声。此时圣母犯难,守关绵绵 无期,人老寿终有谁接替。闭目冥思,猛然灵机一动, 好,虎狼不吃人威名在外。于是,指使老道挖一洞居北 山,小道挖一洞居南山。夜间,只见圣母施展法力,左手 指老道洞口,喝令:“不要狗,不要狼,专要一只猛虎顿 山岗。”右手指小道洞口,喝令:“不要羊,不要狗,专 要一只恶狼守山口。”咒毕,狂风咆哮,飞沙走石,呼啸狼吼,地动山摇。天明时风和日丽,万象更新,山河换 貌。南北山势变成一
14、对虎狼,雄踞关口,虎狼关由此而得 名。(四)竹子沟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茂密 的竹林,按司春之神东方青帝的约定,竹子应尊守青帝之 意,一生只能开一次花,开花之时也就是它的死亡之期。 有一年秋,东方青帝受司秋之神西方白帝之邀,西游赴 会,行至竹子沟上空,时值深秋,见作为“花之四君子” 的竹子竟然不守约定,违背青帝旨意,私自开花,青帝大 怒,怨其失信,有辱君子之风,便挥手一指,一道黑光乍 现,竹林顿时枯萎,从此竹子沟便没有了竹子。其实,当 时,竹子看到金秋时节,此方百姓五谷丰收,安居乐业, 万姓胪欢,共庆丰收,忍不住心中喜悦,顿时心花怒放, 异常兴奋,就破例在这百花凋谢的金秋时节欣然开花,
15、谁 知无端遭此横祸,永远的枯萎在这块幽美的山谷之中了。 从此,那片美丽的竹林便消失殆尽,如今,再也看不到那 片与民同欢的竹林了,纵然没有了竹子,乡民感念竹子名 节,依然亲切的称为竹子沟。(五)草长沟的传说。这里是吐蕃沙马族苏土司的领 地(今苏集镇鱼咀山有苏土司衙门),苏士司在明朝归顺朝 廷,赐姓苏姓。定期向朝廷贡马,被称为“中马番族”。 其领地内水草丰茂,牛羊肥壮,良马健硕,这里的番汉人 们世代以畜牧为业,虔诚敬神,过得其乐融融。有一年天 降大旱,百草枯槁,溪水干涸。牛马无水草之食,人民无 家业以赖,贡马羸弱,苏土司恐朝廷降罪;六畜不蕃,属 民无生存之计,万般无奈之下,苏土司带着蕃汉属民向护
16、佑一方的太子山神阿尼念卿祈祷、许愿,在许愿树下,煨 起桑烟,虔诚跪拜,诚心感化太子山神,太子山神为怜念 众生,遂派自己的“六位神女”前来解困,赐与神女太子 山千年灵草一枝,神女来到此地,看到惨不忍睹的大地, 遂在山间插上灵草,经过一夜,满山遍野便神奇长出了长 长的绿草,山谷之间流出了清清的溪水。从此牛羊赖长草 而茁壮成长,贡马食长草而膘肥身健,苏土司因之备受朝 廷赞赏,蕃汉人民赖六畜而家业蒸蒸日上,生活一派祥 和。人民为感念灵草救荒、长草救命之恩,遂以长长的碧 草命名,亲切的称作“草长沟”。(六)药水峡的传说。药水峡相传唐朝年间,当地群 众患上了一种让人肚子痛、腿子痛的传染病,乡亲们到处 求医
17、问药,谁也治不了这种怪病,并且还传得十分厉害, 患者十之八九命丧黄泉药王孙思藐听到这个消息后, 一路风雨兼程赶往此地。因为病人太多,他便在山上起锅 熬药,人们喝了之后,病痛便痊愈了。在那年农历五月十 五这天,药王正在山坡上煮熬中药,眼看中药就要熬成 了,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煮满中药汤的大锅和药王的药 葫芦刮进了山坡下的一眼泉水中,药全倒完了。正好这时 有一个农民脚背挖破了,鲜血直流,药王就让他把受伤的 脚伸入泉水中,一会儿伤口既不痛了又不淌血了。后来人 们争相取喝这泉水,都觉得有强身健体,医治痛疼的奇 效。所以,人们把倒入中草药汤的那眼泉水,起名为药水 泉,把这个峡谷取名为药水峡。(七)的传说
18、蜂窝寺。在康乐县城西南20公里的鸣鹿 乡上洼地庄上头,一片茂密的森林中,耸立着一座千年古 刹蜂窝寺,相传始建于东汉章帝建初九年(公元83 年),原名大佛寺,从最初的大佛寺更名到现在的蜂窝 寺,在父老乡亲之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下美丽的传说:1、御酒灭寺火。相传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 年),唐太宗李世民半夜里总是听见在寝宫门外有鬼魂喊 冤,要他拿命来归还,吓得他魂不附体,寝食难安。在大 臣们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定邀请全国各大高僧前来京城, 召开祈福诵经大法会,时任康乐县鸣鹿乡大佛寺(后改为 蜂窝寺)主持的高僧慧乘禅师,自然也在其中。经过各位高僧夜以继日的祈福诵经,待到大法会结束 时,唐太宗到夜里,再
19、也没有听见寝宫外面,冤魂野鬼们 鬼哭狼嚎地叫喊声,夜夜睡得十分香甜,为此龙颜大悦, 特意摆下盛宴,宴请各位高僧,并且给每位禅师敬上两杯 御酒。其他高僧们接到皇上亲自敬上的两杯御酒后,毕恭 毕敬地一饮而尽,可是当敬到大佛寺主持僧慧乘禅师时, 却见他不但不千恩万谢,反而神色慌张地将两杯御酒,用 力地向西南方的半空中泼洒而去,这一下使得在场的每一 位长老、禅师、都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当面泼洒御酒这是 欺君之罪,本当该诛。本来想名利双收的唐太宗,却被这一欺君罔上之举, 气得龙颜大怒,一声令下,御林军早已将慧乘五花大绑, 推出午门,准备斩首,监斩官问他:“为什么要把皇上赏赐 的御酒当面泼洒,对皇上造成大不
20、敬? ”这时却听见慧乘 神情自假设地说:“刚才当贫僧正要品饮圣上敬上的御酒 时,发现我大佛寺遭了火灾,风大火猛,老衲来不及向圣 上禀报,就借用御酒的威力扑灭了大火,还请圣上刀下开 恩,派人调查清楚以后,再杀不迟-“大佛寺距离京城长安有好几千里远,你怎么能够知 道呢?你是不是又在欺君犯上,造谣惑众? ”众人都根本 不相信他的话。“我大佛寺地处临洗藏汉两界,多年来民族纷争,时 有矛盾,刚,刚才是一伙不满我大唐,并且与我寺有冤仇 的一些流寇,入寺园抢劫财粮,还放火行凶,圣上假设不相 信,可派钦差去查对,如有闪失,以死谢罪众位大臣都半信办疑,唐太宗就令钦差大臣,快马加 鞭地连夜去临洸查看,刚一走到临沌
21、城里,就听见大小官 员、男女老少都正在争相传说着,在寺院遭火灾的那一 天,正当风急火猛人人无法施救的时候,突然从京城方面 飞来了两大团乌云,下起了两阵子大过雨,一阵比一阵雨 点子密集,把大火给彻底浇灭了,令人奇怪的是大雨中还 带有浓香的御酒味儿,就连山路上牛蹄窝窝中的积水都有 御酒的味道。钦差大臣又驱马来到了大佛寺上,看见寺里 的僧人们都正在忙着修补被大火烧毁的房屋,他们说的失 火原因和看押在京城的慧乘禅师说的一模一样,大小官员 们还能够闻到寺院内外的瓦楞上、墙角里、淤泥中,处处 都散发着浓烈的御酒味儿。唐太宗李世民仔细地听取了钦差大臣的如实汇报之 后,龙颜变悦,认为大佛寺的慧乘禅师,乃是当朝
22、修禅成 佛的佛爷在世,特意下旨请上金銮殿,敕封为护国禅师, 并担任唐僧梵文译汉语的译经会笔授,后来因年事已高, 特谕归寺,唐太宗也因此把寺的寺名,由“大佛寺”改称 为“大圣寿宝积寺”,并且敕谕特建“讲经堂”和“比丘 讲习法园”,特颁旨嘉奖,御赐金佛一尊。(皆在后世失 传)明朝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五月初一,朱棣又改名 为“正觉寺”,颁皇敕,赐金佛。(皇敕尚在,金佛遗 失)2、蜂窝救难民。明末清初的一个春天,天下大乱,汉 藏矛盾日益恶化,为了争夺地盘、粮草、兵马,战火四 起,而且时常有土匪出没,残害百姓,为了逃难活命,当 时在八松、苏集、鸣鹿等乡村的难民们,都纷纷逃往正觉 寺,因为人多粮食少
23、,大家的生活非常艰难,况且快要有 饿死人的危险。春末夏初的一天早上,正当大家为吃饭问题而犯愁 时,忽然听见从西南方向传来一阵阵巨大的嗡嗡声,随后 到寺院里飞进来像车轮大的一团麻子蜂,它们绕着大殿转 了几圈以后,最后在大殿背后的飞檐下落了下来,开始做 窝,蜂窝越做越大,全像一个倒扣着的大石窝,没过多 久,蜂窝里的蜂蜜就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滴涟涟地流 了下来,黑底白天,接连不断,乡亲们都赶快拿上碗碟去 接,难民们只要多少喝上一些麻蜂蜜,马上就会感受到不 饿不乏了。“蜂窝救难民”的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 样,寺院前山后岭的山山洼洼,沟沟恰恰卡卡,随着难民们慕名而来的人数的增多,麻子蜂们也越来越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政务 讲解员 培训班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