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暨治疗新突破-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docx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暨治疗新突破-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暨治疗新突破-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暨治疗新突破: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摘要:简述目前国内艾滋病流行病学及西医治疗状况,提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综述目前国内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方面探讨进展,归纳出目前中医界认为AIDS的发病外因为“邪侵”,内因为“正虚”,为虚实夹杂之证,病位涉及肝、脾、肾等脏器。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本课题组通过对中医理论学术演化的梳理,提出“五脏阴阳”这一辨证纲领及“三维守恒”治疗法则这一创新理论,并在这一创新理论指导下,在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医治疗学的核心是脏腑辨证和以阴阳为主体的八纲辨证,而两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这一辨证纲领。且五脏各有所主,其中肝、脾、肾具
2、有最主要的影响,由此构成“三维守恒”治疗法则的基础。 关键词:艾滋病;病因;五脏阴阳;三维守恒 中图分类号:R259.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18-04 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同性恋者中首先发觉。1982年9月24日,美国疾病限制中心(CDC)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lciency syndrome,AIDS)的概念,指出艾滋病是不明缘由的细胞免疫缺陷所导致的卡波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其它严峻的机会性感染”。198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和病毒分类学会将LAV/HTLV-/ARV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
3、陷病毒(hu-marl immunodeficiency vinls,简称HIV),又称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行治愈的感染和肿瘤,从而最终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目前发觉的艾滋病毒(HIV)有两个型(HIV-1、HIV-2)和8个亚型(A、B、B、C、D、E、F、G)。一般来说,HIV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3种途径致病。中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传播期,所面临的AIDS形势也非常严峻。我国卫生部2006年11月22日通报了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增加,艾滋病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危急因素仍旧存在。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
4、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 20世纪90年头起先出现抗HIV药物,但至今尚无特效药。目前,用药虽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但停药后病毒仍旧繁殖,因此目前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痊愈。西方所推崇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虽然大大降低了AID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药物联合运用受到很多限制,有高达60的患者由于持续性、毒性、药物反抗等缘由导致抗病毒治疗的失败。主要问题包括以下4个方面:不能根除体内的HIV;须要长期以至终身服药;目前仅有5个国产抗HIV药物,昂贵的药费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得长期服药依从性很差;HIV-1的高变异率和渐渐上升的耐药率,使得抗病
5、毒治疗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因此,主动开展我国特有的中医药治疗AIDS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现以比较公认的中医学辨证方法对目前中医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探讨进展大致分类综述如下: 1.脏腑辨证 1.1脾脏虚损李发枝等认为艾滋病“疫毒”首先损伤脾脏,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受损,运化功能失常,一方面水谷精微不能汲取输布,气血化生无源,渐致心肝肺肾受损,终至五脏气血阴阳俱虚;另一方面,脾运不健,则湿邪内生,故脾气亏虚伴有湿邪,进而导致五脏气血阴阳俱虚,尤其是脾、肺、肾三脏亏虚是贯穿艾滋病全过程的基本病机。临床上艾滋病在无症状期舌质多偏淡,舌苔多偏白,渐渐出现消瘦、乏力、汗出、易感冒
6、、食欲减退、泄泻、咳嗽气喘、皮疹、肢麻等症状,正是这种基本病机的反映。 1.2肾脏虚损徐志明等认为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累及肺、脾、肾三脏,但其发生发展又以肾阴、肾阳的虚损为主要缘由。内经云:“夫精者,身之本也”、“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可见肾精密藏是防止温热病的关键。人体精气虚损时最易感邪。艾滋病病毒大多通过亲密接触,由精液、血液、唾液、汗液、泪液、尿液及乳汁等体液传播,其发病多因恣情纵欲,或不正常交媾,耗伤肾中真阴真阳,造成肾不藏精的正虚状态。于是,病毒疫邪循体液乘虚而入,或交媾之时,“疫邪”乘人体一时之虚而人。中医学把免疫功能概括在元气之中,“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治疗应以补益肾之阴阳虚
7、损为主。 2.病因辨证 2.1内伤情志徐志明等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情志的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气机紊乱,脏脏功能失调,抗病实力下降而发生疾病。艾滋病大多是通过性接触、吸毒等感染而成,而这种违法的特别的活动由于社会法律、宗教道德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常产生惊慌、愁闷、焦虑等心情改变,导致气机紊乱,气血暗耗,久之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当确诊为艾滋病时,难免引起震惊、恐惊等心理改变,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据此,情志虽不至于独立致本病,但在辨证治疗中应亲密关注,善加引导。 2.2房劳过度徐志明等认为房劳过度亦为艾滋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古人认为肾精“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肾精
8、足则正气存内,邪不行干。若房劳过度,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造成精枯液耗,真气散失,抗病实力下降,“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所”,而使邪气乘虚而入,留而不去,遂发为病。 2.3 外感湿热何颖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分析艾滋病病邪的性质:艾滋病病毒致病后的临床、病情演化比较符合湿邪为病的特点。艾滋病患者长期患病,缠绵难愈,正与湿邪为病的特点相合。艾滋病病毒使气机阻遏,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致四肢养分不足,水湿停聚,出现乏力、腹泻症状。由于阳气损伤,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在抗邪无力的状况下,便简单受外邪侵袭而致各种感染。在艾滋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中,还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肿瘤和机会性感染(以肺部发病居多数)等状况,表
9、明艾滋病病毒兼有热邪为病的特点。火热为阳邪,伤袭人体多见发热;其性炎上,火必克金,故肺叶易伤,肺气虚则抗病实力衰退,肺部自然好发感染疾病;热邪消灼阴液,炼津为痰,形成痰核停滞于经脉组织,可见淋巴结肿大;火热灼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凝滞,瘀血积于体内与痰饮互结,久聚不散,则形成积肿块,即为肿瘤。综上,艾滋病病邪当屑湿热之性。 2.4外感疫毒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其后吴又可又在瘟疫论原病中论述到:“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得非时之气,长幼之病相像以为疫。此气之来,无论老
10、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由此可见,疫毒的感邪途径,是由口鼻而接触 传染,从而引起人群中的相互传播。疫毒是温病学中发病缘由之一,古人认为它具有严峻的传染性。而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经血液和体液在人群之间传播,其传播与天气、季节、地域无干脆关系;其次,艾滋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其自然病程较长,一般为810年,虽然其在发病初期,与瘟疫的疫毒致病初期有相像的临床表现,如发热、恶寒、咽痛、皮疹等,但疫毒致病往往起病急骤,传变快速,常见疫邪同时侵扰多个部位多个层次,而表现为卫气营血证交叠出现,有时难以截然划分病变阶段。而艾滋病的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1V后的24周,大多数人临床症状稍微,持续1
11、3周后可以缓解。第三,瘟疫的病理演化有肯定的规律性,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改变,具有邪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或邪在上焦、中焦、下焦诸阶段的改变,而艾滋病除了在急性期有一点共同症状以外,其在无症状期根本没有异于常人的临床表现,其在艾滋病期的表现繁杂、多随其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出现,而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之演化规律。 3.气血津液辨证 气虚血瘀:孙利民等认为本病由于恣情纵欲,致肾精亏耗;或吸毒成瘾气血损伤,阴阳失衡;或先天不足,禀赋虚弱等均易使正气不足,正虚则邪毒通过精窍、皮肤入侵,伏于血络,内伏于营分而成为本病发病之源。此与一般温病不同,没有卫气营血之传变,而是邪毒直人血络而伏于营分并可长
12、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久病人络,久病致瘀”。通过在非洲坦桑尼亚等地区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发觉,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多数患者始终有肢体难受麻木,乏力倦怠,纳差,头痛,胸痛,腹痛,肢体难受或麻木,或瘕瘕,消瘦,皮肤瘙痒,舌质淡有瘀斑或青,脉象细涩或弦涩等气虚血瘀症候,并据此认为,尽管疾病发展千变万化,错综困难,但气虚血瘀是贯穿此病发展过程的主要病机改变。同时相关文献显示,免疫功能的改善可能与血流变的变更有肯定关系。诚然,西医指标不能完全指导中医临床,但其参考借鉴意义还是自不待言的。而益气活血疗法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也的确取得了较好疗效。 4.其他辨证方法 4.1伏邪中医古代文献论述伏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滋病 中医 病因 研究 治疗 突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