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docx
《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1: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诗(节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帮,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崎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1.对上述节选局部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表现了木兰参军前准备工作井然有序。B.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
2、啾”两句诗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旅生活。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2 .“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朔 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
3、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兰是女郎。3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一.本节选中略写了木兰的战争生活,而详写了返乡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你觉得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木兰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B.飞”字写出了笛声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C.作者详写笛声表现吹笛人技艺高超,烘托笛声的艺术魅力。D.”何人不起故园情运用了反问语气,由己及人,情真意切。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
4、城”句。阅读下面占诗,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6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47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独坐幽堂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一(王维竹里馆)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种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9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0 .诗中的“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51 .古诗文
5、复习阅读策略出处古诗文名句读意象(1)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析手法情景交融春夜洛城闻笛黄鹤楼闻笛【唐】李白【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为迂客去长沙。散入春风满洛城。西望长安不见家。此夜曲中闻折柳,黄鹤楼中吹玉笛,何人不起故园情。江城五月落梅花。【注称】该诗为李白乾元元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 作。(2)两首诗都借“闻笛”抒情,但结合诗句内容可以发现他们所抒 发的情感却不同,分析如下:5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可之作。薄(b6
6、):草木丛生的地方。点明此归的理解.(3分)链接材料:第三步知人论世:(2)请结合打富山作和第二步象探究:(1)诗人出来时的情的情蟠.(2分)竹里用魄惑时期.第一步徉JB:诗题扣“归”字,诗是诗人归途之作.竹里馆的内容,谈谈你对“打”怪兄曲折变化的.从前联中的流水有意、 中可以体会到由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而人联中唐王维独坐做系里,弹导复长嘛.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竹里馆作于王雄晚年讹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那么流露出诗人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各题 【甲】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
7、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3 .【甲】【乙】两诗都流露出诗人的 (情感)之情,【甲】诗中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一个字是。【甲】诗中的随”字 (写作手法),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乙】诗紧扣标题中的“”字,抒写自己的感受。54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请结合【甲】诗颈联和【乙】诗第一、二句的具体内容说说是如何表达其浪漫主义特色的。诗歌鉴赏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呆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书事唐王维轻阴阁小雨,深惊昼慵开。坐着苍苔色,欲上人衣来。55 .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之称。56 .两首诗都表现出了环境的幽
8、静。竹里馆写弹琴、长嘴,是以声响衬托静境。书事中三、四句却 是化静为动,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57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比拟阅读竹里馆和书事,完成以下各题。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书事唐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注释: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58 .以下表述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从题材.上看,两首诗都是写幽居之情趣。B.竹里馆前两句写诗人单独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 实,不管“弹琴还是“长啸,都表达出诗人叹惋惆怅的心境。C.书事中的“阁字别有
9、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 流露出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D.书事中青苔本是静景,诗人化静为动,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写出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 色,让人感受到深院的幽静。59.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参考答案1 . D.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解析】. D. “将军百战死,壮上十年归是互文句,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 归来。”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表述有误; 应选D(,.此题考查诗文理解。第三段“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意思是:
10、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 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表达了木兰不愿在朝廷为官, 放弃功名,不慕名利;“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见木兰一心想骑上快马赶快回归家乡,一心想与家人团 聚。1 .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木兰身跨战马奔赴战场,飞越道道关口、座座高山的矫健英姿,也表 明行军迅速,军情紧急。(也可从其它角度赏析,言之有理即可。).是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本文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 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占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
11、解、揣摩、推敲语 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 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的意思是: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 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 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矫健英姿。从另一个角度看,行军速度之快,也暗示 了军情紧急。据此赏析作答。3 .考查诗歌的详略安排。文章的详略安排要依据文章的中心,与中心密切相关,表达主旨的内容要详写, 与中心关系不密切的要略写,没有关系的,那么应该不写。木兰诗的主旨是:记述了木兰
12、女扮男装,代父 参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淳朴、勇敢、刚毅、轻视功 名利禄、热爱家乡和亲人的女英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愿望。木兰的战争生活的内容 与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关系不密切,所以略写;而返乡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那么能突出文章的主旨, 所以详写。这样。使诗歌的主旨更鲜明突出。据此理解分析作答。4 .乐府诗集. 早晨跑.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5 .动作描写,表达了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6 .结合内容围绕“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 爱和平生活回答,答出其
13、中两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识记作家作品。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 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参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 畏的精神。5 .此题考查理解诗歌中重点词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 语即可。(1)句意为: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旦:早晨。(2)句意为: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走:跑。6 .此题考查翻译重点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词, 查看
14、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赴:奔赴;戎机:指战争;度:过。7 .此题考查辨析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心理。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 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开”坐脱”“着这里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花木兰替父参军,在外征战十多年,立功回乡,回到家乡后, 看到熟悉的家乡景物和亲人,走进日夜思念的家,十分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因此,这里是动作描写,表现 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动心情。8 .此题考查理解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理解主要内容,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描 写来把握人物
15、形象,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全文以“唧唧复口即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 兰当户织,的情景,表达木兰勤劳能干;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参军,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 场。表达木兰忠孝两全、深明大义、果敢坚强。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 度假设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 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表达了木兰英勇善战。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 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表达了木来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最后
16、一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免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 扮男装、代父参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表达了木兰谨慎机敏。结合分析概括答题即可。【点睛】参考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 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
17、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 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 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 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
18、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 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 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昧着,所以容易识别。雄雌两只 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区分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9 . C.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未被发现的谨慎、聪明。【解析】. C.有误,这两句的翻译为:将军和壮士参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此句运 用互文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19、。应选C。10 .此题考查写作手法。诗歌最后一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 装、代父参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同时赞颂木兰谨慎、聪明、 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品质。11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也说明行军迅速,军情紧急。12 .既有女孩的勤劳善良,美丽可爱;又有男儿的英勇豪迈,是一位巾帼女英雄的形象(或忠孝两全,勤 劳能干,不慕名利,英勇豪迈,巾帼女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名句的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 关,越过一座座的山。这里夸张
20、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S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 高山。赴”度飞”极有气势,表现出木兰矫健如飞,英姿飒爽的气势,突出了木兰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 无畏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军情的紧迫,行军的速度之快,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气氛。13 .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 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丝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 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 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4 . B.运用互文(排比)的修辞手
21、法,写木兰做出征前的准备,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 情形。(或突出战事急迫,时间紧张,大意合理即可)。【解析】.考查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B.有误。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衬托了木兰的 思亲之情,不是表现行军旅途中的快乐。应选B。14 .考查对诗句的赏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鞋,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在集市各处购买 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四句运用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 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 感到紧张的战争气氛。15 . C.放弃功名;尽快
22、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说明: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结合文意揣摩选项正误。C.有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 得胜而归。这句主要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并非实指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只是为了音韵 和意义的需要而分开了,表达出战争的残酷与艰辛。应选a.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可汗问所欲时,“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意思是: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木兰不 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表达了木兰不慕高官厚禄,淡泊名利
23、,希望赶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表达了 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16 . C.例如: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气氛。【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C.有误,“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表现木兰出战前紧张忙碌的情景,不是准备缺乏慌乱的情景。应选Co.此题考查分析内容理解写法作用。根据第二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句子,已经感受到木兰出征前的紧张与忙碌。已经窥到边疆战事的紧急。作者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 啾句子,突出木兰行军的迅疾,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1 诗歌 鉴赏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期中 专项 复习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