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Cixi.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慈溪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Cix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溪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Cixi.doc(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慈溪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2年)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浙江省、宁波市数字经济发展“一号工程”,根据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实施方案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数字宁波建设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慈溪实际,编制本规划。一、面临形势与发展基础(一)面临形势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加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随着全球数
2、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各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对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谋划提升全国各领域数字化水平。国内部分省市积极落实部署,广东、福建、贵州、重庆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制定专项政策,营造发展氛围,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浙江省正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争创国家
3、数字经济示范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浙江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以数字经济为主引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二)发展基础慈溪市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产业基础和数字化基础扎实。通信网络设施较为完善。通信及宽带网络普及度较高,截至2017年底,移动网络用户量达到199万户,4G用户数达到155.4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87万户,互联网城出口带宽达到1820G。公共无线网络覆盖广泛,主要覆盖医院、广场、景点等公共区域,无线接入AP
4、达3665个,热点384个。数字资源不断汇集共享。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方面,推动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截至2017年底,共向浙江省数据共享平台申请了228个接口,分别为部门梳理了667个事项的数据共享接口。信用金融数据实现了全市28个部门和单位落实数据归集,111类4573万条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实现共融共享。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为规划、民政、水利、公安等13家单位提供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深化“车企云”“家电云”等云平台建设,企业上云工程深入实施,截至2017年底,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达2300家。数字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市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方面等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7年度,
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突破74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301.8亿元,同比增长21.56%;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66亿元,同比增长20%;截至2017年底,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93.86,居全省各区县(市)第5位;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众车联、众模联、魔蛋智能家电服务平台等一批智能制造协同平台。息壤小镇、周巷慈溪小家电智造小镇省级特色小镇深入推进建设。智慧应用系统稳步推进。慈溪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按照宁波市级部署要求,突出本地特色亮点,有序推进建设。紧密对接宁波市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浙江政务服务网、信用宁波、智慧城管、智慧医疗健康等浙江省、宁波市重大应用体系
6、,大力推进慈溪本级的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涌现了公安大数据应用、智慧停车、智慧农业、智慧消防等一批本地智慧应用,慈溪市数字治理、数字惠民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创新投入比重逐步提高,截至2017年底,工业企业R&D投入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9%。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步增大,高新技术企业153家,企业研发机构400家,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9.1%。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17年底,慈溪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数达2643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中科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浙大3D产业园等公共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产业链高端人才队伍体系逐步形
7、成,全市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才13人、宁波“3315计划”人才(团队)39个、慈溪“上林英才”人才(团队)99个。为实现慈溪市数字经济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一是数字经济规模有待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偏小,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数量偏少,平台辐射型企业不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二是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数字技术领域高端研究机构较少,企业的数字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能力较弱,融合化、专业化、实用性人才总量不足。三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全国知名度较强的数字经济产业园有待进一步谋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二、总体思路(
8、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将数字经济发展列为慈溪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以数据资源为关键发展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领域。(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强化政府与企业多领域深度合作,发挥政府在慈溪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统筹协调的作用,实现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部署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
9、政府、企业、市民等多方参与的慈溪数字经济发展氛围。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将创新作为慈溪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引擎,积极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鼓励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赋能提升。推进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生产生活、政府服务等实际需求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赋能传统产业和城市治理,提升实体经济和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服务导向,便民惠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信息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便
10、利感、体验感和幸福感。(三)建设目标到2022年,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占GDP比重45%以上。数字政府治理更加高效,数字惠民服务更加便捷,数字创新活力更加突显,数字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将慈溪打造成为宁波数字经济发展增长极、浙江省大湾区城市数字化发展先行区、国家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全面实现“一极、两区、一高地”的发展目标。数字经济规模实现倍增。建成一批可示范推广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典型案例,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全市领先。重点工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超过75%,重点工业企业机器联网
11、率超过50%,企业上云数量超过1万家,重点行业企业上云数量占比超过95%。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超过7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建成浙江省大湾区创新高地。建成环创中心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和应用创新服务平台,数字经济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6%,数字经济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集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突破集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智能化新产品和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城市精准治理和信息惠民水平居全市前列。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专网整合率达到100%,非涉密政务服务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一网通办”
12、,争创“掌上办事、掌上办公”之市。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更加联动协同,信息惠民更加个性化便捷化,智慧停车、智慧农业、智慧行政执法监管等特色智慧应用具有较强知名度。数据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强化。城乡宽带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和乡村的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500Mbps和800Mbps以上。5G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IPv6争取实现规模化部署。慈溪城市大脑基本建成,成为全市数据存储处理中心、数据智能分析中枢、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城市大数据整合共享开放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表1 慈溪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主要目标类别指标单位2017年2022年总体规模数字经济增加值亿元296
13、70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亿元74180数字产业化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亿元301.870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亿元6617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3545产业数字化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台12004000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6475重点工业企业机器联网率%3655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22.632企业上云数家23009000网络零售额亿元305800跨境电商B2B出口额亿美元6.920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执法监管、基层治理领域信息孤岛打通率%100非涉密政务事项掌上可办率%85“浙政钉”覆盖率%100互联网普及率%7890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户/百人4058光
14、纤宽带用户率%8894城镇宽带接入能力Mpbs1001500乡村宽带接入能力Mpbs50800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Gbps14322500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R&D经费投入强度%2.353.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5.77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5256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字经济“甬商”名家名21010亿级龙头企业家535三、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打造宁波新经济增长极(一)加快壮大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按照宁波市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的要求,在新零售、智慧应用、商贸流通等领域开展软件和信息系统研发,培育壮大软件运营服务商和平台服务商,推动
15、行业应用软件向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纵深发展。在模具制造、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领域,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等工业生产关键环节,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自动化应用软件,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壮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智能家电、汽车汽配、工业控制等领域,大力发展智能电子产品,进一步提升智能电子器件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发展具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健康管理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健康检测监测设备等智能电子信息产品。(二)重点发展数字融合优势产业充分结合慈溪优势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数字融合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智能网联
16、汽车零部件创新中心,重点推进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核心部件与基础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进汽车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完善产业生态,将慈溪打造成全国领先的智能汽车配套产业集聚与创新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家电产业,重点推进魔蛋智能家电服务平台、慈溪家电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慈溪家电云,搭建慈溪智能家电产业创新中心、智能家电研发中心、慈溪家电馆等平台,构建协同开放式智能家电创新体系,打造基于智能家电(家居)终端的智能生态圈,培育智能场景、智能小区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智能家电应用新场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加快推进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控制等技术的集成应用,重点
17、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等专用智能化成套装备,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单项冠军企业。(三)大力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加快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围绕集聚资源、便利交易、提升效率,构建平台产业生态,推动商品生产、流通及配套服务高效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具有工业互联网基础的汽车、家电、装备等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研发设计、先进制造与工业设计公共服务、生产智能管控、产融对接、数据分析服务等基础平台,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结合慈溪产业特色优势,推动传统优势
18、产业垂直电商平台建设,扶持特色电商平台进一步发展,发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平台。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个性化、精准化社交和消费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四)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互联网企业,加大建设装备云、家电云、模具云等重点行业云平台,发展面向特色细分领域的云服务平台,开发定制化云计算服务产品,建设大数据应用平台。积极布局发展物联网产业,发展面向定位导航、安全监控、远程医疗、移动支付及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拓展物联网技术在
19、工业、生活、城市综合治理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积极培育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VR)产业,结合智能家电等产业基础,推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和家电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开发一批智能终端场景建设,丰富AR/VR等应用场景及产品供给。培育发展增材产业,依托浙创3D产业园,加快研发高分子合成材料、光敏树脂材料、金属打印材料、陶瓷打印材料等增材产业产品,打造新型3D打印产业集群。四、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打造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一)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相关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深度渗透,提升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打造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推进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面向汽车、家
20、电、装备等离散型制造、流程型重点制造行业,构建完备的工业物联网体系,推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制造过程智能化控制、生产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针对智能家电、汽配等行业,培育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远程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构建面向设计、制造、供应链等关键环节的企业间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协同设计制造,实现设计资源、制造资源、数据资源网络共享,推进个性化产品的研发设计、柔性制造和售后服务。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基于慈溪高端装备产业基础,突破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专用智能化成套装备,夯实精密传动装置、复杂精密模具、特种电机等用于智能装备
21、的高端机械基础件。(二)大力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服务业”等新型业态,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化升级,丰富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社区等数字服务产品供给,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传统型向智慧型转变,培育数字消费新热点。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大力推进以产业集群互联网化为着力点的电子商务发展,完善区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提升驿淘互联网产业园、观海卫E+E电商产业园等区域电商集聚区,及猪八戒网国际创意城、慈溪创客码头等电商类众创空间建设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进物流业智能化发展,鼓励企业建设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跟踪追
22、溯、实时调度等于一体的智能物流服务平台,完善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指挥系统、产品质量认证及追溯系统、智能配货调度体系等功能,构建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信息体系。积极发展数字金融,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产品营销、服务体系、风险防控等创新,实现信贷业务全流程网络化、移动化操作的普惠型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产业链。(三)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等载体,加快推进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基础数据中心、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农业大数据管理决策平台
23、、农产品电商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鼓励农产品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拓展适合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鼓励本地优势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提升改造“农产品特色馆”,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网上批发、大宗交易和产销对接的电商业务,探索建立农产品网络促销机制。大力推进农旅项目建设,鼓励乡村旅游、租赁农场、民俗休闲等特色项目融入农村和农产品电商,提升慈溪市农旅发展水平。五、强化数据基础支撑能力,打造城市数字化先行区(一)提升网络通信设施能级加快推进网络设施改造升级。按照“统筹建设、集约共享、规范管理、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海天地”一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慈溪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Cixi 慈溪市 数字 经济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