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尔_布迪厄文化社会学及其政治哲学解读.pdf
《齐美尔_布迪厄文化社会学及其政治哲学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美尔_布迪厄文化社会学及其政治哲学解读.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齐美尔、布迪厄文化社会学及其 政治哲学解读 内容提要当前 ,随着身份政治、认同政治以及承认政治的日益受重视 ,文化社会学的意义凸 显。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齐美尔与布迪厄文化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并对之进 行政治哲学解读 ,以期实现对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的更加深入的把握。 从金钱文化出发 ,齐美尔看到 了文化对于政治的刚性影响力;从文化生产场出发 ,布迪厄则看到了文化对于政治的软性影响力。 因而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 ,齐美尔与布迪厄的思想实际上是具有互补性的。 关 键 词齐美尔布迪厄文化社会学政治哲学 尽管从狭义上说文化社会学意味着对文化的、 人为的各种形式和实践所做的社会学
2、考察 ,但是 , “作为一个结果 ,文化社会学家在阐释与解释之间; 在文化的历史范畴的具体化和社会还原之间;在参 照文化文本的形式性质的内部解读与参照社会和历 史的外部解读之间被拉扯着”。 因此 ,文化社会学 研究的共性在于 ,以一种特定的社会学眼光 ,去关注 艺术、文学 ,关注更一般意义上的美学生活、文化生 活 ,并且努力超出这些现象本身 ,从它们在包括政治 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当中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明这些 现象。 当然 ,也正因为上述情况的存在 ,文化社会学 的发展 ,无疑同时又具有深远的政治哲学意义 ,直接 关涉到通过文化社会学视域来帮助人们更进一步认 识政治的本质与作用。文化社会学自 19
3、世纪后期诞 生以来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本文仅就作为创始人的 齐美尔与作为当代代表人物的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 思想进行具体研究 ,希望借助有着时间跨度的思想 分析与政治哲学解读 ,而对文化及其与政治的关系 形成更深入的把握。 一 一般而论 ,文化社会学是对现代社会 中出现的文化化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回应 , 也就是说 ,它是“为了回应文化化的社会生 活而产生的对 于文化化的社会 学 ( culturized sociology)的要求”的一种认识结果。由于“齐美尔 的作品最先根据社会学阐述现代性文化的能力 ,来 确定社会学本身的范围和各种可能性”,因此 ,齐 美尔通常被人们视为文化社会学的创始人。 在
4、现代文化中的金钱一文中 ,齐美尔开宗明 义地说道: “如果社会学想用一种简明的方式表达现 代与中世纪的对立 ,它可以做如下尝试。 中世纪的人 被束缚在一个居住区或者一处地产上 ,从属于封建 同盟或者法人团体;他的个性与真实的利益群体或 社交的利益圈融合在一起 ,这些利益群体的特征又 38天津社会科学 2008年第 5期 同上书,第 432页。 布赖恩 特纳: 社会理论指南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 社 2003年版,第 432页。 戴安娜 克兰主编: 文化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 第 170页。 DOI: 10.16240 /ki . 1002 - 3976.2008.05
5、.018 体现在直接构成这些群体的人们身上。 现代摧毁了 这种统一性。现代一方面使人本身独立 ,给予他一种 无与伦比的内在和外在的活动自由。另一方面 ,它又 赋予实际的生活内容一种同样无可比拟的客观性: 在技术上 ,在各种组织中 ,在企业和职业内 ,事物自 身的规律越来越取得统治地位 ,并摆脱了个别人身 的色彩。 ”在齐美尔看来 ,现代世界一方面给了个 体以自由 ,但同时也使个体的生活越来越物化 ,越来 越失去自身的个性色彩。 而这两个方面 ,都根源于货 币经济、货币逻辑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宰。 齐美尔认为 ,文化产品增长方面的任何真正限 制的缺乏首先标志着对个体和社会的一个严重的理 智性的危
6、险 ,同时它也标志着一场“文化悲剧”的危 险。 在这种悲剧中 ,越来越多的文化的客观化表现超 出了文化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吸纳大量知识的能 力。 当然 ,对于齐美尔来说 ,人类的文化产品在限制 人类行为的同时 ,也具有了一种它们自己的生活。 关 于这一点 ,正如齐美尔所指出的那样: “每个人都可 以对客观化了的文化内容储备有所贡献 ,而丝毫不 必考虑其他的贡献者。 这种储备在个体文化时代也 许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特色 ,也就是说 ,在此范围内 , 有存在着质的界限的可能 ,但不可能也是量的界限。 它没有理由不该从无限的方向得到增殖 ,书本没有 理由不该被增加到书本上 ,艺术品没有理由不该被 增加到艺
7、术品上 ,或发明没有理由不该被增加到发 明上。 客观性本身的形式拥有无限的实现能力。 ” 正因为依据客观文化不断增加的坚实性和自主 性来表示现代社会中金钱关系盛行的特点 ,所以 ,齐 美尔的论述以及他关于主观文化的解体是现代文化 的悲剧的认识是极为深刻的。 在齐美尔看来 ,主观文 化的衰落不仅是由于成熟的货币经济的发展 ,还表 现于现代社会中社会空间的根本性重组 ,在城市中 尤其如此。 齐美尔甚至强调不断增加的人口密度 人们为寻找经济机会而向城市流入 ,以及更一 般化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 是现代化最重要的社 会学成果之一。 齐美尔还认为 ,这会威胁到个人主义 本身 ,而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整合
8、有赖于主观文化 的凝聚性。 二 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主要是围绕长时 段的结构再生产理论展开的 ,更确切地说 该理论是一种社会文化相互转换的理论 , 它抹去了社会范畴与文化范畴中几乎所有最为崇高 的救赎 ,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将冲突纳入了社会文化 再生产本身的机制之中。 布迪厄提供了一种方法 论 ,用来理解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之间根本性的动 态统一 ,在他看来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往往容易把这 两个领域割裂开来加以讨论。 布迪厄的目的是要描 述实践的动态结构过程 ,这不仅使他概括出结构的 长时段再生产模式 ,而且也使他发展出两个在日后 有关现代文化的社会学中得到了进一步补充的分析 程式: 一个是惯习 ,另
9、一个是符号资本。 布迪厄强调他所说的“是惯习 ( habitus) ,而不 是习惯 (habit)”。所谓惯习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 在行为倾向系统” ,是一个社会或群体所特有的、基 本的那些特定的理解结构与习惯性的理解方式。 惯 习不是一套抽象的行为规则或对于世界的表现 ,而 是社会性情或倾向的结构 ,是“一些有结构的结构 , 倾向于作为促结构化的结构发挥作用”;它组织了实 践 ,但并没有主宰实践 ,也就是说 ,它“作为实践活动 和表象的生成和组织原则起作用 ,而由其生成和组 织的实践活动和表象活动能够客观地适应自身的意 图 ,而不用设定有意识的目的和特地掌握达到这些 目的所必需的程序”。在
10、布迪厄看来 ,“惯习就是一 种社会化的主观性”,并且最好是把它看作一个文 化中的“策略生成原则” ,而不是事先主宰各种策略 形式的原则。 由此 ,他开始了符号资本的分析 ,他把 符号资本界定为诸如荣誉、声望之类的非物质性的 形式、特性和价值观念 ,以经济性的方式发生的聚 合、交换和流通。 作为纲领性的表述 ,布迪厄一再地指出社会现 实具有“固有的双重”性质: 社会文化环境同时地、且 不可分割地既形塑着人的经验 ,又被人的经验所形 39 政治哲学研究 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 ,第 170页。 布迪厄: 实践感 ,译林出版社 2003年版 ,第 80页。 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 ,中央
11、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165页。 参见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 ,第 315页。 参见尼科 斯特尔知识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142页。 齐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 2000年版 ,第 2页。 齐美尔: 时尚的哲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版 ,第 1页。 塑。 换言之 ,参与到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行动者可以这 样来加以理解: 即行动者 具体地说就是他们的 习惯、品味、目标取向等 是周围的社会和文化结 构的体现。 按照这种方式理解 ,人的心智、活动完全 是由他们所处的时空中的社会力量和文化系统所决 定的。 在布迪厄那里 ,关于文化的社会学最终被理解
12、 为一种关系形成和再生产社会支配结构的符号权力 的政治经济学 ,而符号生产的场域 ,也即社会关系则 是经济结构和文化形式之间的中介。 布迪厄对文化社会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 1979 年出版的区隔: 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 ,在该书中他 明确提出了所谓的“文化资本”概念。 布迪厄的资本 概念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以及传统经济学都有所不 同 ,它包含了对自己的未来和对他人的未来施加控 制的能力 ,因而 ,他所说的资本是一种权力。 在布迪 厄看来 ,“资本表现为三种根本的类型 (每一类下还 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层次更低的类型 ) ,这就是经济资 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除了这些 ,我们还必须加 上符号资本”。
13、他认为 ,文化资本的独特之处在于 , “这个观念有很大的普遍性 ,要把这种普遍性充分体 现出来 ,实际上应该把它叫做信息资本。 它本身的存 在形式又有三种: 身体化的、客观化的和制度化的”。 至于社会资本“则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 ,凭借拥有一 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 此熟识的关系网 ,从而积累起来的资源的总和 ,不管 这种资源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有其表”。 布迪厄主 张 ,当我们通过各种感知范畴 ,认可经济资本、文化 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各自特定逻辑 ,“如果你愿意说是 误识了这些资本占有和积累的任意性 ,从而把握了 这几种资本的话 ,我们就说这些资本采用的形式是 符号资本”。
14、 他甚至强调指出 ,经济资本是资本的 最有效的形式 ,表现了资本主义的特性;这种资本可 以以普通的、匿名的、适合各种用途的、可转换成金 钱的形式 ,从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 经济资本可以 更轻易、更有效地被转换成符号资本 (即社会资本与 文化资本 ) ,反之则不然。 虽然符号资本最终可以转 换成经济资本 ,但这种转换却不是即时性的。 三 我们知道 ,阿多诺曾经对现代资本主 义文化理论进行了激烈批判 ,尤其是对于 “文化工业”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进行 了深入的揭示。但实际上 ,在现代社会各种剧烈变 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各种社会经济力量渗透到文 化领域的过程 ,似乎并没有使文化如阿多诺所预测
15、的那样彻底被同化到商品状况之中;正好相反 ,它们 使得文化的各种力量、能量和经验回流到政治和经 济的制度结构之中。 伴随着文化质询与文化问题的 不断扩张 ,其结果充分表明 ,各种文化和文化价值正 在大量滋生 ,不同的文化共同化、不同的文化少数群 体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强 ,而且形形色色的“身份政 治”、“认同政治”、“承认政治”也越来越重要 ,它们的 基础不再是传统的那些社会经济经验 ,而是对种族、 社会性别、年龄、生态之类的关注。 诸如此类的政治 组合大量涌现 ,不仅对文化社会学构成了一种持续 不断的挑战 ,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文化与政治之间 的密切联系。 (一 )齐美尔文化社会学思想的政治哲学解
16、读 卢卡奇曾撰文评论齐美尔 ,他说: “韦伯、物洛尔 奇、桑巴特的文化社会学虽然在方法论上与齐美尔 保持距离 ,却不可能离开齐美尔所奠定的基础。 ” 由此可见 ,在文化社会学方面 ,相比于韦伯等人 ,齐 美尔显然更具开拓性。 在文化社会学领域 ,齐美尔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 试图通过阐明现代文化客观化现象 ,寻求对现代社 会新的解释。 当然 ,也正是通过深入地阐释现代文化 客观化现象 ,齐美尔走出了由韦伯所创立的以分析 官僚制为特征的政治社会学发展框架 ,而强调了文 化对于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巨大影响力。 韦伯 对现代西方社会独特性格的诊断就在于它的理性 化 ,大体上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韦伯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汉字 知中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