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 [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临床研究] .docx
《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 [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临床研究]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 [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临床研究] .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 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介绍股骨转子区骨折临床手术内固定的两种方法对比探讨。方法:随机分组:探讨组小切口解剖钢板治疗组32 例,比照组传统DHS内固定治疗组28 例,就两种固定方法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骨折愈合状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作对比探讨。结果: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材料在设计上克服了DHS的一些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切口 解剖钢板 内固定 股骨转子区骨折 传统DHS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15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股骨转子区骨折病人60例
2、,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5(2176)岁。左26例,右34例。致伤缘由:交通伤33例, 摔伤24例,重物砸伤3例。骨折依据改良EvanS分型:型14 例,型22例,型13例,型11例。DHS内固定治疗组28 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组32 例,两组主要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探讨组(小切口解剖钢板治疗组)采纳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对骨折位置差者予C臂X线机监视下整复,以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将伤肢呈外展2030,屈髋大1015,稍内旋位,保持肯定的牵引力固定于牵引支具上,以维持骨折复位状态。于股骨大转子顶点向下作大腿外侧切口,长约5cm,钝性分别,切开阔筋膜及
3、股外侧肌,暴露大粗隆及其下方的股骨上段外侧骨面,显露股骨近段,潜行置入合适长度的解剖型钢板,近端暂以克氏针固定,另于钢板远端作切口,透视证明位置合适后逐枚拧入螺钉,钢板上端3孔以拉力螺钉固定于股骨颈头部,有2枚钉在股骨距上方,以皮质骨螺钉固定骨折远端。对合并同侧股骨上段骨折采纳超长型解剖钢板固定。比照组(传统DHS内固定治疗组)采纳传统手术切口,牵拉骨折复位后,用配套导向器引入导引针,使之在股骨头、颈横截面上位于中心。扩孔、攻丝,选择适当长度螺纹杆植入,上端距股骨头软骨下1cm左右。套置钢板,旋入加压螺丝钉,逐个钻孔、攻丝,置入螺丝钉,小转子骨折及内后骨皮质用钢丝捆扎。 术前术后处理:入院后均
4、行牵引治疗,如身体一般状况良好,25天手术治疗;如合并其他内科疾患及其他损伤,作相应治疗,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治疗。两组均术后均赐予抗生素、肢体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1周患肢行CPM 机熬炼,依据骨折类型、骨折复位状况,4周左右起先拄拐杖下床不完全负重运动,渐渐过渡至完全负重,12周弃拐行走。 骨折复位评价:术中及术后行X线摄片了解骨折复位状况,移位2检验。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手术时间少于DHS内固定治疗(t=5.67,P0.05),但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解剖复位率高于DHS内固定组(X2=5.19,P0.05)。 术后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比较:髋关节功能优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临床研究 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 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临床研究 转子 骨折 evans 治疗 股骨 临床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