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zk讲稿.ppt





《原子吸收光谱法zk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吸收光谱法zk讲稿.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子吸收光谱法zk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一.原子吸收过程121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共振线与吸收线 原子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而后从第一激发态又回到基态,发射出的谱线,称共振发射线(即第一共振线共振发射线(即第一共振线)。同样原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共振吸收线吸收线。两者都简称为共振线,一般最易发生,谱线最强,最灵敏。吸收线能量与波长关系 =hc/EE:为两能级能量差第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二、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1、基态原子的产生 若待测试样为金属盐MX的水溶液,MX水溶液经雾化器雾化成微小的雾粒后喷入高温火焰。然后
2、在高温火焰中经历一系列变化,包括:(气)熔融、气化(固)脱水液)MXMXMX((气)(气)热分解(气)XMMX激发(或电离):热分解:M0MjMa+ae蒸发:第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2、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关系控制火焰条件,以避免电离现象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的数目比与火焰温度及两能级的E有直接关系,可用Boltzmann分布表示:kTEEjjjePPNN000kThjkTEjjePPePPNNj000由上式得:T ,Nj/N0 ;共振线 ,Ej ,Nj/N0 对于共振线 则Pj,P0分别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即激发态和基态所包含的子能级数;k:波尔兹曼常数N:单位体积内原子数第五页,讲
3、稿共四十四页哦 一般形成的基态原子数占总数99%以上,激发态的原子1%,Nj可忽略,也即N0可代表该元素总原子数(单位体积),这是原子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的先决条件。第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三、原子吸收线的轮廓1、吸收定律I-透过光强,I0-入射光强,K-吸收系数,L-原子蒸气厚度LKeII0朗伯定律:第七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2、吸收线轮廓表征吸收线轮廓的值:中心频率0(或中心波长0);半宽度中心频率0处的吸收系数称为峰值吸收系数K0第八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自然宽度N 无外界影响下,谱线的宽度。它与原子发生能级间跃迁时激发态原子的寿命有关。一般情况下约相当于10-4,与其它变宽相比可忽略。3
4、、谱线变宽的因素第九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M:原子量,T:绝对温度,0谱线中心频率MTD0710162.7.多普勤(Doppler)变宽D 这是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引致的。故又称热变宽。一般情况 D 约为 10-2,是谱线变宽的主要原因。第十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压力变宽(碰撞变宽)原子核蒸气压力愈大,谱线愈宽。一般为10-2 劳伦兹(Lorentz)变宽L:异种粒子间碰撞引起的变宽,是压力变宽的主要因素。赫尔兹马克(Holtzmank)变宽(又叫共振变宽):同种粒子间碰撞引起的变宽,气态时同类粒子间碰撞机会小。.自吸变宽及场致变宽 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自
5、吸现象。因强电场或强磁场影响引起的变宽。吸收线轮廓主要受多普勒和劳伦兹变宽的影响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四、原子吸收的测量1、积分吸收积分吸收 02fNmcedKf-振子强度,N0-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e-为电子电荷,m-电子质量.如果我们测量Kd,就可求出被测元素浓度。但是谱线宽度为10-2左右。需要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这是难以达到的。一定条件下,为常数,则fmce20kNdK-原子蒸气吸收的全部能量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1955年沃尔希提出,在温度不太高的稳定火焰条件下,峰值吸收系数与火焰中被测元素的原子浓度也成正比。2ln)(2exp200DKKDKdK02ln210DKfNm
6、ce02ln2102fNmceKD022ln20仅考虑原子热运动,且吸收线轮廓取决于Doppler变宽,则00NK 2、峰值吸收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 即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光源.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当用线光源时,可用K0 代替 K,代入朗伯定律:3、实际测量 LfNmcAD0.2ln24343.0A=kN0L因为 N0C,所以A=kCLKIIA004343.0lgLKeII00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仪器类型:单道单光束单道双光束12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结构: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一、光源(空心阴极灯
7、)构造 阴极:圆筒形钨棒,筒内熔入被测元素 阳极:钨棒绕有钛,锆,钽金属 管内充气:氩或氖称载气,极间加压500-300伏,要求稳流电源供电。作用:发射锐线光源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锐线光产生原理 在高压电场下,阴极电子向正极高速飞溅放电,与载气原子碰撞,使之电离放出二次电子,而使场内正离子和电子增加以维持电流。载气离子在电场中大大加速,获得足够的能量,轰击阴极表面时,可将被测元素原子从晶格中轰击出来,即谓溅射,溅射出的原子大量聚集在空心阴极内,与其它粒子碰撞而被激发,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谱线-共振谱线。由于灯电流小,内冲气体压力低,因此发射线的热变宽、压力变宽自吸效应都小,能够得到很窄
8、的发射线。对光源的要求 辐射强度大,稳定性高,锐线性强,发射线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一致,背景小等。要用被测元素做阴极材料所以有些物质无法实现。空心阴极灯只有一个操作参数:灯工作电流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子化器二、原子化器 1、火焰原子化器 利用火焰热能使试样原子化三部分构造:雾化器,燃烧 器,火焰。雾化器由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做成。燃烧器 单缝和三缝。作用:使待测元素成 为基态原子蒸气 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火焰:()各种火焰燃烧特性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火焰的燃气与助燃气比例.化学计量火焰化学计量火焰 由于燃气与助燃气之比与化学计量反应关系相近,又称为中性火焰
9、,这类火焰,温度高、稳定、干扰小、背景低,适合于许多元素的测定。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富燃火焰富燃火焰 指燃气大于化学计量的火焰。其特点是燃烧不完全,温度略低于化学火焰,具有还原性,适合于易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素测定;干扰较多,背景高。贫燃火焰贫燃火焰 指助燃气大于化学计量的火焰,它的温度较低,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利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元素,如碱金属。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火焰的光谱特征()火焰原子化器特点 优点:简单,火焰稳定,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应用范围广。缺点:原子化效率低只有0.1-10%,灵敏度受到限制。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2、非火焰原子化器 石墨炉原子化器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吸收光谱 zk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