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 曾国藩其人其家(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3 曾国藩其人其家(三).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曾国藩其人、其家(三)曾国藩其人、其家(三) 除了有夫人欧阳氏之外,曾国藩还在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二十四,在两江总督府纳妾 陈氏。至于为什么要纳一个22岁的小妾,曾国藩在家书日记中有记载,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四,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潢的信中说: “余身体平安,惟疮久不愈,癣疾如常,夜间彻晓不寐, 手不停爬,人多劝买一妾代为爬搔。季弟代买一婢,现置船上居住,余意尚未定。大约此是积 年痼疾,非药饵所能愈,亦非爬搔所能愈也。 ”曾国藩在这里说到,自己牛皮癣越来越严重了, 通宵要挠痒,彻夜难眠,因此有人劝他买一个奴婢晚上挠痒。这里说的“季弟”就是曾国藩的 最小弟弟曾国葆,他为曾国藩代买一婢。买回来
2、之后,曾国藩看后,认为“体貌颇厚重,特近 痴肥” ,这也就是说,因为这个女子太肥胖,胖得看起来都有点痴呆了。曾国藩没有接纳,把 她退回去了。后来,一位名叫韩正国的营官,给曾国藩寻找到一位女子。咸丰十一年(1861 年)十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在日记中这样记述: “前季弟买一詹姓女子,初十日在船一见,未 有成议。旋韩正国在外访一陈姓女子,湖北人,订纳为余妾,约本日接入公馆。申刻接入,貌 尚庄重,习字一纸。中饭后,陈妾入室行礼。 ” 这说明,曾国藩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 月二十四日纳陈氏为妾,此要是曾国藩的亲兵营官韩正国为其寻找到的。对于陈氏,有关史料 这样记载: “曾国藩纳的陈妾,湖北人,生于
3、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二月初四。其父为乡村 塾师兼行医,其母为家庭妇女。陈为次女。她性尚属平和 , 谨守规矩 。 ”陈氏待曾国藩十 分殷勤, 不但晚上为其搔痒, 而且善于操持家务, 对欧阳氏也很尊敬, 因此全家人相处非常好。 但陈氏自幼患有肺结核病,逐渐恶化,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去世。陈氏没有子嗣。由于 曾国藩是违朝廷大禁,也是在咸丰皇帝去世那一年,也在大丧之年,违反了朝廷不能婚娶的大 禁,纳她为妾的,所以曾国藩受到当时社会的指责,说他“违制失德莫过于此,实名教罪人之 尤” ,甚至骂他是“伪君子” 、 “伪道学” 。实际上,在清朝官员纳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 曾国藩这样高级别的官
4、员是再正常不过的,曾国藩到51岁才纳妾,恰恰说明他在生活方面的 比较检点的。他这个时候纳妾,其实不是为了享受,他是确实有病,他的牛皮癣从三十多岁的 时候,就不断写信给家里,说牛皮癣怎么样了,牛皮癣不要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医学这么发 达的条件下,都是一种顽疾,痒得非常难受,曾国藩此时正在跟太平天国对垒,晚上通宵睡不 着实际影响他对湘军的指挥, 因此他纳妾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大可不必站在现在的立场来看 待这件事。 曾国藩有四个弟弟,大弟弟是曾国潢,小曾国藩9岁,因为他字澄侯,在曾国藩的家书、 日记中,被称为“澄弟” ,又因为他在全族男孩子排行第四,因此也称他为四弟,他主要在家 操持家务。第二个弟弟
5、曾国华,小曾国藩11岁,因为字温甫,所以曾国藩称他为“温弟” ,由 于他在全族排行第六,因此被称为六弟,他过继给二叔曾骥云。咸丰八年(1858)十月,在安 徽三河镇被太平天国打死,连尸体都没有找到。第三个弟弟曾国荃,小曾国藩13岁,因为字 沅甫,因此被称为“沅弟” ,在全族排行第九,被称为九弟,在他在湘军中有着极高地位,被 称为九帅,是曾国藩所有弟弟中建功立业最高的一位。曾国藩最小的弟弟是曾国葆,小曾国藩 17岁,因为字季洪,因此曾国藩称他为“季弟” ,同治元年(1862)病死在军中。因此,打败 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家就剩下三兄弟,曾国藩、曾国潢和曾国荃。 在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中,多次提到的人
6、物还有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国藩实际有三个儿 子,大儿子是曾纪第,因为15个月大就夭折,基本没有记载。二儿子曾纪泽,1839年出生, 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的教导下,除温习经史等书外,还涉猎西欧的算学、物理、天文等 书,并攻读英语,时人称赞曾纪泽“学贯中西” 。曾国藩也觉得“纪泽在此,较之家中读书略 有长进” ,非常满意。光绪四年(1878年)七月,出任常驻英、法大臣,补太常寺少卿。曾纪 泽在英国伦敦还谱写了中国的第一首国歌,名为华祝颂 ,后改名为普天乐 。这首国歌, 赞颂了祖国的伟大,讴歌了华夏的文明,赞美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足一首很激励人心的颂歌。 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曾纪泽除任驻英
7、、法大臣以外,还兼任驻俄大臣,赴俄谈判收复 伊犁地区问题。 谈判期间, 他据理力争, 收复新疆伊犁以南2万平方公里土地。 光绪十六年 (1890) 四月病逝,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 曾国藩的第三个儿子是曾纪鸿,1848年出生,从小表现出数学天赋,同治十一年(1872 年)下半年,曾纪鸿写出了第一部学术专著对数详解 ,共计5卷。此书对数的源流、数的 原理以及实用价值等做了精辟论述,刊刻印行后深受广大算学爱好者欢迎。1874年,曾纪鸿 又写了圆率考真图解一书,推算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100位之多,在当时国际上处于领先 地位。但是曾纪鸿1881年就过世了,正是由于他过早去世,未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8、。 值得注意的是,曾国藩两个儿子都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出身于官僚家 庭的曾纪鸿居然成为了科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这应该与曾国藩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曾纪鸿自幼聪明过人,悟性特好,本来完全可朝着 科举考试这条仕进之路走下去,但在他小的时候,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信中说, “纪鸿儿亦不 必读八股文,徒费时日,实无益也” 。咸丰八年(1858年)八月二十日,也就是曾纪鸿满10 岁的时候曾国藩给曾纪泽写信,希望曾纪泽、曾纪鸿兄弟俩读书治学,必须注意科学技术方 面的学问,以便将来能够雪洗令他感到遗憾的“三耻” 。他说;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 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
9、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曾纪鸿根据父示, 自此以后,在攻读举业的同时,致力钻研算数之学。不仅如此,曾国藩在倡导洋务运动期间汇 集了全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在自己的周围, 如华蘅芳、 李善兰、 徐寿等人, 并聘请外国人傅兰雅、 伟烈亚力、玛高温、林乐知等,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翻译化学鉴原 、 代数学 代微积拾级 、 决疑数学等书。曾纪鸿因而有机会结识许多科学家,并读到他们介绍西方科技的著作,这 也是他能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 还提到了他的1个姐姐,3个妹妹。 曾国藩的长姐名叫曾国兰, 是1808 年出生,嫁给荷叶乡的王国九,生活相当困难。 曾国藩的大妹妹叫曾国蕙,跟姐姐曾国兰嫁到同一个村,曾国兰
10、的丈夫王国九与曾国惠的 丈夫王待聘是排房兄弟,在家务农。 曾国藩的二妹是曾国芝,在四个姊妹中,惟有她能识字,但身体不好,嫁到朱家,但是怀 第二个孩子的时候难产而死,只有29岁。 曾国藩最小妹妹小曾国藩20岁,只有八岁多,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二十八日,因 为得天花而死,第二天曾国藩的长子曾贞第也因天花去世,曾国藩非常伤心,二月初七日写了 哭亡妹亡儿 ,以表悲痛之情。 曾国藩还与5个女儿,长女曾纪静,从小跟翰林院编修袁漱六的儿子袁榆生接为娃娃亲。 曾纪静嫁到袁家后,承继曾氏家风,严守“勤敬”二字,颇受众人夸赞。因丈夫袁榆生不务正 业,同治九年(1870年)九月,抑郁而死,时年29岁。 二女
11、儿曾纪耀成年后嫁给热心洋务的陈松生。以后,他们夫妇随曾纪泽出使英、法。曾纪 耀卒于法国巴黎,只有39岁。三年之后,陈松生也客死英国伦敦。 三女儿曾纪琛嫁给湘军重要人物罗泽南的儿子罗兆升,由于罗兆升的母亲是罗泽南的继室, 为人性格暴躁,加上丈夫为人不务正业,她一辈子都过得相当艰苦。 四女儿曾纪纯幼年生活优裕,成年后嫁给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曾国藩的好朋友郭嵩焘的 长子郭依永,同治八年(1858) ,年仅24岁的郭依永病逝。曾纪纯忧伤之至,加之曾经得过天 花,身体虚弱,常卧床不起。光绪七年(1881年)五月卒于省城曾家,时年35岁。 小女儿曾纪芬,在曾国藩家书中称“满女” ,这是湖南人对自己最小女儿的昵称。她18岁 时与广东高州知府聂亦峰的儿子聂缉椝订亲,24岁才正式结婚。聂缉椝能商能官,曾经参与 办实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后来又做江苏巡抚、安徽巡抚和浙江巡抚。曾纪芬晚 年闲居上海,乐善好施,活到1942年,她一生有8个儿子,4个女儿。写下大量回忆增加的 文字,以她晚年自号“崇德老人”署名。她是曾国藩女儿中寿命最长,生活最幸福的一位。 这是曾国藩的家庭情况,希望能给大家进一步读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等文献提供一点帮助。 有缘学习更多+ 谓y g d 3 0 7 6 考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