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4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48页).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第 43 页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策略研究 英文题目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学生姓名 徐 鲁 班级 五班 学号 46080522 学 院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专 业 国际商务管理 指导教师 朱秀梅 职称 教授 中文摘要2008年经济危机重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经营困境,但困境中往往又存在着机遇,对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
2、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海外业务的拓展。与欧美的工程机械企业不同的是,徐工集团是处于稳定的中国经济环境中,2008年的经济危机并未给徐工集团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困境。因此,国外竞争对手的虚弱期正是徐工集团加速国际化发展的最佳时期。本文主要以公司战略和国际化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分析世界主要的工程机械市场,徐工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对手,以及徐工集团的内部环境,最后制定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是相关理论的分析以及在本文中运用的说明。第三章主要介绍徐工集团国际化历程和现状,并简要的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徐工集团国际化战
3、略环境,其中包含国际市场的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和徐工集团内部环境分析,最后列出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的SWOT矩阵。第五章主要是运用已分析得出的SWOT矩阵,并结合前几章对徐工集团的分析,提出徐工集团在国际化发展中应采取的策略和建议。关键词:徐工集团 国际化发展 SWOT矩阵分析 策略与建议外文摘要Title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Abstract2008 economic crisis hit the Chinese c
4、onstruction machinery industry, most companies are fa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but the plight of often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XCMG)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reatest opportunity to overseas business expansion. With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
5、nstruction machinery enterprises, XCMG is in a stabl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economic crisis of 2008 did not bring great difficulties to the business of XCMG. Therefore, the weakness of foreign competitors is XCMG accelera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best period of development.Corporate str
6、ategy and international theory,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the worlds leadi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rket, XCMG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petitors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to finalize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XCMG strategy.This a
7、rticle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use the instructions in this article.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XCM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status quo, and a brief ana
8、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of XCMG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 which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major competitor analysis and the XCMG in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listed at the end of the SWOT matrix of XCM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fifth cha
9、pter is the use has been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SWOT matrix, combined with the first few chapters on the analysis of XCMG to be taken i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Group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WOT matrix analysis Strategies a
10、nd recommendations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2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与运用32.1公司战略理论32.2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42.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5第三章 徐工集团国际化历程与现状63.1徐工集团介绍63.2徐工集团国际化历程73.3徐工集团国际化现状8第四章 徐工集团国际化战略环境分析103.1国际市场分析103.2主要竞争对手分析153.3徐工集团内部环境分析203.4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23第五章 徐工集团国际化策略与建议255.1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支持系统建设255.2徐工集团国际市场定位和国际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265.3
11、其它注意事项27结束语28参考文献29致谢31英文翻译32英文原文38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高速发展,市场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在需求的带动下,国外大型工程机械企业迅速加入,参与市场份额的争夺,中国市场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竞争规则也将随之改变,国内企业再也不能按常规行事,所以中国机械产品应如何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站稳国内市场并且开辟国外市场,值得探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距今将近60年,形成了大量的企业共同竞争的行业环境,同时具备一些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技术,各种工程机械产品也能实现国有化生产,为市场提供百万台各类工程机械,保证了我国建设的高速发
12、展对工程机械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化发展,通过技术交流,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交流更加广泛,利用这一契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在此期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由出口采用外资公司的方式转向企业自营出口;由OEM转向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出口的对象也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市场。除了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之外,国内的工程机械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量且实力强的国外工程机械企业,如卡特彼勒、利勃海尔、小松制作等行业领头者进入中国,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如今的工程机械市场的国内、国外之分已
13、经逐渐消失,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必然之路。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15年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2011年徐工的国内销售额为796.56亿元,工程机械行业实现销售产值为5792.26亿元,徐工所占比率为13.75%。“十二五”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国对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将达到83708510亿元,按照此时的比率,到2015年,徐工预计销售收入为1168.75,:2011年徐工集团国内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7%左右,按照这一增长率,到2015年徐工集团销售收入为2072亿元。以上数据表明,徐工集团未来想要达到目标,光依靠现在的规模基
14、本无法达到,而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行业格局,常规发展无法取得明显的突破,再加之国际大型企业如卡特彼勒、三菱重工、阿里斯等国际巨头的大规模加入,徐工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徐工只有扩大海外销售,在国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才能实现战略目标。1.2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本文研究意义主要是通过提出徐工集团的相关国际化策略,使徐工集团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工程机械市场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上占有比较大的份额,而且也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国际化的趋势,而作为国内机械龙头企业,徐工集团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相对于
15、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竞争对手更多,也更强,并且国际化也有一些风险,所以有必要对徐工的国际化发展进行比较深的分析研究,尽可能减少战略风险。本文先通过分析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环境,对世界主要的工程机械市场进行分析,然后对徐工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相关分析,其次对徐工集团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对徐工集团国际化因素分析,进而得出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的SWOT矩阵,最后结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提出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以及一些建议。本文结构如图1.1所示。图1.2本文结构图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与运用2.1公司战略理论公司战略是企业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资源和能力,选择相应的经营领域和产品,
16、形成核心竞争力。公司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企业的整个经营范围和公司资源在不同经营单位之间的分配事项。公司战略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稳定发展战略 2.发展战略3.防御战略稳定发展战略一般是企业处于经营环境比较稳定的时刻,大概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实行这类战略的企业一般产品或服务比较单一,其战略实施风险也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对风险敏感型的行业比较适合。对于其他行业,稳定并不意味着长远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当今市场环境多变,竞争强度也相当剧烈,不进则退,除了一些垄断型企业能以自身远大于其他竞争者的实力化解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崛起,而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发展战略
17、(增长战略)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含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是指企业将绝大部分资源集中用于某一个业务或行业并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获取更高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和利润,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也可通过区域扩张和市场开拓实现规模经济。实行这一战略应当注意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以及一些企业无法控制的影响因素,如政府政策改变、技术变革等;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可从前想和后向两个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前向一体化指产品深加工或控制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等,实行这一战略,企业一般有能力参与下游产业的竞争,并获
18、得新增利润,且应注意企业的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资金、管理、生产能力等问题的影响。后向一体化与前向一体化相似,只不过其扩展方向是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多样化战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一般分为相关性与非相关性两种多样化战略,多样化战略的成功实施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指标,是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利润、销售额等,但应当注意多样化战略产生的价值与管理成本是否匹配。防御战略一般是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行业的利润正在减少,企业不再寻求扩张,而是通过缩减经营规模,减少成本支出。防御战略包含收获战略、调整战略、放弃战略和清算战略等。收获战略一般是通过减少企业的投资领域来实现的,调整战略一般是优化企业的内
19、部结构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放弃战略一般指放弃一条产品线或者一个事业部等整体经营单位。清算战略则指整个企业推出所处行业市场,这是企业的最终战略。根据本文对徐工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在结合公司战略理论,得出徐工集团应当以发展战略作为公司的整体战略,通过纵向一体化和多样化发展,整合产品供应链,获取更多行业利润,并且应当以国际化发展作为这一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2.2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企业的国际化历程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从国内型企业到全球企业的演变,从在本乡本土的国内市场经营发展到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充满了未知数和不可预见的风险。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罗宾逊
20、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国际化经营的六阶段论。(1)起始阶段,指原先经营范围仅限于国内市场的企业,开始小规模的产品出口,以换取国外的原材料,从而企业开始涉足国际市场;(2)出口阶段,指企业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并逐渐成为企业经营范围的一部分;(3)国际经营阶段,指企业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范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开始以参股形式在国外创建子公司; (4)多国阶段,指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开始形成跨国性的企业集团;(5)跨国经营阶段,指企业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加强统一管理,使母子公司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6)超国际阶段,指企业将全球战略贯穿于整个经营过
21、程,具备了国籍日益淡化、经营日益全球化的特征。与罗宾逊六阶段论相似的是安索夫三阶段理论,该理论简捷的提出国际化经营由低到高渐进发展的不同形态:(1)出口阶段,即企业最初国际化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国外代理商在当地市场销售产品;(2)国际阶段,这一阶段企业一般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在海外设厂,就地生产、销售;(3)跨国经营阶段,企业的国际经营范围扩大,寻求所有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全球一体化经营,属于国际化的最高阶段。全球化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样带来了挑战,企业将面临比国内市场更加不明朗、复杂的经营环境,所以徐工集团在实行国际化发展战略时不能一蹴而就,采取激进的方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
22、海外业务拓展中,非得按照这一顺序进行国际化发展,本文在制定徐工集团的海外市场拓展策略时,依据对市场的分析,结合阶段理论提出各市场开拓的相应策略。2.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属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一种,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1970年代提出,其主要中和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提出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对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提供依据。1.所有权优势,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企业能获得国外企业无法获得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产品优势等。2.内部化优势,为了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而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一般是将无法确定价值的企业
23、资源通过内部转移到子公司,而不是通过交易转移。3.区位优势,所投资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对投资者有利,能比国内获得更高的效益。区位优势一般体现在投资国的相关政策支持,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运输成本等因素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用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确定,在本文中,通过这一理论以及对工程机械市场和徐工集团主要的竞争对手分析,得出徐工集团在海外拓展时,各主要市场应当采取的进入方式。第三章 徐工集团国际化历程与现状3.1徐工集团介绍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7月,成立23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7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23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3位,是
24、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徐工集团主要产品有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压实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高空消防设备、建筑机械、特种专用车辆、工程机械专用底盘、驱动桥、回转支承、液压件、驾驶室、柴油机、齿轮箱、齿轮泵、工程轮胎等系列工程机械主机和基础零部件产品,其中 70%的产品为国内领先水平,10%产品达到国际当代先进水平。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870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位居首位。徐工集团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发展与国际大公司的合资合作,与世界 500 强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德国利勃海尔、德国
25、克虏伯公司等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组建了 14 家中外合资企业。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了省级外贸进出公司,大力实施以产品出口为支撑的国际化战略,将产品销售与收集国外先进技术、用户需求信息相结合,形成了东南亚、中东、非洲、南北美等产品出口主导市场,2004 年出口创汇 5557 万美元。徐工集团下属企业全部通过了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徐工牌工程机械被定为江苏省重点名牌产品,压路机、装载机分别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徐工集团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已将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广泛应用于新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徐工集团的
26、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顶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15年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跻身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3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3.2徐工集团国际化历程徐工集团的国际化之路基本上是按照国际化阶段理论进行的,先出口,再到海外并购,最后实现跨国经营。徐工集团国际化起步比较早,按照其过程的特点,大致分为四阶段:一、酝酿阶段在徐工集团组成之前,也就是1989年以前,徐工集团就参与国际化经营,不过当时主要是以国家对外援助产品出口为主。集团公司成立后,企业对外自营出口不断增加,但海外销售地区还只限于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
27、国家,没有一个正规的出口组织,导致出口过程不是很规范,在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方面出现问题。二、走出国门国际化已经初步显形,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为了规范国际经营,1997年,经国家外经部(现为商务部)批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进出口)成立,经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与出口自产成套设备相关的境外工程的境内国际招标工程的承包及与上述境外工程相关服务的劳务人员对外派遣;承办“三来一补”业务;普通机械、电子产品、工程机械配件销售;工程机械维修、租赁。徐工进出口的成立,统一了全集团的出口和国际化采购业务,从而徐工集团的国际化之路开始走上正轨。在这一阶段,徐工集团不仅是整合
28、了国际经营的相关资源,并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认证。徐工内部所有企业都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22种产品通过了欧盟CE认证、美国SAE标准和俄罗斯Gost认证,拿到了国外市场的通行证,为进一步的进入国际市场做好铺垫。2002年,徐工集团与赫施罗特艾德有限公司合资建立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轴有限公司;2006年与HirschmannAutomationandand Control GmbH 共同出资设立徐州赫思曼电子有限公司。这两件大事,说明徐工集团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将技术合作作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三、布局海外,扎稳根脚2007年9月,徐
29、工集团在波兰的装配厂就破土动工,2009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徐工在海外布局和产业化上的第一次尝试。厂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用于装配徐工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产品。该厂建成后,对徐工集团扩大欧洲市场份额和提高产品竞争力有重要意义。2011年5月17日,投资2亿美元的徐工巴西工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巴西包索市隆重举行。巴西总统代表、联邦众议院副议长欧迪阿,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等政府和企业嘉宾云集。该园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将为徐工集团打造第一个海外成套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工业企业在巴西最大的投资项目。预计到2015年该工业园产出将达到6亿美元。巴西作为徐工集团在海外的重要市
30、场之一,在巴西投资建厂既有天时、地利的优势,还有辐射和带动周围市场发展的优势。目前徐工在巴西市场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达3000多台,仅2010年就出口巴西1.2亿美元。目前,徐工集团正在抓紧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布局,通过研究全球市场,划分营销区域,逐步在全球各区域内建立海外公司和工厂,徐工东欧制造基地、印度制造基地、南非制造基地、印尼制造基地等一批海外产业项目即将投入实施,为企业打赢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化战役布下重要棋子。四、全球并购,全面国际化2011年,徐工曾小试牛刀,一举收购了荷兰AMCA有限公司和德国FT公司这两家研发制造基础零部件的欧洲企业,把触角伸到了高端零部件领域。以这两家欧洲公司
31、为基础,徐工欧洲研究院开始建设,在延揽海外高端技术人才方面,徐工集团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2012年4月,徐工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著名公司德国施维英公司,将与三一、中联重科在自己的薄弱环节(混凝土机械),三分天下。徐工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基本上是按照国际化发展的最合适路径,通过出口打开国际市场并积累经验,进而设立海外销售处,再与当地较强的生产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在目标市场的影响,最后在全球各区域设立子公司和建立分厂,实现全球经营。3.3徐工集团国际化现状目前徐工集团海外经销商和代理商80多个,产品已出口到147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起了以越南、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以沙特、阿联酋、伊朗等中东国
32、家;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以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南非等非洲国家;以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南美国家;以波兰、美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发达国家的海外营销网络。并发展了超过100家海外徐工集团代理商。波兰、哈萨克斯坦、伊朗、阿联酋等地区的备件中心。 目前徐工集团的海外销售只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5%,目标是未来3年内将这一比重提高到30%。目前在总出口中,南美与亚洲市场各占40%,非洲占剩余的20%,未来南美和非洲市场将成为徐工出口的重要市场。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主要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东南亚市场、非洲市场、俄罗斯市场、印度市场以及日韩市场。其中欧洲市场、北美市场、日韩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增
33、长比较慢。其余的市场对工程机械需求高涨,又以南美市场非洲市场尤为强烈。所以徐工集团在海外市场拓展时,应当着重发展这些市场,增加海外销售利润,进而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第四章 徐工集团国际化战略环境分析3.1国际市场分析国际主要工程机械需求市场分别是欧洲市场、北美市场、南美市场、东南亚市场、非洲市场、俄罗斯市场,印度市场。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是否成功,主要体现在这些市场的开拓成功与否。又因不同市场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时,对不同的市场应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进入方式。一、欧洲市场从2009年开始的希腊主权危机,直到现在的欧债危机,重创了欧洲经济,导致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有些行业甚至衰退。大
34、量的欧洲本土工程机械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最终选择与国外企业合并,或者直接出售,例如: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收购波兰HSW、山东重工收购意大利法拉帝、徐工收购施维英、中联重科收购西法等。虽然欧洲工程机械企业衰退,但并不代表欧洲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降低。为应对欧债危机,欧洲主要国家积极协商,并通过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必将带动欧洲的房地产和建筑业等基础建设的复苏,进而拉动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欧洲市场近几年都会呈现本土企业衰退,外来企业进入的趋势,所以对于徐工集团际化发展来说,机不可失。欧洲工程机械市场由于发展比较早,所以市场细分程度高,拥有各种规格的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升降机、搅拌机、压
35、路机以及工程技术和系统方案等,能胜任各种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建筑和道路工程;此外还包括用于沙、石、水泥等各种建材加工的机械设备,可以说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欧洲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与用户沟通,精于细节,保证了产品的针对性和售后满意度。在不断提高性能的同时,安全、环保和人性化设计也是改进产品的重点,如德国正在研发的新型混合动力挖掘机,可降低能耗40%,同时大幅减小噪音,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有许多企业为机器配备高精度的燃料过滤器,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将机械保养周期延长到5000工时,即节省保养成本又利于环境保护。人性化设计是当今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也是德国工程机械企业追求的目标,例如
36、让驾驶座椅和操作台360度随意转向,使驾驶员的视野更直观,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徐工集团目前在欧洲市场的经营规模比较小,虽然近几年在欧洲市场动作频繁,但是这远远无法作为徐工集团在欧洲市场竞争的基础。因此,徐工集团还应当通过更多的国际化方式,扩大在欧洲市场的规模,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在这传统工程机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二、北美市场北美地区是世界工程机械的最大的产销地,约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份额28%,拥有500多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北美市场的主要销售企业如图3.1所示图3.1 北美市场主要经销商美国市场研究机构Freedonia公司预测,2010年2015年,受美国市场需求恢复拉动,北美市场对工程机
37、械的需求将以每年近7%的速度增长,但其中加拿大市场由于建筑业活动增长力乏力因素,近几年增幅可能继续减弱。由于北美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比较早,导致产品市场发生变化,于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用于基础建设不同,北美大部分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一些维修工业,所以,徐工集团在进行市场开拓中,应当注意调整产品结构。三、南美市场南美市场是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成长最快的区域,所以这里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世界知名企业都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这各市场。巴西,由于其国内对工程机械需求量大,也是徐工集团在南美市场的重要战略据点,而且巴西与南美其他国家的工程机械行业环境非常相似,所以在对南美市场进行分析时,主要以巴西为主。据英国智库
38、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年度全球经济体排名,巴西的经济规模首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迅猛上升的巴西市场已经成为了大量世界企业不可轻视的一个市场。在欧美市场短期内难以复苏的情况下,巴西市场是工程机械企业的市场增长点,所以巴西成为工程机械企业的投资热点。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并在20年内赶上韩国和中国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巴西必须将基础设施建设占GDP的比例从现在的每年2.4%增加到5%至7%。这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200亿至360亿美元。据统计,建筑设备混凝土及工程机械在巴西每年将增加7.5%,预计到2012年,巴西需求将达到278.4亿美金。此外,丰
39、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市场的重型建筑和采矿设备增长强劲,估计在未来五年内,该行业在巴西将有一个历史性的46%的增长率。据分析2014年足球世界杯将带动巴西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量,国家预计20102013年工程机械市场将以9%左右的年增长率增长。2013年巴西工程机械设备需求量将达到9.4万台,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将达到4.1万台,土木工程部门为3.5万台,采矿部门为1.4万台,农业部门为5000台。从巴西市场分析可以看出,南美市场是徐工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市场,大量的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再加之本土企业竞争力不强,大量工程机械设备依赖进口,所以,徐工进入南美市场将会比较容易。四、俄罗
40、斯市场:从2000年起,俄罗斯成为世界上建筑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建筑市场每年增长10%15%。预计这种爆发式的成长将维持多年。俄罗斯的建筑市场主要构成为:住宅建设、工商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占据整个建筑市场的80%90%。莫斯科的商用和民用房产价格已经达到西欧国家同等水平。在俄罗斯地产价格攀升影响下,投资不断涌入刺激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2008年15月,俄罗斯新动工1600万平方米的民用房建设,与2007年同比增长6%。到2010年俄罗斯国内住宅建设将增至8000万平方米/年。俄罗斯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市场的增长,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与此同时,俄罗斯建筑及工程机械折旧率已达45%75
41、%,本土企业难于融资导致技术和管理落后,无法满足市场对设备的需求。目前,该国正在使用的机械设备中有50%源于进口,占到进口总额的30%。主要的进口品牌为卡特彼勒、沃尔沃、JCB、日立等。和南美市场一样,俄罗斯也将是世界工程机械需求增长点,又因为中俄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徐工将在国家层面上拥有较大的优势。不过应当注意的是,由于俄罗斯的特殊地理环境,其对产品的性能有着特殊的要求,所以在进入这一市场时,应当注意技术的改进,可通过和本土企业的合作,进行技术交流。五、印度市场近年来,印度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该国的挖掘机销量近五年来一直保持着30%的年增长率。液压挖掘机市场是印度第二大工程机械
42、市场,仅次于装载机。根据英国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对印度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的预测,印度的履带式挖掘机市场的年保有量将从2007年的7000台增长到2011年的1.39万台。目前,印度市场已有13家挖掘机供应商,小松的PC200-6和PC300-7挖掘机已经在印度推广;沃尔沃提供给印度市场的挖掘机已满足Tier2排放标准;而卡特彼勒和神钢是仅有的两家提供满足Tier3排放标准的厂家;现代计划今年在印度开设一家新的挖掘机制造工厂,制造2030吨级的履带式挖掘机;斗山也计划今年在印度生产液压挖掘机。除此之外,三一和柳工已分别在印度的两个城市建立了制造工厂,虽然目前尚没有生产液压挖掘机的计划,但是一直
43、对印度市场出口挖掘机。1822吨级产品仍然是印度挖掘机市场的核心,预计在未来的销量中仍会占据约55%的市场份额。而中型挖掘机也渐渐引起了印度用户的重视,主要是68吨级的机型。由于矿山领域项目的发展,预计印度市场对30500吨级的大型挖掘机需求也将有所增长。从分析可以看出,受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印度工程机械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增长。从资料可以看出,在工程机械行业内,又以转载机、和挖掘机的需求增长最为快速,所以徐工集团在进入印度市场时应当采取适当的产品集中化。六、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作为工程机械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成长区域,同样吸引着世界各大工程机械企业
44、,所以徐工集团在进入东南亚市场时,也有必要对这一市场进行分析,选择最好的进入方式,降低国际化风险。作为东南亚市场最显著的增长国家印度尼西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东南亚工程机械市场的现状。因此,在分析东南亚市场时,主要以印度尼西亚作为代表国家,进行分析。印度尼西亚现有人口2.38亿,国土(陆地)面积1,919,420平方公里,海洋面积790平方公里。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实体,也是20国集团成员之一。该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很快。在过去的近十年里,印尼GDP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2010年出口总额1500亿美元,进口约1200亿美元;外贸顺差将达300亿美元,至今外汇储备929亿美元。2010年
45、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427.5亿美元,比2009年大幅增长了50.6%。近5年来,印尼进口商品中机械设备一直排第一。印尼副总统布迪奥诺表示,“印尼国内的机械市场非常庞大”。仅以工程机械为例,印尼今年就要建设十大工程项目,其中苏加诺哈达机场高速铁路建设就要投资30亿美元;中爪省火力发电站工程要投资30亿美元,还有其他8个项目,合计要投资200多亿美元。在这些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型工程机设备是必备的。七、非洲市场中国自建国以来,就许多非洲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合作期间,中国派了许多工程队参加非洲的铁路、公路、桥梁、建筑等建设,在政治方面中国企业拥有比较大的优势不过,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
46、非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的升级迫在眉睫,所以,未来几年,非洲基础建设市场具有非常巨大潜力。非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的出口。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拟,我国机械设备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而且质量过硬,售后服务比较健全,适销对路。因此,我国质优价廉的工程机械设备在非洲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其次,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因为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在非洲的投资正在缩减。不过尽管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非洲市场具有比较大的竞争力,但是也拥有极大的风险。非洲部分国家的政治不太稳定,可能造成企业无法收回款项,投资公司的员工安全等。3.2主要竞争对手分
47、析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吸引着大量的生产者、消费者,一个企业独霸一个市场的现象几乎不存在,有的只是竞争。竞争对手的战略、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企业所采取的经营策略。所以在制定徐工集团国际化策略时,应当对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自身的实力,确定相关策略。由于本文主旨是研究徐工集团国际化策略,所以基于竞争对手的分析也会集中于国际战略方面。在整个工程机械市场中拥有大量的企业,在本文中主要选取一些能对徐工集团现有的销售区域或者即将进入的区域产生较大竞争的企业,如:卡特彼勒、小松制作所、利勃海尔、中联重科和三一集团。3.21卡特彼勒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于1925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自卡特彼勒创立以来 80 年间,卡特彼勒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机械和采矿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燃气轮机的全球领先企业。2010年世界500强排行第229名,2009年排名第144名。美国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新任首席执行官(CEO)欧博赫曼证实,公司计划在2012年前将获利提高逾一倍,并称见到更多并购机会。其预测2012年公司全球营运收入总额在680亿720亿美元之间。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目标是2015年在中国挖掘机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在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