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2)讲稿.ppt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2)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2)讲稿.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发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7.1 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2第二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定性分析:每种原子只能激发到它特定的激发态,所以每种原子所能吸收的光量子的能量是特定的,即被吸收的光谱的波长特定。基于物质特定吸收的光谱的波长来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2、。3第三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原子吸收是由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而得到的,对于一条原子吸收线,由于谱线有一定的宽度,所以可以看成是由极为精细的许多频率相差甚小的光波组成的,有谱线轮廓。K01/2K0发射线吸收线 0 为谱线半宽度,103102nm 0为中心频率4第四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谱线变宽的原因:A.自然变宽,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平均寿命越长,谱线宽度越窄。不同谱线有 不同的自然宽度,多数情况下约为10-5nm数量级。B.多普勒变宽,又称热变宽,由于原子在空 间做无规则热运动所致。由于热运动导致多普 勒效应,使观测者接受到很多频率稍有不同的光,于是产生谱线变宽。一般可达10-3nm,
3、是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5第五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C.压力变宽,又称碰撞变宽,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气中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能级稍微变化,使发射或吸收光量子频率改变而导致的谱线变宽。压力变宽通常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一般的情况下,谱线的宽度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多普勒效应与压力变宽两个因素引起的。6第六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A=KCL 在一定的条件下,吸光度与待测溶液的浓度的关系遵循朗伯-比尔定律。7第七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7.4 原子吸收光谱仪 A.光源: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等 对AAS光源的要求:a)发射稳定的共振线,且为锐线;b)强度大,没有或只有很小的连续背景;c)操作方便,寿命长。8第八页,讲
4、稿共四十页哦9第九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10第十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B.原子化器:火焰和非火焰原子化器 火焰原子化器:选择火焰时须考虑火焰本身对光的吸收、元素特性。火焰成分:空气乙炔焰,常用,短波紫外区有吸收 乙炔氧化二氮,温高,难原子化元素适用 11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火焰原子化器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喷雾器:将试液变成细雾 雾化器:除去大雾滴,与燃气充分混合 燃烧器:干燥、熔化、蒸发、离解 火 焰12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火焰原子化器13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页哦非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 三个组成部分:电源:低电压,大电流 炉体:水冷外套 石墨管操作程序:干燥、灰化、原子化、
5、去残渣优点:注入的试样几乎全部原子化,原子化率高缺点:重现性较差。14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页哦石墨炉15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C 分光系统:光栅,可将被测元素的共振吸收线与邻近谱线分开。D 检测系统:光电倍增管 单道单光束单道单光束单道双光束单道双光束16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页哦 物理干扰:电离、粘度 消除:改变火焰、加添加剂、稀释 化学干扰:难离解化合物、络合物、电离 消除:分离、标准加入、加添加剂 光谱干扰:来自光源和原子化器 消除:减小狭缝宽度、换灯、改变火焰、更 换谱线。17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一、测量条件的选择一、测量条件的选择1.分析线分析线 通常选择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6、。在分析被测元素浓度较高试样时,可选用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作为分析线。2.狭缝宽度狭缝宽度 狭缝宽度影响光谱通带与检测器接收辐射的能量。狭缝宽度的选择要能使吸收线与邻近干扰线分开。当有干扰线进入光谱通带内时,吸光度值将立即减小。不引起吸光度减小的最大狭缝宽度不引起吸光度减小的最大狭缝宽度为应选择的合适的狭缝宽。为应选择的合适的狭缝宽。18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页哦3.灯电流灯电流 空心阴极灯的发射特性发射特性取决于工作电流。灯电流过小,放电不稳定,光输出的强度小;灯电流过大,发射谱线变宽,导致灵敏度下降,灯寿命缩短。选择灯电选择灯电流时,应在保持稳定和有合适的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流时,应在保持
7、稳定和有合适的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工作电流选用较低的工作电流。一般商品的空极阴极灯都标有允许使用的最大电流与可使用的电流范围,通常选用最大电流的1/2 2/3为工作电流。实际工作中,最合适的电流应通过实验确定。空极阴极空极阴极灯使用前一般须预热灯使用前一般须预热10 30 min。19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页哦4.原子化条件原子化条件(1)火焰原子化法)火焰原子化法 火焰的选择与调节是影响原子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于低温、中温火焰,适合的元素可使用乙炔-空气火焰;在火焰中易生成难离解的化合物及难溶氧化物的元素,宜用乙炔-氧化亚氮高温火焰;分析线在220nm以下的元素,可选用氢气-空气火
8、焰。20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页哦(2)石墨炉原子化法)石墨炉原子化法 石墨炉原子化法要合理选择干燥、灰化、原子化及净化等阶段的温度和时间。干燥干燥一般在105 125的条件下进行。灰化灰化要选择能除去试样中基体与其它组分而被测元素不损失的情况下,尽可能高的温度。原子化温度原子化温度选择可达到原子吸收最大吸光度值的最低温度。净化或称清除阶段净化或称清除阶段,温度应高于原子化温度,时间仅为3 5s,以便消除试样的残留物产生的记忆效应。21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页哦5.进样量进样量 进样量过小,信号太弱;过大,在火焰原子化法中,对火焰会产生冷却效应;在石墨炉原子化法中,会使除残产生困难。在实际工作中
9、,通过实验测定吸光度值与进样量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进样量。22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页哦二、分析方法二、分析方法1.校准曲线法校准曲线法 配制一组含有不同浓度被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在与试样测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测定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对浓度的校准曲线。测定试样的吸光度,杂校准曲线上用内插法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ACCxAxO23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页哦2.标准加入法标准加入法 分取几份相同量的被测试液,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被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其中一份不加被测元素的标准溶液,最后稀释至相同体积,使加入的标准溶液浓度为0,CS、2CS、3CS,然后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对浓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2讲稿 原子 吸收 荧光 光谱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