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话考.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远古帝王及三王 感生神话 考 一一 . 摘要本文在较系统地搜集整理远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话资料的基础上 , 论证指出 这些神话是由西汉末期的纬书编造的 。 文章还考明了这些神话中的感生原理 。 关键词远古帝主 ; 三王(夏 禹 、 商汤 、 周 文王) ; 感生神话 中图分类号田3 2文献标识码 A 所谓感生神话 , 就是指妇女并未与男子交合 , 而是要么在接触或目睹或吞食某种外物之后 , 要么 在与神灵(包括动物神 , 如龙 ) 交合之后 , 竟神秘地怀孕产子的神话 。 中国古代文献中存在着丰富的感 生神话 , 屡屡出现的远古帝王及三王的感生神话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我从古代文献中较系统地搜
2、集了远古帝王及三王的感生神话并稍加整理 , 在此列举出来 , 以概见其全 貌 。 至于今人的某些著述(专著 、 论文 )中引用的这类材料 , 因极简略且不完备 , 不转作本文研究的依凭 。 先看看八位远古帝王的感生神话 。 一说伏羲感迹(脚印)而生 。 诗纬 含神雾 : “ 太胁 出雷泽 , 华青履之 , 生亦牺 。, (亦牺即伏 羲)孝经纬 钩命诀 :“ 华青履 跻 , 怪生皇牺 。” 宋均注 : “ 跻 , 灵威仰之跻也 。 履跻而 生 , 以为奇怪 也 。” 帝王世纪 : “ 太眸帝厄牺氏 , 风姓也 , 母曰华青 。 腿人之世 , 有大人之迹 出于雷泽之中 , 华青履 纬书已侠 , 明
3、清两代有许多种样本 。 本文的诗纬 、 尚书纬 、 春秋纬 、 孝经纬 、 (论语 诚 , 取于清马国翰 玉 函山房样侠书 , 河图取于清黄炎汉学堂丛书(后改名为黄氏逸 书考) 中的通纬 。 西北民族研究 N . W . M inoi rtie SR朗e sr C h 2以X ) 年第2期(总第2 7期) 2X (X ) . N o . 2 ( o T 磁N o . 2 7) 之 , 生厄牺于成纪 。 蛇身人首 , 有圣德 , 为百王先 。” (厄牺亦即伏羲)潜夫论 五德志 、 五行大义 论五帝 、 北 堂书钞卷一 、 初学记卷九 、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又卷一百三十五 、 册府元龟 帝王 部 、
4、 通 志 三皇纪等并见此说 。 华青所履之迹 , 宋均以为是苍帝灵威仰的脚印 , 今人或以为是雷神 的脚印 , 或以为是蛇迹 , 宋均之说为是 。 一说伏羲感青虹或青龙而生 。 拾遗记卷一 : “ 春皇者 , 厄 牺之别号 。 所都之国 , 有华青之洲 。 神母道其上 , 有青虹绕神母 , 久而方灭 , 即觉有娠 , 历十二年而生 厄牺 。”“ 青虹 ”, 一作 “ 青龙 ”。 一说伏羲感蛇而生 。 路史卷十注引宝犊记 : “ 帝女游于华青之 洲 , 感蛇而孕 , 十二年生厄牺 。” 或合感迹说与感虹说为一说 。 路史卷十 : “ 太昊伏羲氏 , 母华 青居于华青之诸 。 尝暨叔媛翔于诸之汾
5、, 巨跻出焉 , 华青决履以跄之 , 意有所动 , 虹且绕之 , 因孕十有 二岁 , 以十月四 日降神 , 得亥之应 , 故谓日岁 。 生于仇夷 , 长于起城 。” 一说炎帝神农氏感龙首之神而生 。 春秋纬 元命苞 :“ 少典妃安登进于华阳 , 有神龙首 , 感之于常 羊 , 生神农 。 人面龙颜 , 好耕 , 是谓神农 。” 潜夫论 五德志 : “ 有神龙首 , 出常羊 , 感任拟 , 生赤帝 魁魄 。 身号炎帝 , 世号神农 , 代伏羲氏 。” 初学记卷九 : “ 炎帝神农氏 , 帝王世纪 日 : 神农氏 , 姜姓也 , 母曰任姐 , 有乔氏之女 , 名女登 , 游放华阳 , 有神龙首 ,
6、 感女登于尚羊 , 生炎帝 。” 册府元 龟 帝王部 : “ 神农氏 , 母曰女登 , 为少典妃 , 游华阳 , 有神人身龙首 , 感女登放尝阳而生帝 。” 史记 五帝本纪正 义 、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并见此说 。 感龙首之神有时被不确切地 引为感神和感龙首 。 太平御览卷七十 : “ 皇甫谧帝王世纪云 : 炎帝神农氏 , 母有乔氏女登 , 为少典妃 , 游华阳 , 感神 而生炎帝 。 长放姜水 , 因以氏焉 。” 又卷一百 三十五 : “ 帝王世纪 曰 : 炎帝神农 , 母曰任姐 , 有奶氏 女 , 名女登 , 少典妃 。 游华阳 , 有龙首感之 , 生神农放裳羊山 。” 御览这两卷同引一书中
7、的一事而 文字互异 、 内容有别 , 该书编撰的粗疏于此可见一斑 。 与初 学记卷九及史记 五帝本纪正义所 引帝王世纪相比勘 , 可知御览所谓感神和感龙首均属引述不当 。 路史卷十二 : “ 炎帝神农 氏 , 母安登感神于常羊 , 生神农于列山之石室 。” 也引得不恰当 。 一说炎帝神农氏感龙而生 。 孝经 纬 钩命诀 : “ 任巳感龙生魁 。” 五行大义 论五帝 : “ 炎帝神农氏 , 姓姜 。 母任拟 , 名女登 , 感神龙而 生帝于常羊 。”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又卷一百 三十五 、 (通 志 三皇纪并见此说 。 一说黄帝感大电绕北斗之枢星或权星而生 。 诗纬 含神雾 : “ 大电绕北斗枢
8、, 照郊野 , 感附宝而生 黄帝 。” 宋均注 : “ 北极天皇太帝 , 其精生人 。” 河图 始开图 :“ 黄帝 , 名轩 , 北斗黄帝之精 。 母地抵 之女附宝之郊野 , 大电绕斗枢星 , 耀感附宝 , 生轩 , 胸文曰 黄帝子 。” 潜夫论 五德志 、 帝王世 纪 、 竹书纪年沈约注 、 五行大义 论五帝 、 初学记卷九又卷十 、 史记 五帝本纪正义 、 太 平御览卷七十九又卷一百三十五 、 册府元龟 帝王部 等并谓黄帝感大电绕枢星而生 。 枢星为北斗七 星 的第一星 。 河图 稽命征 : “ 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 , 招耀郊野 , 感而孕 , 二十五月而生黄帝于寿 邱 。” 注 :
9、“ 下有注云 权亦作枢 , 当是宋均校 。” 河图 始开图 :“ 黄帝名轩辕 , 北斗神也 。 以雷精 起 , 胸文曰 黄帝子 。 修德立义 , 天 下大治 。” 注 : “ 黄帝察权星之精而生 , 故曰北斗神也 。” 权星 为北斗七星的第四星 。 一说黄帝感大电绕轩辕星而生 。 路史卷十四 : “ 黄帝母吴枢曰符葆 , 秘电 绕斗轩而 震 , 二十有四月而生帝于寿丘 , 故名日轩 。” 注 : “ 河 图 握拒云 : 附宝之郊 , 见电绕斗轩 星 , 照郊野 , 感而生轩 。” 轩即轩辕 , 星宿名 , 有星 1 7 颗 , 在朱鸟七宿的第四宿七星之北 。 帝王世纪 , 晋皇甫谧撰 , 清宋
10、翔凤 、 钱宝塘辑 , 刘晓东校点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 97年版 。 下同 。 哀坷先生认为是雷神的脚印 , 见中国 古代神话 第二章;何星亮先生认为是蛇迹 , 见中国 图腾文化第八章 。 拾遗记 , 晋王嘉撰 , 齐治平校注 , 中华 书局 198 1 年版 。 路史 , 宋罗泌撰 , 罗萍注 , 四库备要本 。 下同 。 宝犊记 , 著录于宋史 艺文志卷四 , 已侠 。 潜夫论 , 东汉王符撰 , 清汪 继培笺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卯8 年版 。 下 同 。 初学记 , 中华书局 l%2 年版 。 下同 。 册府元龟 , 中华书局 l ,叹)年版 。 太平御览 , 文渊阁四库全 书
11、本 。 下同 。 五行大义 , 隋萧吉撰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 94 年版的丛 书集成数术全书下卷收入 。 一 180 一 少昊感金星而生 。 春秋纬 元命苞 :“ 黄帝时 , 大星如虹 下流华诸 , 女节梦接 , 意感而生白帝朱 宣 。” 宋均注 : “ 华诸 , 诸名 。 朱宣 , 少昊氏 。” 潜夫论 五德志 、 帝王世纪 、 竹书纪年沈约注 、 五行大义 论五帝 、 初学记卷九又卷十 、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 、 册府元龟 帝王部等并见此说 。 这里的 “ 大星 ” 不会是泛指 , 就像夏禹感生神话中的 “ 流星 ” 不被看作泛指一样 。 五星之一 的金星被视 为金精 , 位配西方
12、; 又拾遗记卷一有皇娥与白帝之子 、 太白(金星) 之精浮搓泛海游乐 、 后生少 昊 的传说 ; 因此 , 感生金德之帝 、 号金天 氏 、 位配西方的少昊的那颗大星应是金星 。 撷顶感摇光 (又作瑶光) 贯月而生 。 诗纬 含神雾 : “ 摇光如蜕贯月 , 正白 , 感女枢 , 生撷项 。” 河图 著命 : “ 瑶光之星如虹贯月 , 正白 , 感女枢放幽房之宫 , 生黑帝额项 。” 帝王世纪 、 竹书纪 年沈约注 、 五行大义 论五帝 、 初学记卷九 、 史记 五帝本纪正 义 、 太平御览卷十四又卷 七 十九又卷一百三十五 、 册府元龟 帝王部等并见此说 。 摇光为北斗七星 的第七星 。 感
13、摇光贯 月偶尔 被不确切地引为感摇光 。 潜夫论 五德志 :“ 摇光如月正白 , 感女枢幽房之宫 , 生黑帝撷顶 。” 路史 卷十七 :“ 淖子感瑶光于幽房而生撷项 。” 帝誉感迹(脚印)而生 。 路史卷十八 : “ 帝誉高辛氏 , 父侨极 , 取陈丰氏日衷 , 履大跻而诌 生誉 。” “ 取陈丰氏曰衷 ” 一句后有注 :“ 高堂隆 北郊表 曰握衷履巨跻是也 。” 陈丰氏所履之迹应是 苍帝灵威仰的脚印 。 尧感赤龙而生 。 诗纬 含神雾 :“ 庆都与赤龙合昏 , 生赤帝伊祁尧也 。 ” 春秋纬 合诚图 : “ 尧母 庆都有名放世 , 盖火帝之女 , 生于斗维之野 。 常在 三河之东 , 南天大
14、雷电 , 有血流润大石 之中 , 生庆 都 。 庆都长大 , 形象火帝 , 常有黄云覆盖之 , 梦食不饥 。 及年二十 , 寄迹伊长孺家 , 无夫 。 出观三河之 首 , 常若有神随之者 , 有赤龙负图出 , 庆都读之 : 赤受天运 。 下有 图人 , 衣赤光而八彩 , 须发长七尺 二寸 , 兑上丰下 , 暑曰 : 赤帝起 , 诚天下宝 。 龟龙阴风雨 , 赤龙与庆都合昏 , 有娠 , 龙消不见 。 既乳 尧 , 貌如图表 。 及尧有知 , 庆都以图予尧 。 ” ( “ 暑 ” , “ 署 ” 之讹)竹书纪年)沈 约注 :“ 母曰庆都 , 生 放斗维之野 , 常有黄云覆其上 。 及长 , 观于
15、三河 , 常有龙随之 。 一旦 , 龙负图而至 , 其文要曰 : 亦受 天佑 。 眉八彩 , 须发长七尺二寸 , 面锐上丰下 , 足履翼宿 。 既而阴风四合 , 赤龙感之 , 孕 , 十四月而 生尧放丹陵 , 其状如图 。” ( “ 亦 ” , “ 赤 ” 之讹)潜夫论 五德志 、 论衡 奇怪篇 、 (淮南子 修务训 高诱注 、 帝王世纪 、 (五行大义 论五帝 、 北堂书钞卷一 、 艺文类聚卷九十八 、 (初学记卷 九 、 太平御览卷八十又卷一百三十五 、 册府元龟 帝王部 、 路史卷十等并见此说 。 舜感枢星或大虹而生 。 尚书纬 帝命验 :“ 姚氏纵华感枢 。” 郑玄注 :“ 舜母感枢星
16、之精而生舜 , 重 华 。” 初学记 卷九亦谓舜感枢星而生 。 在黄爽所辑之 通纬(见汉学堂丛书)中 , 郑注末有 “ 枢 如虹也 ” 四字 。 诗纬 含神雾 :“ 握登感大虹 , 意感而生舜于姚沪 。” 潜夫论 五德志 、 帝王世纪 、 竹书纪年沈约注 、 五行大义 论五帝 、 初学记 卷九 、 史记 五帝本纪正义 、 太平御览卷八 十一又卷一百三十五 、 册府元龟 帝王部等并谓舜感大虹而生 。 春秋纬 运 斗枢 : “ 枢星散为魔 、 为 虎 、 为云母 、 为虹霓 。” 以是感大虹亦即感枢星 。 再看看三王的感生神话 。 一说夏禹感金星或金星贯晶而生 。 河图 稽命征 :“ 修己见 流星
17、 , 意感 , 生帝戎文禹 , 一名文命 。” 尚书纬 帝命验 :“ 禹 , 白帝精 , 以星感修己 。 山行 , 见流 星 , 意感栗 然 , 生拟戎文禹 。” 郑玄注 : “ 星 , 金精也 。 栗然 , 威貌 。 姐 , 禹氏 。 禹生戎地 , 一名政命 。” ( “ 威 ”,“ 感 ” 之讹 ; “ 政 ”,“ 文 ” 之讹) “ 金精 ” 就是金星 , 古代又称太白 。 潜夫论 五德志 、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又卷一百三十五并谓夏禹 感流星而生 。 孝经纬 钩命诀 :“ 命星贯晶 , 修已梦接 , 生禹 。” 宋均注 : “ 命使之星 , 谓流行之星 。”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亦谓夏禹感流星
18、贯晶而生 。 一说夏禹感惹苗而生 。 稽瑞 “ 拟氏慧苗 , 成王梧桐 ” 黄帝内经 素问 金魔真言论 : “ 西方白色 , , 上为太白星 。 ” 尚书纬 考灵 喂 : “ 岁星木精 , 荧惑火精 , 镇星土精 , 太白金精 , 辰星水精也 。” 太白即金星 。 春秋纬 运 斗枢 :“ 太白帅五精聚朴西 方 七宿 , 白帝以勇武诚信起 。” 高堂隆集著录于隋书 经籍志( 缺集字) 、 旧唐书 经籍志及新 唐书 艺文 志 , 已侠 。 竹书纪年 , 梁沈约注 , 四部丛刊初编本 。 181 条下 : “ 礼 含嘉 曰 : 夏姓姐氏 , 女桔吞惹苗生禹 。” (礼 含嘉当即礼纬 含文嘉)吴越春秋
19、 越王无余外传 : “ 鲸娶朴有萃氏之女 , 名曰女嬉 , 年壮未擎 , 嬉放砒山 , 得惹茵而吞之 , 若为人所感 , 因而妊孕 , 剖胁而产高密 。” 论衡 奇怪亦见此说 。 又 , 论衡 洁术 “ 若夏吞慧苗而生 , 则姓茵 氏 ” ; 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 “ 周礼 含文嘉 曰 : 夏姐氏 , 祖以慧该生 ” ; 路史卷二十二注 “ 故 礼纬云 : 祖以感惹生 ” : 均指夏禹感慧茵而生说 。 一说夏禹感珠而生 。 初学记卷九 : “ 蜀王本纪 曰 : 禹母含珠孕禹 , 诉胸而生放涂山 。”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 : “ 扬雄蜀王本纪 曰 : 禹本没 山广柔 县人 , 生放石纽 , 其地名
20、痢儿畔 。 禹母吞珠孕禹 , 拆福而生龄县 。 . 涂山妻生子启 。” ( “ 拆 ”, “ 诉 ” 之 讹 ; “ 蝠 ”,“ 副 ” 之讹)路史卷二十二注亦见此说 。 一说夏禹感石而生 。 淮南子 修务训 : “ 禹生放 石 。” 高诱注 : “ 禹母情己感石而生禹 , 折胸而出 。” ( “ 折 ”,“ 诉 ” 之讹) 一说夏禹感石子而生 。 绎史 卷十一引遁甲开山图 : “ 古有大禹 , 女蜗十九代孙 , 寿三百 六十岁 , 人九囊山飞去 。 后三千六百岁 , 尧理天下 , 洪水既甚 , 人民垫溺 。 大禹念之 , 乃化生放石纽山泉 。 女狄幕汲水 , 得石子如珠 , 爱而吞 之 ,
21、有娠 , 十四月生子 。 及长 , 能知泉源 , 代父稣理洪水 。 尧知其功 , 如古大禹知水源 , 乃赐号禹 。” ( “ 幕 ”,“ 暮 ” 之讹 ) 一说夏禹感月精而生 。 太平御览卷四 :“ 遁甲开 山图荣氏解曰 : 女狄暮汲石 纽山下泉 , 水中得月精如鸡子 , 爱而含之 , 不觉而吞 , 遂有娠 , 十四月 生夏 禹 。” 北堂书钞卷一 : “ 禹生石纽 。” 陈禹漠补注 : “ 开山图注云 : 女狄暮及石纽山下泉 , 中得月精如鸡子 , 爱而吞之 , 遂 孕 , 十四月生禹 。” ( “ 及 ”, “ 汲 ” 之讹)路史卷二十二 、 竹书统笺卷三并引遁甲开 山图荣 氏解夏禹感月精
22、而生说 。 或搭配几说成一说 。 竹书纪年沈约注 : “ 母曰修巳 , 出行 , 见流星贯 晶 , 梦 接意感 , 既而吞神珠 , 修巳背剖而生禹敖石纽 。” ( “ 巳 ”,“ 己 ” 之讹)初学记卷九 、 册府元龟 帝王 部并同沈注 。 史记 夏本纪正义 : “ 帝王纪云 : 父稣 , 妻修己 , 见流星贯晶 , 梦接意感 , 又吞神 珠 、 慧茵 , 胸诉而生禹 , 名文命 , 字密 。” (帝王纪当即帝王世纪) 商汤感白气贯月而生 。 诗纬 含神雾 :“ 扶都见白气贯月 , 感黑帝 , 生汤 。” 河图 著命 : “ 扶都 见白气贯月 , 意感 , 生黑帝子汤 。” 尚书中候 契握 :
23、 “ 莱后十三世生 主癸 , 主癸之妇曰扶都 , 见 白气 贯月 , 意感 , 以乙日生汤 , 号天乙 。” 潜夫论 五德志 、 帝王世纪 、 竹书纪 年沈约注 、 初学记 卷九 、 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又卷一百三 十五 、 册府元龟 帝王部 等并见此说 。 周文王感长人而生 。 河图 著命 : “ 太任梦长人感己 , 生文王 。” 竹书纪年沈约 注 : “ 季历 之妃 曰大任 , 梦长人感巳 , 搜于泵牢而生昌 , 是为周文王 。” ( “ 巳 ”,“ 己 ” 之讹)潜夫论 五德志 、 太平 御览卷八十四又卷一百三十五 、 册府元龟 帝王部并见此说 。 尚书纬 帝命验 :“ 尧梦长人见而论 治
24、, 举舜于服泽之阳 。” 尚书中候 握河纪 : “ 尧使禹治水 伯禹曰 : 臣观河 , 有白面长人鱼身出 , 曰 : “ 吾河精也 。” 表曰 : “ 文命治淫水 。” 授臣河图 , 重人渊 。 伯禹拜辞 。” 两处 “ 长人 ” 代指神灵 , 本 感生神话中的 “ 长人 ” 所指当同 。 从先秦以来 , 人们以身长为美 , 纬书以是将神灵设想为身长者 。 尚 书中候 我应 :“ 周文王为西伯 , 季秋之月 甲子 , 赤雀衔丹书人丰部 , 止 于 昌户 , 乃拜稽首受 。 最曰 : 姬 昌 , 苍帝之子 ; 亡殷者 , 封也 。 ” 春秋纬 元命苞 : “ 夏 , 白帝之 子 ; 殷 , 黑帝
25、之子 ; 周 , 苍帝之 子 。” 又 : “ 姬昌 , 苍帝之精 , 位在房心 。” 宋均注 : “ 苍帝 , 灵威仰也 。” 由此看来 , 感生文王的 “ 长人 ” 当具体指苍帝灵威仰 。 礼记 祭法疏引河图 : “ 太任梦大人死而生文王 。” 这一则算不上感生神话 。 不过 , 这里的 “ 大人 ” 与伏羲感生神话中的 “ 大人 ” 所指应是相同的 , 也指苍帝灵威仰 。 稽瑞 , 唐刘庚撰 , 中州古籍出版社 l望科 年版的丛书集成数术全书下卷收入 。 吴越春秋 , 东汉赵哗撰 , 元徐天枯音注 ,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 6年版 。 蜀王本纪 , 西汉扬雄撰 , 著录于隋书 经籍志 、
26、 旧唐书 经籍志 、 新唐书 艺文志 , 已侠 。 绎史 , 清马浦撰 。 此处文字转引自衰坷中国神话传说辞典 “ 女狄 ” 条 。 遇甲开山图 , 荣 氏撰 , 著录于隋书 经籍志 、 旧唐书 经籍志 、 新唐 书 艺文志 , 已侠 。 明陈禹谨北堂书钞补注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竹 书统笺 , 清徐文靖撰 ,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 。 侗语 晋语四 : “ 臣闻昔者大任振文王不变 , 少度于系牢 , 而得文王 , 不加疾 焉 。” 韦昭注 : “ 度 , 便也 。” 纪年沈注取义 于国语 。 一 182 一 多数学者由于没有对远古帝王感生神话的来源做过文献学上的考察 , 因此对它们的原始性
27、没有产生 过任何怀疑 , 或认为它们都是远古时代图腾生育信仰的产物 , 或认为它们都是母系氏族社会 “ 民知其 母 , 不知其父 ” 社会状况的反映 , 或认为它们都是母系氏族社会女始祖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 神话 学家袁坷先生曾经从神话本身的内容 、 描写上推敲过这些神话产生的时代 , 认为伏羲 、 神农 、 黄帝 、 少 昊 、 撷顶的感生神话确系产生于原始社会 , 而尧的感生神话是后来编造的 。 远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话 出现在西汉人编造的纬书中 , 有学者在研究纬书时 , 否定过这些神话的原始性 , 但说不出可信的依据 来 。 钟肇鹏先生说 : “ 徽纬中的感生说则是后起的 。” 话说得
28、干脆 , 却没有道及这样说的根由 。 冷德熙 博士对这些神话产生的时代下过一个较为明确的断语 : “ 感生神话形式虽然可能出现很早 , 甚至本身就 是一种史前文化孑遗(如契 、 弃故事 ) , 但三皇五帝的感生故事显然产生 于秦汉之际的文 明神话 , 其大 量出现并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则在西汉末季 , 即成哀之后 。” 这里的 “ 三皇五帝 ” 大致等于本文所说 的远古帝王 。 可惜他的话缺少真凭实据 。 该句话的注 文谓 :“ 此说始创于张衡 , 见汉书 张衡传 , 此 后遂为多数研究者所持论 。 本文亦同此说 。” (汉书应作 后汉书)可是我们读遍传文 , 也觅不 出表 明张衡创立 “ 此说
29、 ” 的字句 ; 浏览有关的学术著作 , 也见不到 “ 此说为多数研究者持论 ” 的情况 。 西汉末期 , 纬书出世 。 在纬书中 , 我们见到大量帝王感生神话 , 这些神话并不见于先秦至西汉中期 的著作 , 这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就有所反 映 。 通过对上文整理过的感生神话的通盘观察 , 可以看出 , 纬 书中的远古帝王及三王的感生神话与以五行相生为序的五德递王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既然后者出现 于西汉 , 那么 , 前者的产生自然不会早于这个时期 。 从这一点上 , 就可以完全判明这些神话是后来编造 的 。 又纬书的出世与以五行相生为序的五德递王说的产生在时间上密接在一起 , 因此又 可
30、以进一步肯 定 , 这些神话就是纬书编造的 。 此外 , 远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话中 , 有的不是纬书编造的 , 它们产生在 纬书之外 。 以五行相生为序的五德递王说说的是 : 伏羲木德 , 炎帝火德 , 黄帝土德 , 少昊金德 , 濒项水德 , 帝 誉木德 , 尧火德 , 舜土德 , 夏金德 , 殷水德 , 周木德 , 汉火德 , 他们依此序顺递而王 。 纬书中的远古 帝王及三王的感生神话为配合这一唯心史观 , 凡同德之帝王均感相同或相似之物而生 , 德不同者则感不 同之物而生 , 从而显示 出严整 的规则 。 同时 , 一帝王感何物而 生 , 也都与其德有关联 。 下面试述其详 , 那些并非
31、纬书所造的感生神话 , 也夹议在其中 : 伏羲与周文王同为木德 , 二人均感木德天帝苍帝灵威仰而生 。 远在诗经 生民中 , 便有 周人始祖后樱 的感生神话 , 说姜源踩了 “ 帝武 ” (上帝的脚印)后孕生了后樱 。 史记 周本纪引用这 则神话时 ,“ 帝武 ” 作 “ 巨人迹 ”。 在纬书中 , “ 帝武 ” 又作 “ 大人迹 ”, 并响应周为木德之说而将 “ 大 人 ” 圈定为木德天帝苍帝灵威仰 。 伏羲感迹而生说分明是效肇后樱的感生神话而造的 。 伏羲感虹 、 感龙 、 感蛇而生说均出现在纬书之外的文献中 , 已见上文 。 古人认为虹是龙的化身 , 蛇 见宋兆麟巫与巫术第二章 、 何星
32、亮中国图腾文化 第二章 、 王根泉 论图腾感生与 古性 起源一文(载民 间文学论坛 1望祝 5年第4期) 等 。 见郭沫若中国 古代社会研究 导论等 。 见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第九章第五节 ,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 9年版 。 见衰坷中国神话史 第五章 。 见钟肇鹤诚纬论略 第10 0页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 91年版 。 见冷德照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第二章 。 参阅汉书 律历志 、 前汉纪 高祖一 。 春秋纬 元命苞 : “ 姜原 游阔宫 , 其地扶桑 , 履大人迹而生后极 。” 又 :“ 孔子曰 : 扶桑者 , 日 所出 , 房所立 , 其堆盛 。 苍神用事 , 精感姜原 。” 苍神
33、, 即苍帝灵威仰 。 183 为龙 的原型 , 所以 , 这里实质上只有一则感生神话伏羲感龙而生的神话 。 龙已经 学术界考证而被 公认为远古时代伏羲部落的 图腾 , 因此 , 我们可以把这则神话当作流传下来的原始的图腾感生神话 。 拾遗记中伏羲感虹或感龙而生的记载 , 已做过润色 , 如称伏羲为 “ 春皇 ”, 在 “ 虹 ” 或 “ 龙 ” 前附个 “ 青 ” 字 , 就是为了附和战国晚期以来伏羲为东方主春之青帝的习说 。 木德之帝帝誉 的感生神话有点特别 。 潜夫论著于凿纬盛行的东汉 , 作者无疑能够轻易地看到流 传完好的纬书 , 方便地抉取自己想要的材料 。 该书五德志篇萃聚了其他各位
34、古帝及 三王的感生神话 与事迹 , 却唯独于帝窖 , 只述事迹 , 不述感生神话 。 后来 , 五行大义 论五帝将远古帝王从伏羲一一 排到舜 , 其中唯独帝誉无感生神话 。 再后来 ,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至卷八十四 、 册府元龟 帝王部 都从伏羲一一排到周文王 , 在它们那里 , 也都唯独没有帝誉的感生神话 。 我们再从 帝王世纪 、 竹书 纪年沈约注 、 初 学记等广泛引用帝王感生神话的书中去找 , 也找 不到帝誉 的感生神话 。 最 后到 路史中看 , 路史倒是有帝誉的感生神话 , 但帝誉感生神话下的注文引用了三国魏人高堂隆的一篇 文章 , 而没有像其他帝王感生神话的注文那样引用纬书的例子
35、。 至此可以坚信 , 纬书没有给帝誉编造感 生神话 , 遂使以后 的著作无从援引 。 高堂隆为三国时魏人 , 因此 , 帝窖感生神话产生的年代至少可以 上推到三国时期 。 它无疑是纬书问世之后有人比照伏羲的感生神话补造的 。 炎帝 、 尧同为火德 , 二人感龙或龙首之神而生 。 早在史记 高祖本纪中 , 就出现了刘邦的感 生神话 , 说刘姐遇蛟龙而有身 , 生了刘邦 。 炎帝 、 尧的感生神话显然取法了刘邦的感生神话 。 西汉人称 汉为尧后 。 纬书在编造本朝远祖的感生神话时格外用 心 , 它成了所有感生神话中情节最为丰富 、 生动 的一则 。 (把上文春秋纬 合诚图与竹书纪年沈约注的两段文字
36、拼合在 一起 , 故事更完整 。 )尧 的感生神话极力渲染尧为赤火之德这一点 , 称尧感龙之赤者而生 ,“ 火帝 ”、“ 血 ” (色赤) 、“ 赤受天运 ” (或 “ 亦 (赤) 受天佑 ” ) 、“ 衣赤光而八彩 ”、“ 丹陵 ” 等配合赤火之德的词句纷来沓至 , 比肩接踵 。 黄帝 、 舜同为土德 , 二人均感北斗之星而生 。 土配中方 , 北斗七星居于中官 , 于是北斗星与土德 之帝对应起来了 。 纬书又为黄帝造了感大电绕轩辕星而生说 。 汉书 律历志 : 黄帝 “ 始垂衣裳 , 有轩冕之服 , 故天 下号曰轩辕氏 。” 这段话引自西汉刘散的三统历 。 帝王世纪 : 黄帝 “ 长于姬水
37、 , 因以为姓 。 居 轩辕之丘 , 故因以为名 , 又以为号 。” 这 两条材料加上黄帝感大电绕轩辕星而生 的神话 , 黄帝的轩辕名 号的来源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了 。 三说不容并立 。 名号得于丘名一说比较平实 , 相对 可取 , 而其他两说 却有西汉人牵强附会 、 有意美大黄帝之嫌 , 难以让人苟同 。 少昊 、 夏禹同为金德 , 二人的感生均与金星有关 。 金星位配西方 , 西方金德之帝与之联 系在一 起 , 是再自然不过 的 。 又晶宿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一宿 , 它也参与了夏禹的感生 。 夏禹在诸帝王中 , 感生神话最为复杂 , 除去纬书编造 的一说外 , 还有感惹茵 、 珠 、 石
38、、 石子 、 月精 而生诸说 。 它们各自的来源怎样 、 相互 的关系如何 , 恐一时难以考定 , 这里先略做推测 。 宋人李石续 博物志卷七说 :“ 慧茵一名簌珠 。 ” 如果这个别称在汉代就叫 , 那么已在汉人著作中出现的感珠说也许 就是感慧茵说的另一说法 。 感石说令人想到了夏禹妻子化石生启的传说 , 感石子说也许脱胎于彼 。 感 石说与感月精说同出一书(遁甲开山图) , 情节也雷同 , 应该是同一则神话才对 。 感石说有仙话色彩 。 撷项 、 商汤同为水德 , 二人的感生均与月有关 。 这是月为水精 、 月精生水之故 。 前文说过 , 伏 羲的感生神话模仿了后樱的感生神话 , 炎帝 、
39、 尧的感生神话模仿了刘邦的感生神话 。 撷项 、 商汤的感生 参阅周蒙诗经 民俗文化论) )一书中的 “ 垠练在东 , 莫之敢指 ” 说一文及何星亮中国图 腾文化第十三章 。 见张示为之等主编的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 高堂隆 ” 条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 99年1 2月版 。 参阅顾领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一文的 “ 汉为尧后说 ” 一节 , 见顾领刚古史论文 集 第三册 。 见楚辞 天问洪兴祖补注引淮 南子 。 淮南子 天文训 : “ 积阴之寒气为水 , 水 气之精者为月 。” 见陈广忠淮南子译注 。 春秋纬 元命芭 : “ 太阴水精为月 。” 太平御览卷四引抱朴子 : “ 月之精生水
40、 , 是以月盛而潮涛大 。” 一 184 一 神话却不以诗经中早已出现的殷人始祖契的玄鸟感生神话为蓝本 , 那是因为在纬书的炮制者眼中 , 玄鸟并不是什么令人崇敬的神圣物 , 将它与帝王连 系在一起 , 达不到神化帝王的目的 。 纬书费力编造远古帝王及三王感生神话的用心不能不察 。 所谓纬书 , 就 是西汉末期方士化的儒生把 天人合一 、 五行 、 阴 阳 、 数术等一类思想和内容与儒家经义相杂揉 , 从而炮制出来的一 种神学秘典 , 充 满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 出于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现实服务的目的 , 它极力营造一种神学政治 , 作法 之一 , 就是通过给从远古时代到西汉的著名帝王大量编
41、造种种神秘故事异貌故事 、 瑞应故事 、 受命 故事以及这里讨论的感生神话 , 来充分神化这些帝王 , 宣扬天命论 、 君权神授论 。 靠了感生神话 , 这些 为帝为王者就与 “ 大人 ”、 龙 、 星 、 月等时人崇拜的神及神圣物结下血缘关系了 , 他们变成人神合一的 超人了 , 谁又能不说他们是 “ 天命所属 、 历数所在 ” 呢?史记 三代世表中褚先生答张夫子之问 、 评 点契与后樱感生神话时的一句话 , 可移作这些感生神话的注脚 : “ 夫布衣匹夫安能无故而起王天下乎? 其有天命然 。” 纬书产生 之前 , 早有契 、 后被 、 刘邦的感生神话流传 , 这些神话都起着神化主人公的作 用
42、 。 纬书编造感生神话去达到相同的目的 , 只不过是蹈袭陈套而已 。 再往后 的历代封建统治者也曾着意 于此道 , 不时为某些封建帝王编造 出所谓的感生神话 。 这些感生神话同汉高祖刘邦的感生神话一样 , 被 列于正史 , 以蛊惑人心 。 纬书中的帝王 , 一些是感神灵 而生 , 一些 是感星体而生 。 两部分感生神话都与 “ 精 ” 的概念相关 , “ 精 ” 即精气之义 。 春秋纬 元命苞 : “ 姜原游闷宫 , 其地扶桑 , 履大人迹而生后樱 。” 同书 : “ 孔子曰 : 扶桑者 , 日所出 , 房所立 , 其耀盛 。 苍神用事 , 精感姜原 。” 两段文字说的都是姜原感生后被一事 。
43、 将 它们对比着看 , 就不难觉悟到 : 在纬书中 , 妇女感神灵 , 就是感神灵之精气 , 圣人的胚胎是神的精气进 人妇女体内而化成的 。 论语徽 :“ 叔梁绝与征在祷尼邱山 , 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 这是孔子的感生神 话 , 未说孔子母征在感黑龙而径说感黑龙之精 。 东汉王充论衡 奇怪是专门驳斥感生神话荒诞虚妄 的 , 他就是以精气感生的观念来理解神灵感生帝王的神话的 , 如云 :“ 说圣都以为察天精微之气 , 故其 为有殊绝之知 。 今贵人之气 , 更察贱物之精 , 安能精微乎?夫令鸿雀施气于雁鹊 , 终不成子者 , 何 也? 使大人使气于姜原 , 姜原之身小 , 安能尽得其精?不能
44、尽得其精 , 则后樱不能成人 。”“ 今龙与 人异类 , 何能感于人而施气! ” 其他几处有关文字 , 不再赘引 。 我们可以对伏羲 、 炎帝 、 尧 、 文王这几 位感神灵而生的帝王的神话都作如此理解 。 纬书中妇女感星体 , 或是被星光 照耀而感 , 或是梦接流星而 感等 。 东汉学者为这部分帝王感生神话作注 , 也引人了 “ 精 ” 的概念 , 认为是星体的精气进入妇女体内 令其受孕的 。 尚书纬 帝命验 : “ 姚氏纵华感枢 。” 郑玄注 : “ 舜母感枢星之精而生舜 , 重华 。” 河图 始开图 :“ 黄帝名轩辕 , 北斗神也 。” 注 :“ 黄帝察权星之精而生 , 故曰北斗神也 。
45、” 感气生人的观念流传到了汉代以后 。 山海经 大荒东经 “ 司幽之国 ” “ 思 士不妻 , 思女不夫 ” 郭璞 注 : “ 言其人直思感而气通 , 无配合而生子 , 此庄生所谓白鹊相视 , 眸子不运而感风化之类也 。” 葛洪 神仙传 老子 :“ 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孕 , 虽受天气 , 然见于李家 , 犹以李为姓 。” 管子中的精气说认为 , “ 精 ” 是气的精粹 、 精致的部分 , 极 细微 , 肉眼看不到 。 它充满天地间 , 无所不在 。 它是万物的本源 , 天上 的列星 、 地上的五谷都由它凝结而成 。 两汉时期气说盛行 , 纬书也 深受影响 。 在纬书中 , 星体不但由精气构成 ,
46、 而且它又向外流散精气 。 东汉学者认为星体的精气进人妇 女体内令其受孕生下帝王 , 是拿这一说法作依据的 。 收稿日期 1999 一 1 1 一 15 【作者简介 杨建军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 民俗学研究所 邮编7 3 0 03 0 见内业篇等 。 185 ht at i t 15 ulu祀l i ev a bl e ht at H e iCh a2 1o r igi n a te d fi 习m S h i We rie 伴a t ly He iCh e 21m o v ed a l刀 u t ht neor i 五O fM o n 邵l i a n Pla t aue i n ht e
47、pa s t . K 即 哪.n如: H e i Ch e2 1 S h i We i H u iCha ngY i Pi n 钾 t ch es ht e n d ex w ht e c o n c lus i o n ht at e o l lc e t i o ns N O 1283ndi s - ( P186 ) P七lidesT o肠. r l如 M i nor i t ies Tb e C o n 山廿 0 璐o f 王沁o n o n 成C U n d er M 么 r k et 环讨八写几 e一 z h i A加坛叱七 : 仆 ae rt i cl e ex ha us t i
48、 ve 】yd ces ri be s ht e i 胡 unee e O fh t e ce o n o mt e m田玉 et o n ht e p o li - e i es t o桃 u d s 而 n or i t ies , a nd ho w o t e h na n e e h t e o l p ieie s u d n e r h e tc o n dii t o s n o f e c o o u n n e mal k et . Ke y 研.n如: e c i o o m n e m田人e t 而 n o i r tie s 卯lieie s (P 165) R留份代
49、h o n i n Re lr n oe t A刀tiq u l y t a o d M:y th s a b o u tT h到沈 苟列罗 州刀召汤泣 几一 户 切 A加坛鱿t: 肠 e p a l犯r h a ss y s tematid l y c o l le c e d t h t e “ my t h a o f a ni ce n t em e po r ra nd the e r i k n邵 . 肠糊 m h y t s w e 、 p a l姆rha s a ls o i gv e n a h tc o理o f h i t s i k d n o f ln y th s . pe r 邵明c e 衬th out physiea l 姗d e 叩 latei nh t e 兀H面T卜 e 祀latio n h s iP 咖a s y t . 肠 K盯 研.n如: em e po r r i n此m ote a ni tq u i y t h s ip ” my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