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总结(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总结(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总结(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总结-第 5 页鱼我所欲也习题集(后面附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故不为苟得也 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4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篇 目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共同的追求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5-8题。(10分)(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 晏子谏景公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注释:景公:齐景公。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逸:安
3、乐,安闲。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6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之谓失其本心。(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7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2分)8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14题。(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
4、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5、(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4)其弟子谏曰( ) 10.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11.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12.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13.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14.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四)阅读下边文言文语段,完成1518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
6、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5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之 蹴 辩 已 16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分)17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18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五)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922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7、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