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默写(共6小题,总分值20分)1.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轮台东门送君去,O(2) ,坐断东南战未休。(3) ,梦回吹角连营。(4)酒酣胸胆尚开张,又何妨!(5) ,望其旗靡,故逐之。2 .(4分)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人们一半是戏谑, 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他在荣膺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3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an Ian 的山雕。(2)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chul mao qiu ci 之人。(3)但是他刚强地打起
2、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zhi xi 的疲倦把他淹没。(4)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jin zhi shou。4 .(3分)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们登上一个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B.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C.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中,我们薪火相承,我们前赴后继,我们绝不止步! D.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1 5.(4分)下面语段中画线日勺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人认为, 正月十五日是一
3、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人们在正月十五庆祝,既是 为了体验喜庆的节日气氛,也是为了庆贺新春时延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晚 上,古代日勺人们都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日勺习性。其中,吃元宵 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元宵节活动。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 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所以汤圆便是象征了全家人团团圆圆、 和睦幸福时代名词。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其中。第1页共24页家莫衷一是”;C.正确;D.有误,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这里应该是“设身处地”;应选:Co【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
4、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 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5 .(4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I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人认为,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人们在正月十五庆祝,既是 为了体验喜庆时节日气氛,也是为了庆贺新春日勺延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晚 上,古代的J人们都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口勺习性。其中,吃元宵 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元宵节活动。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 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所以汤圆便是象征了全家人团团圆圆、 和睦幸福日勺
5、代名词。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其中。 (1)第处成分残缺,应在 “回春” 后加上 “之夜”或“的时候”、“日勺夜晚”。 (2)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体验喜庆的I节日气氛” 和 “庆贺新春的延续” 调 换位置。(3)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习性 改为 所以汤圆便象征了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 福 。(4)第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所以汤圆便是全家人团团圆圆、和谐幸福日勺代名词 或 O【分析】略【解答】(1)第处成分残缺,应在“回春”后加上“之夜”或“的时候”、“时夜晚二 (2)第处语序不当,应将“体验喜庆日勺节日气氛”和“庆贺新春的延续”调换位置。 (3)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6、“习性”改为“习惯”。(4)第处句式杂糅,应改为“所以汤圆便象征了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或“所 以汤圆便是全家人团团圆圆、和谐幸福时代名词”【点评】略.(5分)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第10页共24页这首诗的作者是 艾青,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分析】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 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写作背景: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 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解答】此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以
7、及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学 生必须对名著艾青诗选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本诗歌的作者是艾青,认真阅读诗 歌,通过具体诗句及诗歌中的意象来解读作者的情感。答案:艾青,诗歌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 奠与悼惜之情。【点评】解答此题,学生不仅要熟悉名著的文学常识,还要通过认真阅读诗歌,理解作 者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情感。二.古诗词赏析(共4小题,总分值42分)7. (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以下各题。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薪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释】这首诗作
8、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 平镇。黄庭坚(1045年8月9日- 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 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 不少诗。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薪(qi): 祈求 瘴(zhdng)溪:旧传岭南遥远之地多瘴气。溪:相当于“烟二(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A.首联点明了作者所居住的地点,写彼此所居之地一 “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 望而不见之意。B.颔联作
9、者回忆了十年前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故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友人。第11页共24页C.颈联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友人的为人和处境。D.尾联尾联以“想见”领起,写了友人人老仍然刻苦读书,并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 相照应。(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A.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的孤单寂寞,借酒消愁。B.颔联“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突出诗人对友人的思 念之情。C.颈联作者暗示着“友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一心为国,为什么还得不到重用”的不平 之意。D.这首诗巧用比照,匠心独运,凸显了诗人情感,富有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分析】此诗称赞黄几
10、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 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 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 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解答】(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内容的理解。此题考查对古代诗词基本内容的理 解能力,ABD.正确;C.有误,颈联从“持家”、“治病”两个方面表现友人的为人和处境。应选:C(2)此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的初步鉴赏的能力,BCD.正确;A.有误,这首诗主要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应选:Ao答案:(1) C(2) A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
11、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 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 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 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第12页共24页藤。【点评】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 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8.(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
12、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时,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 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岁衣绿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 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注释】一种丝织品。令:美好(1)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D
13、A.不以物喜/以养群从之贫着 B.或异二者之为/为义庄 C.而或长烟一空/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 D.然那么何时而乐耶/既贵时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4)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以下问题。【甲】文中美丽的自然景物描写,烘托出了迁客骚人 因物而喜 的心理。(概括回答)【乙】文中范文正公的行为印证了【甲】文中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理。(原 文回答)【分析】【参考译文】【甲】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第13页共24
14、页 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 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 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 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 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 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 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那么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
15、江湖 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 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 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 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辈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 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 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 废止。【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
16、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 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 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句意:不因外物好和自己得而喜。以:因为。/句意: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 的人。以:用来。B.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为:指心理活动。/句意:当做义庄。为,作 为。C.句意: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长:大片。/句意:选出一个辈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 主管他的(资金)出纳。长:辈份高。D.句意: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时:时候。/句意:他已经富贵了之后。 时:时候。应选:Do(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7、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 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第14页共24页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 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浮,晃动。跃,闪耀。璧,玉璧。句意: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 沉入水中的玉璧;重点词:轻,轻视。好,喜欢。尤:尤其、特别。于:对于。句意:范仲淹轻视财富, 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3)此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 句子割裂开。句意为: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
18、在还尊奉范仲淹的 规矩做法。故句子断为: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4)此题考查比拟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而或” 一句就 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登斯楼也” 的心境也是“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这一切源自迁客骚人“因 物而喜”的心理。【乙】范仲淹在富贵之后做义庄,养活族人的事迹来看,可以看出他心 忧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答案:(1) D;(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范仲淹轻视财富,
19、喜欢 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3)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4) “因物而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忧天下)。【点评】“以”的用法: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介词,把)先帝不以臣卑劣。(以:因为)以光光帝遗德。(以:连词,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于)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14 分)母爱像棉花盛开徐学平第15页共24页 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 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 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
20、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 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 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 “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 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 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 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 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 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
21、,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 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 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 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 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 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 风中飘扬。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嗡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
22、快,帮妈把 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像样点儿的西装呢! ”望着母 亲因常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 棉花。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 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 毫不保存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蕉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 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第16页共24页 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
23、母 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选自2019年5月贺州日报)(1)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母爱像棉花盛开”为标题的妙处。(2)第段刻画母亲年轻时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请结合全文,品析以下句子的表达效果。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 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4)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嗡满了欣慰的泪水。请问母亲为什么会流泪? (5)第段中“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你认 为到底缺了些什么呢?(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7)文章开头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河北省 邢台市 年级 上期 语文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