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教案(5页).doc





《《克己复礼》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己复礼》教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克己复礼教案-第 5 页克己复礼教案项城一高 史明才教学目标: 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 1、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关注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明确各章基本观点。 2、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 3、背诵12.1、3.1、16.2、13.3章。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课前准备: 1、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2、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3、研讨课后练习。教学方式:诵读式、整理
2、式。学习方式:诵读、归类。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
3、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二、解读各章内容(字、词、句)并加以评析。(一)重点字词句:非礼:不合礼节古义;调戏(妇女)今义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哪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成语:名正言顺:名,名分;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指道义或文化方面)成语:犯上作乱:犯,干犯
4、(gnfn触犯;干扰侵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觚不觚:前者:名词,一种饮酒器。后者:动词,像个觚。君君:动词,行君道,按君主的守则去做。臣臣:按臣子的守则去做。父父:按父亲的守则去做。子子:按子女的守则去做。诸:之乎,兼词,代词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弟:同“悌”,敬爱、顺从兄长。是以为孝:介宾倒装(以是为孝)(二)克己复礼的主张:本课记载的是孔子有关恢复周礼的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2.1章: 克己3.14、7.5章: 崇古3.1、6.25、12.11章: 秩序16.2章: 道13.3章: 正名1.2、2.8章: 孝悌17.21章: 报恩17.11、3.3章: 仁
5、三、作业做学案一第二课时学习内容课本探究、联系实际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背诵2、检查学案二、课本探究,思维拓展:1、孔子要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为什么?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周礼鉴于二代,郁郁而文,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2、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3、请一个同学翻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考:宋代儒学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是确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己复礼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