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教材书目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P4 2、校内的树木P6 3、大树和小草P8 4、视察水生植物P10 5、植物的叶P11 6、植物发生了什么改变P12 7、植物的共同特点P14 动物 1、寻访小动物P17 2、蜗牛(一)P18 3、蜗牛(二)P19 4、蚯蚓P20 5、蚂蚁P21 6、金鱼P22 7、动物的共同特点P23 我们四周的材料 1、视察我们四周的材料P24 2、谁更硬一些P25 3、比较柔韧性P27 4、它们吸水吗P29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P31 6、砖和陶瓷P32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P34 水和空
2、气 1、水P35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P37 3、谁流得更快一些P39 4、比较水的多少P40 5、我们四周的空气P42 6、空气占据空间吗P43 7、空气有重量吗P45 三上册始业教化课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学问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供应已有学问阅历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探讨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爱好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探讨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须要完成的一些科学协助学习内容。 调查表格。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
3、,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验过的科学发觉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共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沟通。 2、探讨沟通,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探讨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书目,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须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
4、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胜利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肯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相识真正的视察应当是有目的的,制订视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视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视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洁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视察和测量。 用简洁的词语记录视察的结果。 情感、看法、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视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相识。 发展视察大树的爱好,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气
5、勃勃的感受。 在视察过程中,培育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了解视察的目标和方法,相识到视察的重要性。 对大树的视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分组材料:一些视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视察记录纸。 一、引言 1.校内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内里的植物最熟识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识植物大树起先视察探讨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老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细致地看图,你能发觉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觉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细致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觉,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6、三、回忆中的大树 1.老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晰,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觉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老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望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望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细致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沟通: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老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细致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视察活动就起先了。 6.学生小组沟通并汇报:假如现在来
7、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视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视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视察真正的大树 1.沟通:老师引导孩子们沟通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视察大树的个人安排。(视察内容、视察方法、须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视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确定有更多的发觉。同时把视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平安的状况下老师带学生按安排开展真正的实地视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相互观赏各自的视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视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观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观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视察一
8、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视察一棵树让我们发觉了一个生气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视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接着视察不同的树。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其次课校内的树木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肯定的环境里,有肯定的生存须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视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态。用拓印树皮的视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看法、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视察到的现象,能接着关注树木的改变。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视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比较探讨树木的相同之
9、处。 校内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视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打算:一张视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一、视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视察,每个小组尽量视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视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视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视察的树长在校内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依次来视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沟通: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视察方法来视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视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洁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视察笔记。) 二、视察记录一棵树
10、 1.从远处视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态、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视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觉?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视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视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视察的依次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视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依据视察记录整理成视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视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内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
11、的视察记录,思索、沟通: 我们视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须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化探讨,我们发觉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爱的大树,在课外接着视察它,它会怎样改变?把你的意外发觉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觉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视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的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 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 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须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教学后
12、记: 第三课大树和小草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须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看法、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惜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一、相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沟通:在校内里不仅
13、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相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内的哪些地方? 2.老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相识?供应相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视察记录狗尾草 1.老师引导:在校内、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视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视察依次、视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视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视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相互补充:这是我们视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
14、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改变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非常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探讨: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3.沟通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运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探
15、讨: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大树小草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须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须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详细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视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动身。)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视察水生植物 科学概念
16、: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溢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缘由。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须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视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隐私。 情感、看法、价值观: 培育探讨水生植物的爱好,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一、相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很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很多植物。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
17、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相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视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视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视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视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索: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视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隐私呢?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觉?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像的结构?请课外接
18、着探究。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像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须要什么条件?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须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植物的叶 科学概念: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
19、叶从叶芽起先生长,到最终苍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依据肯定的推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看法、价值观: 发展探讨树叶的爱好,培育爱惜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看法和意识。 开展视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推断。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簇新叶和落叶。 老师打算: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挚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
20、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视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探讨:视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视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视察全部完整的叶,我们能发觉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视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视察:比较簇新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索:长在树上的簇新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簇新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视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改变过程吗?能找到这条
21、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想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渐渐地长大,变老。很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苍老的完整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改变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有些改变比较明显,有些改变不太明显。 植物的改变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的改变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教科版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教学 设计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