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门套固定连接片冲压复合模设计(33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毕业设计(论文)-门套固定连接片冲压复合模设计(3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门套固定连接片冲压复合模设计(33页).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门套固定连接片冲压复合模设计-第 28 页摘 要本设计主要介绍了门套固定连接片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对支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分析、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然后进行模具总体设计,再进行参数计算与选择。在设计过程中除了编写设计说明书外,还采用CAD软件完成模具装配图和非标准零件图的绘制。关键词:门套固定连接片;冲压模具;设计 目 录1 绪论12 冲压件工艺分析32.1 材料分析32.2 零件结构32.3 尺寸精度33 冲裁方案的确定53.1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53.2 冲裁工艺方法的选择53.3 冲裁结构的选取64 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74.1 模具类型的选择7
2、4.2 送料方式的选择74.3 定位方式的选择74.4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84.5 导向方式的选择85 模具设计工艺计算105.1 排样方式的选择105.1.1 搭边值和条料宽度确定115.1.2 材料的经济利用率125.2 冲裁力的计算135.3 冲压设备的选择156 刃口尺寸的计算176.1 冲裁间隙的确176.2 刃口尺寸的计算及依据187 主要零部件设计217.1 凹模的设计217.2 凸模的设计237.2.1 凸模结构的确定237.2.2 凸模材料的确定237.2.3 凸模精度的确定237.2.4 凸模高度的确定237.3 凸凹模的设计247.3.1 凸凹模外形的确定247.3.2
3、 凸凹模材料的选取247.3.3 凸凹模精度的确定257.3.4 凸凹模壁厚的确定257.3.5 凸凹模洞口类型的选取257.4 卸料装置的选用267.4.1 卸料装置的选用267.4.2 卸料板外型的设计267.4.3 卸料板材料的选择277.4.4 卸料板结构的设计277.4.5 卸料板整体精度的确定287.5 卸料橡胶的选用287.6 固定板的设计297.6.1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297.6.2 凸凹模固定板的设计307.7 垫板的设计317.8 挡料销、导料销、卸料螺钉的选用317.8.1 挡料销、导料销的选用317.8.2 卸料螺钉的选用327.9 上下模座、模柄、打杆的选用327.9
4、.1 上下模座的选用327.9.2 模柄的选用327.9.3 螺钉、销钉的选用338 冲压设备的校核348.1 冲压设备的校核348.2 冲压设备的选用34总 结35致 谢36参考文献371 绪论冷冲模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实训环节, 学生通过对金属制件进行冲压或弯曲成形工艺与冷冲模具的综合性分析设计训练,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 通过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具体运用和巩固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冷冲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2. 训练学生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如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冷冲模结构图册等),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有关技术资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规范,使用经验、数
5、据,进行估 算等方面接受全面的训练。 掌握冷冲模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及相关专业课 程的知识,并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打好基础。2 冲压件工艺分析门套固定连接片年产量为20万件,采用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35钢,厚度为1.8mm,未注公差为IT14。零件如图2-1所示:图2-1零件简图2.1 材料分析表2-1 部分碳素钢抗剪性能材料名称牌号材料状态抗剪强度/MPa碳素结构钢08已退火300360Q235303372Q275392490由上表2-1可知:Q235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性能,适合要求较高的零件。综合评比均
6、适合冲裁加工。 2.2 零件结构零件结构形状相对简单,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2.7mm,小于最小孔边距5.3mm。所以,用倒装式复合模冲压这个零件。2.3 尺寸精度由于本零件给定的精度都按生产所需经济精度要求IT14查表2-2得:属于A类尺寸的有:46-0.50、36-0.50、R6-0.300 ;属于B类尺寸的有: 60+0.1、R600.30 ;属于C类尺寸的有: 240.2、120.2 ;通过查公差等级表,我们发现普通冲裁能够满足零件精度要求。 表2-2 常见零件公差等级表公差等级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3IT14基本
7、尺寸/mm/m/mm336610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315400400500344567810121416182045689111315182023252768991316192225293236401012151821253035404652576314182227333946546372818997253036435262748710011513014015540485870841001201401601852102302506075901101301601902202502903203604000.100.120.150.180.
8、210.250.300.350.400.460.520.570.630.140.180.220.270.330.390.460.540.630.720.810.890.970.250.300.360.430.520.620.740.871.001.151.301.401.553 冲裁方案的确定3.1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在冲裁工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冲裁件的特点确定工艺方案。工艺方案分为冲裁工序的组合和冲裁顺序的安排。3.2 冲裁工艺方法的选择冲裁工序分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三种。单工序冲裁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复合冲裁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在模具
9、的同一位置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冲压工序。级进冲裁是把冲裁件的若干个冲压工序,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条料在冲模的不同位置上,分别完成工件所要求的工序。其三种工序的性能见表3-1:表3-1 单工序冲裁、级进冲裁和复合冲裁性能比较项目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生产批量小批量中批量和大批量中批量和大批量冲压精度较低较高较高冲压生产率低,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能完成一个工序较高,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可完成二个以上工序高,压力机在一次行程内能完成多个工序实现操作机械化自动化的可能性较易,尤其适合于多工位压力机上实现自动化制件和废料排除较复杂,只能在单机上实现部分机械操作容易,尤其适应于单机上实现自动
10、化生产通用性通用性好,适合于中小批量生产及大型零件的大量生产通用性较差,仅适合于大批量生产通用性较差,仅适合于中小型零件的大批量生产冲模制造复杂性和价格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价格低冲裁较复杂零件时,比级进模低冲裁较简单零件时低于复合模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级进模低,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由于零件的生产要求的是大批量生产、零件的尺寸较小,制造相对比较难,为提高生产率,根据上述方案分析、比较,宜采用复合模冲裁。3.3 冲裁结构的选取按照复合模工作零件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两种,两种的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见表3-2:表
11、3-2 正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的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比较项目正装(顺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结构凸凹模装在上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装在下模凸凹模装在下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装在上模优点冲出的冲件平直度较高结构较简单缺点结构复杂,冲件容易被嵌入边料中影响操作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适用范围冲制材质较软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还可以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但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又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料可靠,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两种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的分析比较,
12、正装式复合模适合于冲制材质较软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还可以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而倒装式复合模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但倒装式冷冲模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件可靠,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应用十分广泛。综上所述,该制件结构形状简单,精度要求较低,孔边距较大,宜采用倒装式复合模。4 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4.1 模具类型的选择按照复合模工作零件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两种,两种的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见表4-1。表4-1 正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的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比较项目表正装(顺装)式复合模倒装式复合模结构
13、凸凹模装在上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装在下模凸凹模装在下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装在上模优点冲出的冲件平直度较高结构较简单缺点结构复杂,冲件容易被嵌入边料中影响操作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适用范围冲制材质较软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还可以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但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又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料可靠,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应用十分广泛正装式复合模适合于冲制材质较软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还可以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倒装式冷冲模不宜冲制孔边距离较小的冲裁件,但倒装式冷冲模结构简单,可以
14、直接利用压力机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件可靠,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应用十分广泛。综上所述,该制件结构形状简单,精度要求较低,孔边距较大,宜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由以上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模冲压,模具类型为倒装式复合模。4.2 送料方式的选择由于零件的生产批量是大批量及模具类型的确定,合理安排生产可采用前后自动送料方式。4.3 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布局采用挡料销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余量,可以靠操作工目测来定。4.4 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刚性卸料是采用固定卸料板结构,常用于较硬、较厚
15、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后卸料。当卸料版只起卸料作用时与凸模间隙随材料厚度的增大而增加,单边间隙取(0.20.5)t。当固定卸料板还要起到对凸模的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凸模的配合间隙应该小于冲裁间隙,此时要求凸模卸料时不能完全脱离卸料板。主要用于卸料力较大,材料厚度大于2mm的材料。弹性卸料具有卸料与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在冲料厚在2mm及以下厚度的板料,卸料板与凸模之间的单边间隙选择(0.10.2)t,若弹性卸料板还要起对凸模导向作用时,二者的配合间隙性小于冲裁间隙,常用作落料模、冲孔模、症状复合模的卸料装置。由于有压料作用,冲裁件比较平整。弹压卸料板与弹性元件、卸料螺钉组成弹压装置。工件平直度
16、较高,料厚为1.8mm相对较薄,卸料力不大,由于弹性卸料模具比刚性卸料模具方便,操作者可以看见条料在模具中的送进状态,且弹性卸料板对工件施加的柔性力,不会损伤工件表面,故可采用弹性卸料。4.5 导向方式的选择方案一:采用对角导柱模架。由于导柱安装在模具压力中心对称的对角线上,所以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平稳。常用于横向送料级进模或纵向送料的落料模、复合模。方案二:采用后侧式导柱模架。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送料和操作比较方便。因为导柱安装在后侧,工作时,偏心距会造成导套导柱单边磨损对模具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方案三:采用四导柱模架。具有导向平稳、导向准确可靠、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冲压件尺寸较大或精度要
17、求较高的冲压零件及大量生产用的自动冲压模架。方案四:采用中间导柱模架。导柱安装在模具的对称线上,导向平稳、准确。(a) (b) (c) (d)图4-1 导柱模架(a)中间导柱模架 (b)后侧导柱模架 (c)对角导柱模架 (d)四角导柱模架根据以上方案比较并结合模具结构形式和送料方式,为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采用后侧导柱模架,操作者可以看见条料在模具中的送进动作。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能满足工件成型的要求。即方案二最佳。5 模具设计工艺计算5.1 排样方式的选择冲裁件在板料、带料或条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排样的意义在于减小材料消耗、提高生产率和延长模具寿命,排样是否合理将影响到材料的合理
18、利用、冲件质量、生产率、模具结构与寿命。排样的方法有:直排、斜排、对直、混合排 ,根据设计模具制件的形状、厚度、材料等方面全面考虑。因此有下列三种方案:方案一:有废料排样 沿冲件外形冲裁,在冲件周边都留有搭边。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来保证,因此冲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高,但材料利用率低。方案二:少废料排样 因受剪切条料和定位误差的影响,冲件质量差,模具寿命较方案一低,但材料利用率稍高,冲模结构简单。方案三:无废料排样 冲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更低一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采用少、无废料排样法,材料利用率高,不但有利于一次冲程获得多个制件,而且可以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力,但受条料宽度误差及条料导向误差的影响
19、,冲裁件的尺寸精度不易保证,所以采用方案二。分析零件的形状,应采用单直排的排样方式,零件的排样方式如图5-1所示。图5-1 示意图5.1.1 搭边值和条料宽度确定(1)搭边值的确定搭边的作用一是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二是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搭边还可以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入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由材料的性能、厚度和形状可确定搭边值。两工件之间的搭边:a1=1.8mm工件与侧面的搭边: a=2.0mm(2)条料宽度的确定根据模具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有测压装置的模具和无测压装置的模具,测压装置的作用是用于压紧送进模具的条料(从条料侧面压紧
20、),使条料不至于侧向窜动,以利于稳定地加工生产。由于本套模具设计时有冲孔凸模起定位作用,落料尺寸要求不高,所以选用无侧压装置。 故按以下公式计算: (5-1)式中:B-条料宽度; D-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侧搭边值,参照表5-1得:a=2.0mm; -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偏差,参照表5-2得:=0.5mm;C-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 参照表5-3得:C=0.5mm;表5-2 剪切条料宽度偏差条料/mm材料厚度t011223350500.40.50.70.9501000.50.60.81.01001500.70.70.91.1表5-3 导料板与条料之间的最小间隙C材料厚度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固定 连接 冲压 复合 设计 3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