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6页).doc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第 6 页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本阅读1.C(“后者”是指“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包括“被掳掠”的人。)2.D(掀起海外移民高潮的原因,除了开放海禁的政策,还有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3.B(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AB(C项叶春山在大宅中所见的壶是另外一把;D项是否家境艰难,文中没有交代,且叶春山当年并没有欠下两千光洋;E项主旨概括不准确,“知己难求”,并不是小说所表达的主要意思。)5.精于茶道,是能诗好文的儒商;善良好客,是谦和
2、有礼的“雅士”;重情重义,是慷慨仗义的“义友”。6.观点一:二人的对话很精彩。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修养。两个人都是好茶好文的雅士,用语雅而不俗,正合两人身份。对话描写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讨茶、论茶,到论诗、让壶,通过二人的对话过渡,顺畅自然。很好地表现了二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旨。二人论茶、说壶、谈诗非常投机,这是他们成为知己的根本原因,为下文表现他们深厚的情义做了铺垫。观点二:二人的对话有些造作。不符合生活常理。人物语言文白夹杂,生活中人们是不可能这样说话和交流的。不符合人物身份。尤其是叶春山,他虽然是好茶能诗的雅士,但毕竟是一个商人,不可能用这种语言来待客。不自然,是作者
3、刻意设计。作者为了突出他们的文雅,而在语言上特意如此设计,人为痕迹太重,读来并不顺畅。(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B(A项通过链接可知是苏珊认为钱学森的生平颇有可写之处;C项“自信”原文并未表明是受北京的影响;D项“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有人刻薄地称他为中国的皇帝”于文无据。 )8.BE(B项“不好交往,很少说话,喜欢独处”只是性格特点,不能说是成功的基础;E项表述错误,是钱学森加快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9.思索周密:叠纸飞机非常精细,让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独立思考:很少与别人一起做功课,独立安静思考。勤奋好学:阅读广泛,收集大量的材料系统性阅读;阅读时间长,每天花在读文献上的时间平
4、均超过10小时。研究深入:跟着导师研究了很多难题,帮助导师理清了不少思路。(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A 11.B 12.D13.(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敢望其项背的。(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二)古代诗歌鉴赏14.BD(B项“表达出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D项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则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15.(1)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
5、”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和愁苦。(2)第二首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之心理联想到“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出了元白二人千里互思的深厚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6.(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第卷 表达题三、 语言文字应用17.C(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模拟 试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