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读后感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的读后感6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庸的读后感600字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才智的結晶。它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修道之謂教”的性、道、教三者爲根本,深化闡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才智根本”,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庸的读后感,盼望你喜爱。 中庸的读后感600字1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待,人家不优待,埋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埋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埋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埋怨的最大缘由,一个字:求。由于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
2、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缘由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缘由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
3、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意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拘束得意。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埋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需“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缘由,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好像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缘由,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肯定要中正,也就是肯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熟悉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的读后感600字2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
4、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见,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胜利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状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依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方案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见和目标,好像有点难,然而我们依旧会追求中庸,由于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决自己的信念,坚决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
5、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斗中,抵抗不肯定是强,抵抗也不肯定是弱,就像埋伏里面说的“有一种成功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据”。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假如失去中正平和,肯定是由于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掌握好自己的心情,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原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假如都将这些心情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
6、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好像有利于自己的胜利。 中庸的读后感600字3 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而格物致知即明明德,“格”是“格君心之非之格”“格物致知”即是“去人欲,存天理”“去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如此即可止至善。以上明白了然后可以谈“诚意”,“诚意”即诚其意,意诚,亦如格物致知,格其不诚之意以复诚意,古之人亦可称为真人,可见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当然这里所说真人与其有所差别。 回到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不、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自己满意),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诚然后心正,意诚方且是“意
7、”“学问”“思想”“观念”上的诚,而心正何解? 所谓“心正”“正心”在下认为是自己与外物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做到心正,正心,即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达到的效果,亦可称为一种状态,所谓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惊,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正,正心。可看作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知即行,行即知,达到“一”的境界。 心正而后身修,何谓身修?身修在古代人看来是一种很完好的境界,是结合前“格物致知,意诚,心正,然后身修而结尾”,身修即概括了前者之总和 中庸的读后感600字4 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而格物致知即明明德,“格”是“格君心之非之格”
8、“格物致知”即是“去人欲,存天理”“去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如此即可止至善。以上明白了然后可以谈“诚意”,“诚意”即诚其意,意诚,亦如格物致知,格其不诚之意以复诚意,古之人亦可称为真人,可见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当然这里所说真人与其有所差别。回到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不、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自己满意),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诚然后心正,意诚方且是“意”“学问”“思想”“观念”上的诚,而心正何解? 所谓“心正”“正心”在下认为是自己与外物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做到心正,正心,即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达到的效果,亦可称为一种状态,所谓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
9、所恐惊,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正,正心。可看作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知即行,行即知,达到“一”的境界。心正而后身修,何谓身修?身修在古代人看来是一种很完好的境界,是结合前“格物致知,意诚,心正,然后身修而结尾”,身修即概括了前者之总和。 所谓“物格、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是有先后挨次的,如一个一个阶梯完成上去,先有物格完成然后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可平。修身即是“格物、诚、正心”这三个过程的不断凝练,熟识,持之以恒,学以致用而融汇己身的过程。如高校所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0、如是。而家齐、国治、天下平,却是不宜多说。其有一首歌颂君子的诗很完善,就如颂一个“物格、意诚、心正、身修”的人。瞻波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行喧兮! 高校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可怕、恐惊)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行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在回到首段,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庸的读后感600字5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
11、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似乎消失了偏差,这唯恐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凡之意。所以许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知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原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猎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中庸的读后感600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