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对山水本真之美的发现与叙写.docx
《谢灵运对山水本真之美的发现与叙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谢灵运对山水本真之美的发现与叙写.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谢灵运对山水本真之美的发现与叙写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一段 优美的山水描写后论道:“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J这篇书札写于梁代中后期,假设从此向前追溯,文学 史上曾出现过众多模山范水的作品,包括康乐公谢灵运 前后的石崇、孙绰、王羲之、慧远、陶渊明、鲍照、江 淹等的诗文创作,陶弘景当时所能读到的精彩之作远非 现在所能想望。那么,他为何会如此推崇谢灵运呢?答 案或即“能与其奇者五字。这五字其实包含了两点值 得关注的信息:一是“奇”字,即山水本真之奇异;二 是“能与”两字,“与”有赞许之意,“能与”即有能力 用语言文字给予赞许。因此,“能与其奇者”不但要能够 发现山水之奇,还要有
2、足够的文字表达能力称颂出山水 之奇。(一)谢灵运山居赋曾对西晋之前的山水审美作过批 评,认为仲长统和应噱所希求的良田美宅,历代帝子王 孙豪贵们占有的山川苑囿,均被表现为域中极富丽之地, 这些山水其实只是畋游欢宴之场。东晋开始的山水书写 在纵放宴游之外,增添了以山水澄怀味道或玄想证悟的 功能。如王羲之兰亭诗序记述众名士在山水相映的 清和自然中饮宴赋诗,与石崇金谷集会的赫然势焰迥异, 兰亭集会展现了雅士之风。王羲之既对之前石崇等山水 书写中的丝竹管弦之乐予以否认,也未提汉代张衡、仲 长统等所谓的弋钓之娱。孙绰游天台山赋、顾恺之画 云台山记那么将山水作了超越域中的阐发,庐山诸释子 游石门诗序将石门之
3、游的宗旨归于在神丽之境中证 悟体道。总而言之,山水无论被作为畋游欢宴之场,还 是仙境或玄想证悟之境,作者本意尚未落在山水本真之 美上。东晋至刘宋,随着奇山异水自然之美逐渐被揭示, 之前开展起来的山水作为欢宴之地、仙境、玄思证悟之 场的功能,在谢灵运作品中虽还有具体而微的表达,但 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仙境的情结为例,谢灵运作品 中虽仍有仙人仙境的意象遗存,但前代文学中一些著名 的仙人仙境却常被作为山水流连时求索、怀疑、幻灭的 对象。如他从永嘉回故乡始宁途中所作归途赋,便曾 记叙自己在缙云逗留以搜寻黄帝遗迹的过程。不过他已 不再执着于黄帝升仙一事,赋文“漾百里之清潭,见千 仞之孤石。历古今而长在
4、,经盛衰而不易”,便是强调唯 有这片千仞高的孤石,无论时间变迁和人世盛衰,眉然 屹立在缙云山中。对仙人仙境的质疑与幻灭在其入华 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中最为典型。该诗开头直到“邈 假设升云烟”句,与之前论及的孙绰游天台山赋、顾恺 之画云台山记、庐山诸释子游石门诗序相比,都 是一个思路,无非描写所登游之处非同寻常的奇异险绝 景象,以至作者不畏艰难登顶后,仿佛升到云烟之上。 但至“羽人绝仿佛,丹丘徒空筌” 一联,谢诗开始与前 代类似意境分道扬镶,如屈原远游之突显羽人和长 生不老之乡(“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以及孙 绰游天台山赋之寻求羽人之踪和长生不死之福地(“仍 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
5、。在谢灵运的山水世界中(梦境除外),再也无法寻得羽人和丹丘,连图牒和碑版 都踪迹全无。他的山水书写开始将重心放在寻求奇山异水的过程, 这种“异”非再是玄想的仙都或神丽之境,而是山水自 然本身的神奇灵异之处。如“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 孤石”(归途赋),“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入华 子冈是麻源第三谷),“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疏峰 抗高馆,对岭临回溪”(登石门最高顶),等等。他不 再如张衡、石崇他们那样描写人在山水中的宴嬉和弋钓 之娱,也不再如王羲之、庐山诸释子那样将山水强调为 遣怀悟道之场,他的山水世界与纷繁喧嚣的欲界相反, 主体局部是空、水或水月相映的本真澄净的世界,山水 之游包括欣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谢灵运 山水 本真 发现 叙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