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以上.docx
《2022《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以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以上.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以上 文化苦旅通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现了中国文人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的走向。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22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以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2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以上1 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问。余秋雨靠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很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考。 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究中国文化的历
2、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这本书的主调。在书中,对详细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肤浅的人文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 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概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谈论,使读者为文章的心情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峻拷问历史,其中,消失了许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反思,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或许是当代历史
3、过于敏感,因此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梦中,又怎么知道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外国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吵闹的城市中吗?类似这样的谈论,在书中还有一些。这不禁让人疑心,余秋雨在发表谈论时,有时提出的简洁问题反而把状况弄得简单。 我觉得,凭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国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虽然其中不免有矫情之处,甚至有硬伤,但那种思索与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召唤。 2022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以上2 每一次,读文化苦旅,就好象身陷一场沙尘暴,在肤浅的文字之间步履维艰,被千年沉淀的沧桑感压得抬不起
4、身子来。 从来都是很傲慢,傲慢于盛唐的明丽,傲慢于祖先的才智。从来都是很心疼,心疼中华大地的伤痕累累,心疼中华蒙受的耻辱。但是读完这本书,我又开头心疼中华文化的步步艰辛。 沿着历史碾过的痕迹,伫立于敦煌千年的风沙中,听风声里无奈的叹息,身处阳关落雪处,望一眼故人褪色的青衫;包裹在天一阁中,触摸范氏一族代代坚持的守护。这里,有中华文化的积累像流水般溜走,有历代工匠的梦锈刻的婀娜的身姿,有四周边声连角起的恢宏战场,有君子其役,不知何期的忧愁哀伤,有李白对酒当歌的豪情,有与扬州八怪渲染笔墨的意想。 王道士慷慨地送出敦煌中祖先留下的珍宝一箱又一箱,我们看着这些触目细心的数字,让心一阵又一阵地抽搐;莫高
5、窟悄悄地藏在广袤的沙漠中,外表只是一座小山包,可它却把宗教和艺术完善地结合在一起,载歌载舞。废墟在历代的颠簸中坍塌,重建又坍塌又重建;阳关倒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领域中,在朔风中越来越黯然。 或许一个中同学对于这些历史并不能理解得太深化,可是,作为一个中国的孩子,真得好好看看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并不是书本上的之言片语就能撑起一个华夏的文明,我们在追求那些无所谓的明星时,是不是应当转过身来,追捧已经消逝的宏大?在匆忙的脚步中,捡起一丝空闲,静看细水流长,细数庭前花落。 我不是一个学者,也不是名家,我只是一名中同学,深深地爱着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让这困难的中华文化,走进我们的心吧,只需轻轻地蹲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苦旅 2022 文化 读后感 600 以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