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df
《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16 化学实验具有实践性、 思维性、 创造性、 趣味 性,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载体。 多年来, 我们徐州市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成 员热衷于化学实验的改进与设计, 并倡导学生挑 战权威,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的创新, 很 多学生在初三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 青少年科技 创新大赛等科技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有的 学生还发表了实验创新论文。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 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领学生开展实验创新活 动。 1 改进实验方案, 培养批判精神 在化学教材、 实验论文里, 甚至是在化学教师 的实验创新大赛中, 总会发现一些化学实验方案 存在缺陷和疏漏。 引
2、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质疑 并优化和改进, 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 提高他 们的质疑能力, 进而引发对化学实验的创新。 例如, 按教材上的方法加热碳酸氢铵时, 学生 容易发现其中的不足: 实验是在敞口仪器蒸发皿 里做的, 无法观察到分解产物水与二氧化碳; 另 外一种分解产物氨气, 虽然能明显地感觉到, 但前 排的学生常常深受其害。 经过师生交流探讨提出 改进措施: 将蒸发皿更换为可以封闭的透明玻璃 仪器、 增加石灰水和酚酞试液等试剂, 师生设计出 下列三种改进方案。 如图1 所示的改进方案 (夹持装置略) 利用了 U 形管和注射器, 只要微热碳酸氢铵, 白色固体就 逐渐减少, 同时 U 形管内
3、壁有水珠、 酚酞棉花变红 色, 充分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分解产物有 水蒸气和氨气; 停止加热后, 上拉注射器活塞抽取 U 形管内气体, 石灰水立刻变浑浊, 说明分解产物 还有二氧化碳。 学生因此明白为什么碳酸氢铵要密 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施用后要及时用土覆盖。 20mL 注射器 澄清石灰水 浸有酚酞 试液的棉花 10150 的 U 形管 图1加热碳酸氢铵的改进实验方案之一 图 2 所示的改进方案利用了小气球和长柄 V 形玻璃管 (长柄长约 15cm、 每个支管长约 8cm、 外 径约 1.2cm) , 只要加热碳酸氢铵, 长柄内壁就会出 现大量的水珠, 同时酚酞棉球变红色、 澄清石灰水
4、 变浑浊, 说明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有水、 氨气和二 氧化碳。 另外, 实验尾气被收集在气球里。 在实验改进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摘要: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丰富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我们注意引领学生参与化学实 验的改进和设计。 通过改进实验方案、 优化实验方法、 设计实验装置、 研制实验用品等, 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 点燃了学生的 创新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技法, 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不断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创新; 学生参与;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
5、016)100016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子课题 “享受化学实验, 激发 创新思维” (DCA110195-10104) 。 课改前沿 探索实践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17 湿润的酚酞棉球碳酸氢铵 石灰水 小气球 图2加热碳酸氢铵的改进实验方案之二 图 3 所示的改进方案借助医用硅硼铝玻璃注 射器(耐高温高压) : 微热碳酸氢铵, 分解的产物 使注射器活塞向外移动, 针筒内壁出现较多的水 珠, 接着果导片 (主要成分是酚酞)变红色, 说明 分
6、解产物有水和氨气; 停止加热, 再将注射器里的 气体推入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分解产物 有二氧化碳。 60mL 注射器 碳酸氢铵 撒在针筒内壁 的果导片粉末 图3加热碳酸氢铵的改进实验方案之三 以上改进方案都有新颖直观、 安全环保、 简 洁方便等优点。 学生在上述探究性学习中, 也认识 到 “缺点列举法” 1 是改进化学实验的一种有效 方法。 2 设计实验装置, 发展创新能力 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硬件和物质基础, 它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激励学 生要敢于质疑实验装置的缺陷, 并力争改进、 创新, 从而使实验装置更加科学、 简洁、 完美, 同时培养 学生善于思考
7、、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 教材上利用三个烧杯、 浓氨水、 酚酞试 液等实验用品去探究微粒运动, 虽然实验现象明 显, 但是实验装置无法固定, 而且浓氨水的用量 大、 氨气极易逸出实验体系。 针对该实验存在的问 题, 师生对实验提出如下的希望: 实验体系密闭、 药品用量少、 操作较为简便, 依据 “缩小省略法” 的创新思路, 落实希望点, 研制出多个理想的实验 装置。 如图 4 所示的改进装置, 只要松开止水夹, 浸 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就很快变红; “酚酞试液与浓 氨水没有直接接触就能变红” 的事实, 充分说明氨 分子在不断运动。 另外, 该装置还能反复使用 (变 红的棉花团暴露在空气中就
8、会很快褪色) 。 浸有酚酞 试液的棉花 截去最前端的 棒棒冰塑料管 止水夹 浓氨水 图4在棒棒冰塑料管里做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如图 5 所示的改进装置, 只要按图连好实验 用品, 一会儿蓝色硅胶就能变红, 说明水分子在不 断运动; 如果使用热水, 硅胶会更快地变红, 说明 温度升高微粒运动的速率加快 2。 该装置也可以 反复使用 (变红的硅胶用电吹风吹一吹, 即可变回 蓝色) 。 内装蓝色硅胶 的粗玻璃管 18180 试管 蒸馏水 图5借助蓝色硅胶和水探究微粒运动 上述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升实验设计能力, 促进手脑并用; 也使学生认识到, “希望点列举 法” 3 是设计化学实验、 研制实验装置的
9、又一种有 效方法, “缩小省略法” 4 是追求实验微型化、 简 约化的重要手段。 再如, 教材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不能 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那么如何设计才能使反 应可控呢? 教师首先展示图 6 所示的发生装置, 帮 助学生明晰反应可控的原因创造了便于固、 探索实践 课改前沿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0期18 3 优化实验方法, 激活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一般都有约定俗成的操作方法, 但 是随着实验装备条件的改善和教研活动的深入开 展, 不少化学实验涉及的操作方法还可以优化, 从 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实验过程更简单、 实验结 果更丰富。 例如, 按照教材上的方法点燃蜡烛刚熄灭时 的白烟,
10、成功率很低; 经过分析, 师生确定其主要 原因是吹灭蜡烛时导致白烟分散; 此外, 实验所用 的蜡烛较细, 产生的白烟稀少。 通过 “逆向思维” 可知, 要确保实验成功, 白烟要多而且集中, 于是 学生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法: 蜡烛做粗一些 7(这 样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就多) , 用容器将蜡烛罩灭 (这样白烟就能集中 ) 。 如图 8 所示的实验, 学生用废旧的蜡烛头制 成粗蜡烛; 用集气瓶将粗蜡烛的火焰罩灭, 再轻 轻提起集气瓶, 同时将燃着的火柴靠近上端的白 烟, 白烟立即被点燃, 并再次引燃粗蜡烛。 如图 9 所示的实验, 用短颈漏斗罩灭粗蜡烛 的火焰 8, 漏斗口处出现较多的白烟, 也容易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