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10000字中学生的读后感5篇.docx
《名著10000字中学生的读后感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10000字中学生的读后感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著10000字中学生的读后感5篇 “名著”所论述的都是各个专题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名著”是基础教材,所不同的是它们不是互有联系的一整套教材,也并非按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技术性而编排。有一类书却应先读,以便有利于名著阅读,那就是名著的读过的别的“名著”。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名著10000字中同学的读后感.(1) 假如要评出世界上最厉害的野外生存高手,我想确定非英国的鲁滨孙莫属。鲁滨孙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中的主角,他不听父母的劝阻,去海外冒险,不料却被困在了孤岛上,饥寒交迫,生存困难。 但他并没有放弃盼望,而是以非凡的士气与才智生存了下来。经过坚持不
2、懈的努力,他成了孤岛的岛主。经过28年的等待,他最终找准时机,回到祖国。鲁滨孙冷静、镇静地去应对逆境,全部危急与困难都被他一一化解。鲁滨孙,这个孤独而坚韧的冒险者,他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深深影响了我。预备去“冒险”。 在山脚下,我和哥哥还在一起,走着走着,我越走越快,就甩开哥哥跑到山腰了。山上的小路,因下雨而变得湿滑。突然脚下一滑,我摔了一跤,顺着陡坡就向下滑。我眼疾手快,顺手抓住了一丛野草。开头我还用力挣扎想爬上去,但是很快我发觉野草有所松动,便不敢再动弹。我可怕野草被拔起或是断掉,忙用左脚踏住一块小岩石,还时不时用右脚抵住其他土块,土块一松我又换一块。 就在这僵持的过程中
3、,空中还滴下几颗雨滴,滴在脸上凉飕飕的,这让我的心多了几分恐惊!我看了看下面,这一看更使我胆战心惊,陡坡差不多五米高啊!我可不想“等死”,壮着胆子当心翼翼地挪动身子,左脚踏着的小岩石感觉也快松了,我还想借力从这儿蹦上去呢,结果我往上一蹿,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下去!我再也不敢妄动了,只好在那儿死撑,心里祈祷着哥哥来救我。撑了好一会儿,就在我快要无望时,最终看到了哥哥熟识的身影经过这次危急,我深深地体会到,自我爱护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技巧。 当遇到危急时,还要学习鲁滨孙的冷静、士气和才智。从前,我始终认为危急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现在我知道了,它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会自我爱护是很必要的啊! 名著1000
4、0字中同学的读后感.(2) 手捧一本战斗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充满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英勇和才智,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斗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究。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高傲、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的虚伪、无聊,不情愿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乐观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斗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命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
5、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忱劝告下,他慢慢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胜利,但他仍旧打算自己“应当安静而平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漂亮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漂亮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斗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考,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
6、在。安德烈的思考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应当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当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苦痛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劝说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像。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诞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
7、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犹如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留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索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旧飘浮着安静、镇静的白云,老榕树依旧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止。 名著10000字中同学的读后感.(3) 雨果是法国大文豪,中国人对他有点好感,由于他在听到其次次鸦片战斗英法联军抢劫烧毁圆明园罪行时说了点怜悯中国的话。我的高校时代阅读的第一篇英文小说就是巴黎圣母院,虽然是简写改写本,敲钟人卡西莫多人丑心好、吉普赛美女爱斯梅拉达人好心好、神甫克洛德人好心丑已经刻在心里。看完电影巴黎圣母院,再看小说原著,雨果写得洁净利落,情节紧凑,人物不多,读起
8、来很有浪漫主义的味道,雨果不愧风流才子,文笔有点惊风雨泣鬼神感觉。巴黎圣母院从今成为巴黎城市象徽,雨果于法国文化走向世界,功莫大焉。 雨果班级轻轻就写成巴黎圣母院,他后来写凄惨世界还能超出自己多少呢。看到凄惨世界那个大块头,我都打了几次退堂鼓。这次最终把凄惨世界啃读一遍。说真话,阅读凄惨世界,真不如阅读基督山伯爵和金庸武侠小说,小说情节慢,伏笔又少,没有勾人读下去的文字魔力。凄惨世界开篇写了个主教神甫米里埃尔,好像好得过了头,主教独闯匪区宣化,让强盗头子主动送来法器。写仆人公冉阿让出场,由于是苦役犯黄色身份证,释放出狱后一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住都没人敢接待。走投无路之际,他闯到神甫门上,住了
9、一夜。顺手牵羊,顺走银器。故事人物情节最终缓缓绽开,警探沙威出场抓捕冉阿让,神甫解脱冉阿让,埋下本部小说主题。 凄惨世界描写聚焦点是法国下层民众生活,重点写法国监狱弊政和苦役犯冉阿让一生。雨果写美女方蒂娜未婚生女,工作失脱,沦为妓女。写孤女科赛特被泰纳迪夫妇残酷剥削,写得的确让人看得难过。写冉阿让仿制玉石发了大财,变成马德兰市长,又由于良心发觉,不愿看到别人顶罪,紧赶急赶赶到法庭,承认自己才是真正的冉阿让。雨果文笔变化多端,设计出冉阿让爬桅杆救人,主动落水,造成溺死假象,二次逃脱,救出孤女科赛特。小说至此进入.,写沙威忠于职守,本想利用泰迪拉做局,逮捕冉阿让。想不到好人自有天佑,冉阿让安稳逃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著 10000 中学生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