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2019-2020年) 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效,确保出列贫困村稳定退出,在现行标准下确保到2020年底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推动我县贫困村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实现由贫转强、跨更加展的目标,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落实“四不摘”要求,保障政策供应,强化责任落实,把巩固脱贫成效
2、和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意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更加注意激发内生动力。全面巩固提升46个出列贫困村及面上村,22998名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成效,2019年实现41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现行标准下,消退肯定贫困,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开展春季大排查工作,摸清底数 1. 查贫困人口属性 漏评:重点清查大病重病户、残疾人户、重灾户、移民户、低保户中符合条件应当纳入的对象;建档立卡“四类人员”(财政供给人员、个体工商户或经营企业的户、有商品房的户、有小汽车的户)一刀切被清退中应当保留的对象。 错退:
3、清查“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含平安饮水)未达标及脱贫程序不到位,算账式脱贫的已脱贫对象。 错评:“四类人员”清退不到位的;识别之前为“四类人员”但未作备案说明的建档立卡对象;明显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对象(子女有赡养实力)。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住建局、县委编办、县公安局、各乡镇 2. 查住房保障状况 重点清查贫困户住房保障状况。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重点清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专账、拆旧复垦、信息系统档案管理及搬迁对象入住、项目管理、信访处理、后扶状况。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 责任单位:县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毛田镇、月田镇、公田镇、张谷英
4、镇 3. 查健康扶贫状况 重点清查贫困人口中大病重病患者住院报销比例是否达到90%以上;农村贫困人口是否“应保尽保”;慢性病大病签约服务管理状况;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状况;特别门诊报销状况及其他政策落实状况;贫困残疾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最低缴费档次的养老保险代缴落实状况;乡村卫生院、卫生室建设及全科医生和合格村医配备状况。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残联、各乡镇 4. 查教化扶贫状况 查清晰义务教化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因贫失学辍学状况;省内跨区就读的贫困学生资助状况;省外就读贫困学生资助状况;因病因残贫困学生送教上门状况;贫困户家庭中职业学历教化扶贫补助落实状况(雨露安排)。
5、 牵头单位:县教化体育局 责任单位:县残联、县扶贫办、各乡镇 5. 查培训、就业状况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两后生”(中学或初中毕业后未升学学生)是否参与人社等部门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有劳动实力的贫困户是否参与人社部门的就业推介;扶贫车间建设状况;转移就业政策落实状况。 牵头单位:县人社局 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各乡镇 6. 查产业扶贫状况 查清晰符合产业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查产业扶贫明白卡信息采集状况;有产业发展实力和意愿的贫困户是否与农业合作组织等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利益联结是否紧密;产业扶贫风险防控状况。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7. 查民政、残联兜底状况 查贫困户是否应
6、当享受兜底政策;查整户兜底状况,是否应兜尽兜及兜底类型评定是否精准;查残疾贫困人口残疾证办理状况及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状况;残疾人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中学生和以上学历学生教化资助政策落实状况。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责任单位:县残联、各乡镇 8. 查资金项目状况 对往年项目进行抽查;查项目库建设运用状况;查项目资金状况,看是否存在虚报冒领、贪污挪用,看是否专款专用、公开公示。 牵头单位:县财政局 责任人:县审计局、县纪委、县扶贫办、各乡镇 9. 查小额信贷风险状况 查新增贷款贫困对象是否符合“四有一项目”审批条件和评级授信等级要求;查贫困户产业经营状况和贷款到期还贷实力状况;查户贷企用还贷
7、状况及利益联结状况,看贫困户分红是否根据协议到位。 牵头单位:县人民银行 责任单位:县人民银行、县农商行、各乡镇 10. 查涉贫信访与舆情处置状况 查我县涉及国扶办12317、省办12317、市长信箱、12345、县委书记县长热线、“互联网+监督”及网络舆情涉贫信访件处置落实状况;查乡镇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信访等重点信访对象和信访积案是否建立领导包案责任制;查群众初次涉贫信访问题受理处理状况。 牵头单位:县信访局 责任单位:各行业扶贫单位、各乡镇 11.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及贫困人口信息台账 在全面摸底排查基础上,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贫困人口信息台账,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管理,严格落实“四不摘”
8、要求。 牵头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单位:各行业扶贫单位、各乡镇 (二)实施产业就业增收提升工程 突出抓好产业扶贫: 1.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扶贫车间”式加工产业等“九大扶贫产业”,主动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 2. 根据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大力推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一社一企”、“一户一项目”。加强对往年已投入运行的扶贫产业项目的后续管护和扶持,落实特色产业规划,集中力气打造支柱产业,着力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实力强的特色产业,实现对贫困村、有发展实力的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3.
9、坚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深化推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用好干脆帮扶、托付帮扶、股份合作等有效做法,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生产奖补等形式发展产业脱贫;对有劳动实力、有产业发展意愿但没有稳定增收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仍赐予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和农业保险保费支持;对无劳动力或发展条件不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资产托管、托付帮扶、股份合作等方式共享扶贫产业发展成果脱贫;明确产业扶贫资金、资产产权,对达到帮扶期限的项目,后续实行同股同利、风险共担。 4. 接着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激励支持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对接帮扶贫困村及非贫困村发展产业扶贫
10、,建立产业基地,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实力 ,确保村村都有扶贫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支持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建立长期利益联结机制。 5. 推行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大户带动和群众自家种养的“三带一自”模式。实施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奖补机制,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驻村第一书记为产业发展指导员,同时各帮扶责任人担当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6. 深化推动消费扶贫,加强贫困村和贫困户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及机关事业单位食堂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供
11、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长到贫困村,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开展贫困村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深化推动电商扶贫专项行动,推动农村物流产业建设,促进贫困村农产品销售。 7. 制定实施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安排。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大力推动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增加集体经济;进一步规范光优扶贫电站建设和管理,强化运营管理和收益安排,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8.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存在失败风险的,由县级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和农推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加大技术指导和资金倾斜力度。
12、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商粮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畜牧局、县供销社、县移民局、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科技局、县文旅广新局、县扶贫办、县环保局、中国人民银行 *县支行、各乡镇 深化实施就业扶贫: 1. 对符合条件的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接着落实技能培训补贴、就业奖补、就业救济、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扶贫政策,培训贫困劳动力300人。 2. 主动探究就地就业新途径,通过岗位补贴、场租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引进社会力气创办或领办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完成10个“扶贫车间”、10个“扶贫基地”建设任务,供应就业岗位100个,吸
13、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 3. 途径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供应公益性岗位10个,动员更多贫困群众参加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吸纳贫困劳动力参加治安、护路、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增加劳务收入。 4. 强化“311”就业扶贫行动,为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举荐岗位,供应职业指导和免费技能培训服务信息。 5. 实施外派劳务扶贫,建立外出就业务工贫困户稳定就业工作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境外就业稳定脱贫。加强省、市、县内扶贫劳务协作,打造贫困劳动力长期固定的求职渠道,新增转移劳动力就业600人。 6. 加强对贫困留守妇女技能培训和居家敏捷就业扶
14、持,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7.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存在不稳定因素的,由县级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和劳动站刚好驾驭相关状况,介绍新的工作岗位。对因在外就业失业而无返乡路费的,刚好赐予支助。 牵头单位:县人社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教化体育局、县民政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公安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残联、各乡镇 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1. 对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已脱贫户,重点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扶持,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2. 要落实后续帮扶主体责任,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乡镇村组、结
15、对帮扶责任人,因户因人精准制定帮扶方案,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 3. 强化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带动,做好劳务协作服务, 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支配公益性岗位,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门路、增收有来源。 4. 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和服务,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迁入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促进搬迁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同时,做好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转移接续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社会保障不断档、不脱节、不漏人。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 责任单位:县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文旅广电局、县教化体育局、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委
16、宣扬部、各乡镇 (三)实施“三保障”提升工程 1. 全面落实教化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对非普惠性幼儿园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幼儿、非寄宿的义务教化阶段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落实一般中学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免费发放教科书和教辅材料。对接受职业学历教化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雨露安排”,做到应补尽补。主动开展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 80人,按规定享受国家中职学校学生免费和助学金政策。深化实施“一家一”助学就业童心暖和工程、泛海助学行动及“希望工程”等社会扶贫助学行动。重点关注因厌学等其它非贫困辍学的现象,深化推动“三帮一”劝学活动,强化义务教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脱贫 攻坚 巩固 提升 工作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