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政策解读: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9页).docx
《20160126政策解读: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0126政策解读: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9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0126政策解读: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第 8 页政策解读: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工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工业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已成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掣肘因素。一、必要性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成为举世公认的的工业大国。但是,我国的工业基础能力仍然不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遭遇锁喉之痛,先进基础工艺研究少推广慢,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已成为制约工业转型升级
2、、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一是严重制约整机和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部分关键基础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大量依赖进口,缺乏高端产品和装备集成的基础,无法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整机及系统设备。二是严重制约工业产品和装备可靠性、品质的提升。部分基础产品可靠性低,性能、质量难以满足整机用户的需求,导致一些主机和成套设备、整机产品陷入“缺芯”、“少核”、“弱基”。三是成为制约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软肋。先进基础工艺缺失,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产业技术基础难以支撑行业发展,使工业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进一步恶化。四是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症结所在。一些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严重
3、依赖进口,成为一些重要产品和装备国产化的卡脖子环节。我国“四基”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如我国高档工程机械中的液压件和发动机基本依赖进口,两项占整机成本比重高达30%-50%,80%的集成电路依赖进口。工业“四基”发展严重滞后,使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制造产业链的中低端,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的提升。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是保障我国经济与产业自主安全,建设制造强国十分紧迫的任务。二、目标和指标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要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立足工业发展现状,以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以结构优化和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解决工业“四基”关键问题。主要目标是:中长期,
4、经过5到10年努力,部分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达到国际领先,产业技术基础体系较为完备,“四基”发展基本满足整机和系统的需求,形成整机牵引与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工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化,先进基础工艺得到广泛应用,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初步建立,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具体指标(到2020年):指标类别指标值或描述质量水平1、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2、产品使用寿命整体水平提高1520%关键环节3、推动70
5、种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60种标志性关键基础材料、20项标志性先进基础工艺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突破4、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信息通信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领域的“四基”问题率先系统性解决支撑能力5、建设40个左右试验检测类服务平台6、建设20个左右信息服务类服务平台7、培育3家左右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结构8、培育10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9、形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的基础产业集聚区三、重大政策一是加快实施一系列产业配套政策。首先,坚持标准先行。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和试验验证,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0126 政策 解读 全面 提升 工业 基础 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