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医用耗材管理制度(9页).doc
《C1医用耗材管理制度(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医用耗材管理制度(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1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第 8 页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为了深化医院成本核算,厉行节约,增收节支,保障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高效、快捷、安全的开展,建立、完善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服务体系,特制定以下制度:一 管理组织由分管副院长负责范围内的采购办、设备科及器械库相关负责人对医院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进行管理。保证各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人,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能保证定期向院长、管理委员会反馈监督、检查、落实等情况。二 验收管理1、目的: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及质量,特制定本制度。2、验收区域:验收必须在规定的验收区内进行。3、验收时限:常温储存的医疗器械须在该工作日内验收完毕;阴凉储存的医疗
2、器械随到随验收。4、验收依据:供货合同及约定的质量条款。医院使用的医用耗材医疗用品(三类)或进口的医用耗材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家药监局颁布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5、验收原则:按产品批号逐批验收,不得遗漏。6、验收抽样:(1)比例:每批50件以内(含)抽2件;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增抽1 件;不足50件以50件计;(2)代表性:抽样须具代表性,即在上、中、下三个部位各抽3个小包装;(3)标志:抽样的外包装上应贴有“验收”标志,或相应登记。7、医院在验收医用耗材医疗用品时,验收部门必须对以下几个环节进行验收:查验每箱(包)(1)供货单位、医疗器械品名、规格、数量应与合同相符;(2)产品的内外包装应
3、完好无损。医疗器械的外观性状,包括色泽、发霉异物、包装破损等;(3)产品的检验合格证;(4)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5)进口产品应有中文标识。8、医疗器械标签、包装标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品名、型号、规格;(2)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3)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4)产品标准编号;(5)产品生产日期或者批(编)号;(6)电源连接条件、输入功率;(7)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8)依据产品特性应当标注的图形、符号以及其他相关内容。9、验收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必须对照供货方提供与实物同批号的加盖供货方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检验报告进行验证。10、进口医疗器械,必
4、须由供货方提供加盖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有中文说明书。11、退回的医疗器械产品,应开箱检查,核对生产厂商、品名、规格、产品注册证号、产品批号、有效期等,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验收手续。12、拼箱品种必须逐品种、逐批号进行验收。13、验收过程中发现与合同不符或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填写拒收报告单留存并予以拒收。14、验收员在验收医疗器械时应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应字迹端正清楚,不得有空格或缺项。验收记录应记载供货单位、生产厂商、品名、规格、产品注册证号、产品批号、有效期、数量、到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签章等。15、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产品有效期一年,但不
5、少于三年。永久性植入产品的有效证件保存期限为永久。三、医疗器械保管制度1、目的:为保证在库储存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2、医疗器械产品入库后,按各类产品对储存的要求不同合理安排储存区域。3、储存实行色标管理。其统一标准是:(1)待验库(区)、退货库为黄色;(2)合格品库、待运库(区)为绿色;(3)不合格品库(区)为红色。4、搬运和堆垛要严格按照医疗器械产品外包装图示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医疗器械产品控制堆放高度。5、医疗器械产品堆垛要留有一定距离。医疗器械产品与墙、柱、屋顶(房梁)、设施设备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6、医疗器械产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1 医用 耗材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