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通关题.docx
《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通关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通关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答案】 B2. 【问题】 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B.C.D.【答案】 D3. 【问题】 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首先应考虑的要求是()。A.经济性B.安全卫生性C.
2、功能性D.美观性【答案】 B4. 【问题】 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将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康德D.杜威【答案】 B5. 【问题】 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答案】 C6. 【问题】 在学习有关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让学生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分别洗衣服,然后对比洗衣效果,这体现的课程理念是()。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答案】 D7. 【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A.1985 年B.1993
3、 年C.1998 年D.1999 年【答案】 B8. 【问题】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答案】 B9. 【问题】 将乳酸菌的培养条件从有氧环境转变为无氧环境时,下列过程加快的是()。 A.B.C.D.【答案】 B10. 【问题】 某教师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节中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简述基因工程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树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造福社会的决心”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层次水平分别是()。A.了解、
4、领悟B.了解、反应C.理解、反应D.理解、领悟【答案】 A11. 【问题】 在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下,视野中被相连的30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将目镜转换为5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A.10B.90C.180D.270【答案】 D12. 【问题】 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左右。A.4岁B.3岁C.5岁D.7岁【答案】 B13. 【问题】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下面有关基因探针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探针是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B.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C.基因探针检测疾病的原理是,测定
5、并比较基因探针与被检测病毒的DNA碱基序列D.一种基因探针可检测多种疾病或病毒【答案】 B14. 【问题】 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B.将已灭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C.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答案】 A15. 【问题】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 C16. 【问题】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
6、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A.目的性B.预见性C.创造性D.选择性【答案】 C17. 【问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A.必然结果B.必要保证C.必然要求D.必然趋势【答案】 B18. 【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答案】 C19. 【问题】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B.C.D.【答案】 C20. 【问题】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
7、表现出来,这是()A.行为规范的迀移B.知识迀移C.技能迀移D.学习经验的迀移【答案】 A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A.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B.掌握学习的理论C.自然和自由的教育D.结构课程理论E.实验教学理论【答案】 ABD2. 【问题】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包括有( )。A.按入学成绩分别接受相应的教育B.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C.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答案】 BCD3. 【问题】 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答案】 A
8、BCD4. 【问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 ABCD5. 【问题】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答案】 ABC6. 【问题】 气质类型包括()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答案】 ABCD7. 【问题】 元认知的结构包括A.元认知态度B.元认知知识C.元认知体验D.
9、元认知监控E: 元认知情感【答案】 BCD8. 【问题】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答案】 ACD9. 【问题】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负有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教育的主体有( )。A.国家B.教师C.家庭D.教育行政机关【答案】 ABCD10. 【问题】 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思维特征有( )。A.能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B.能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C.具有抽象逻辑思维D.思维具有可逆与补偿性E.思维缺乏灵活性【答案】 ABCD11. 【问题】 教育能够具有创造和更新文化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A.传播新思想B.推进文化的创
10、造C.促进文化的更新D.推动文化交流E.促进新生一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答案】 ABC12. 【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 )。A.直接转变B.间接转化C.间接改变D.直接发生E.自然形成【答案】 BD13. 【问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B.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C.体现了评价
11、标准分层化D.关注学生的发展【答案】 ABCD14. 【问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起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A.教师主导性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B.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 AB15. 【问题】 产生深度知觉双眼线索有()A.视轴辐合B.空气透视C.相对高度D.双眼视差E.相对大小【答案】 AD16. 【问题】 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有( )。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筛选作用【答案】
12、ABC17. 【问题】 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有()A.生存功能B.学习功能C.发展功能D.实践功能E.享用功能【答案】 AC18. 【问题】 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要强调树立的教育观念包括()。A.应试教育的教育观B.系统工程的教育观C.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D.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答案】 BCD19. 【问题】 班会的特点有()。A.集体性B.客观性C.自主性D.针对性【答案】 ACD20. 【问题】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荀子B.华生C.孟子D.洛克E.弗洛伊德【答案】 A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
13、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朋友:“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加以分析。【答案】(1)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觉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是教育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2)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处处压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
14、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的另一面,就是要求教师有独立个性,即要求每个教师具备自身的个性素质和个性品质;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西省 教师资格 通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