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docx





《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 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看完论语,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论语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盼望你喜爱。 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1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始终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受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高校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行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高校问家,
2、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究中去吗?答案是确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详细性理,而是探求.与人生的详细性情。由于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或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详细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缘由。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见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
3、,两人都是宏大的训练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像?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定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或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久无法领悟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或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2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论语。别说里面的内容了,就单单简介就把我吓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诺贝尔奖获得主在法国巴黎说:”假如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必需回到252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才智。”的确,我读了大半部论语,也懂得了不
4、少做人的、学习的道理。 论语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说的话。背论语,真是受益匪浅。 8月8日,是奥运会的开幕式。有一个环节,是有2021个人在击缶,他们一边击缶一边诵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当时,我大声地跟着背,我弟弟则在一旁跟着小小声的背。 论语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索,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索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假如我们不去细细品尝,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若光去品尝,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
5、没用。两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喜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当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当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有时候,我们考试成果下来了,考了95分,自我感觉不错,由于还有好多同学排在我后面呢。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这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我非常佩服孔子的才智,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华,在我们现在那么发达的.都那么需要它。 论语的内容实在太浅显了。一时是理解不过来的。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渐渐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高中论语1000字读后感3 论语,记载
6、的是孔子与他的同学的对话。它是一部对我们很重要,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习,是我们必读的名著。论语里有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简简洁单的一句话,就讲出了做人的几个道理和学习的方法,赐予我们启迪,也指引我们学习的方向,目标。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告知了我们要孝敬父母,尽孝的方法。说明白做人要知恩图报,孝敬父母。许很多多,说都说不完。人只要根据论语里所要求的,做到其中的一点就比很多人好多了。 总之,论语记载了仁,孝,信等道德范畴,是我们须仔细阅读、学习的一部典籍。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
7、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论语这样长期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由于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任凭发表什么评论。据中学的历史课本记载,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头,始终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 事实上,这两千年中,官家推行论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统治的工具。由于论语讲“礼”、讲“仁”;讲“忠”,将“孝”;或许也由于论语中讲“民可使由之,不行使知有人说我的这种言论是在抹杀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其实不然。我主见打-倒的,是那个作为思想枷锁的论语,是那个用所谓的“仁义道德”(鲁迅语)来禁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论语 1000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