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讲稿.ppt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讲稿.ppt(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第一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围岩稳定性分析是根据不同的岩体结构、不同的力学特性,简化成不同的力学计算模型,应用相应的力学计算方法,定性或定量地分析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定性分析方法围岩分类方法赤平极射投影方法(节理块状岩体)定量分析方法解析分析法数值模拟方法模型试验方法 反馈分析方法连续介质力学方法第二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三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四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3.3.1 块状岩体的失稳特点(1)坠落 沿重力作用方向失稳的破坏方式,常发生在洞顶表面岩体,其临空面与重力作用方向近直角相交。(2)滑落 滑移面与重力作用方向呈一角度,块体失稳时需要克服滑移面的摩擦阻力,
2、常发生在边墙表面岩体。第五页,讲稿共九十页哦第六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3.3.2 块状围岩不稳定块体的赤平极射投影确定方法 根据洞室开挖前或开挖过程中围岩结构面露头产状,利用赤平极射投影与实体比例的垂直投影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临空面上不稳定块体的位置、形状与大小。第七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3.4.1 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应力状态特征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应力状态特征 总述:总述:岩体中开挖洞室,出现了临空面使岩体有了变形的空间,由于岩体中开挖洞室,出现了临空面使岩体有了变形的空间,由于初始地应力的局部释放,使岩体发生卸载而向隧道内变形,原来平衡的初始地应力的局部释放,使岩体发生卸载而向隧道内变形,原来平衡的三
3、维初始应力状态必然要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重分布的应力主要发生三维初始应力状态必然要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重分布的应力主要发生在洞周有限范围内,在此范围外仍保持着初始应力状态。在洞周有限范围内,在此范围外仍保持着初始应力状态。洞室开挖后,产生的重分布应力场称为洞室开挖后,产生的重分布应力场称为二次应力场二次应力场。第八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九页,讲稿共九十页哦(2)开挖断面形式的影响)开挖断面形式的影响 1)圆形断面受力状态最好;)圆形断面受力状态最好;2)椭圆断面,随着长轴与短轴比值的增大,洞顶的拉应力区随)椭圆断面,随着长轴与短轴比值的增大,洞顶的拉应力区随之扩大,拐角处应力集中现象也愈明显。
4、之扩大,拐角处应力集中现象也愈明显。断面形状对切向应力的影响第十页,讲稿共九十页哦(3)岩体结构的影响)岩体结构的影响 结构面的方向与二次应力场的分布有很大关系。结构面的方向与二次应力场的分布有很大关系。图 岩体结构方向对围岩二次应力场的影响第十一页,讲稿共九十页哦(4)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弹弹 性:性:应力应力应变线性关系,假定围岩承受很高应力也不破坏;隧道应变线性关系,假定围岩承受很高应力也不破坏;隧道开挖后,洞周径向应力变为开挖后,洞周径向应力变为0,切向应力集中。,切向应力集中。弹塑性:弹塑性:应力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假定围岩应力状态达到屈服条件时岩应变非线性关系,假
5、定围岩应力状态达到屈服条件时岩体进入塑性状态;洞周应力为体进入塑性状态;洞周应力为0,在塑性区内,随着塑性半径的增大,在塑性区内,随着塑性半径的增大,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都逐渐增大,在弹塑性交界面上切向应力达到最大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都逐渐增大,在弹塑性交界面上切向应力达到最大,在弹性区内又逐渐减小回归到初始状态。,在弹性区内又逐渐减小回归到初始状态。第十二页,讲稿共九十页哦(第十三页,讲稿共九十页哦(5)围岩的空间效应影响)围岩的空间效应影响 隧道端部开挖面对围岩的应力释放和变形发展有很大的约隧道端部开挖面对围岩的应力释放和变形发展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使得沿隧道纵向各断面上的二次应力状态和变形都不
6、束作用,使得沿隧道纵向各断面上的二次应力状态和变形都不相同。当距开挖面(相同。当距开挖面(2-3)D时,开挖面支承的空间效应可以忽时,开挖面支承的空间效应可以忽略不计。略不计。第十四页,讲稿共九十页哦(6)时间效应的影响 一般岩体都具有流变特性。隧道开挖后围岩初始应力的重新分布以及围岩的变形都不是瞬时就达到其最终值,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完成,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时间效应”。有些体的时间效应不明显,有些则相反,延滞变形所经历的时间很长,最终可能导致岩体失稳破坏。(7)施工方法的影响 开挖方式(钻爆或TBM)和开挖方法(全断面或分部开挖法)对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好的开挖作业可减少对
7、遗留岩体的破坏,使围岩的二次应力场更接近理论。第十五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3.4.3 围岩应力和位移的解析法分析围岩应力和位移的解析法分析 模型: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模型: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1)弹性分析)弹性分析 适用:完整、均匀适用:完整、均匀、坚硬岩体、坚硬岩体对于轴对称圆形隧对于轴对称圆形隧洞(洞(=1):第十六页,讲稿共九十页哦2cos)341)(21)1)(21442222rarapqraqpr2cos)31)(21)1)(214422rapqraqp2sin)321)(214422raraqpr)1(22rapr)1(22rap0r由弹性平面问题的吉尔希解,可得弹性应力:当轴对
8、称时,p=q。即侧压系数=1时,则有第十七页,讲稿共九十页哦)1(22rapr)1(22rapp20r当 r=a时,则第十八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周边r=,r=0,=2P0;周边的切向应力为最大,a 当=2P0的值超过围岩的弹性极限时,围岩进入塑性。如果把岩石看作为脆性材料,当=2P0的值超过围岩的弹性极限,则围岩发生破坏。定义应力集中系数K:K=开挖巷道后围岩的应力/开挖巷道前围岩的应力 =次生应力/原岩应力轴对称圆巷周边的次生应力为2P0 ,所以,K=2。若定义以 高于1.05P0为巷道影响圈边界,从而得到r5 。a第十九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二十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围岩的弹性位移弹性位移的
9、特点:周边径向位移最大,但量级小(以毫米计),完成速度快(以声速计),一般不危及断面使用与s隧道稳定。计算原理:按弹性理论可求得轴对称圆形隧洞洞周弹性位移。由下式计算:2cos)1(2cos)1)(1(4)1(21340202000rRrRrRPEu有内水压力或支护阻力时轴对称圆洞洞周位移计算:(洞周位移与支护阻力之间的弹性关系)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九十页哦对于一般圆形隧洞(不等于1):a周边应力情况 r=,则 r=0,r=0隧道周边切向应力状态分布曲线 =(1+)P+2(1-)P cos2aPPPP压应力区拉应力区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九十页哦在水平直径处,=0,有说明水平直径处的切向应力较初始值
10、提高了(3-)倍,表现出应力集中现象。=(3-)P在顶拱处,=90,有 =(3-1)P(a)当=1/3时,洞顶处切向应力为0;(b)当1/3时,洞顶不会出现拉应力,说明洞周切向应力全部变为压应力。=-P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九十页哦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九十页哦一般圆形隧洞的弹性位移(径向):2cos)1(2cos)1)(1(4)1(21340202000rRrRrRPEu为侧压系数。r 为围岩内一点到隧道中心距离。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九十页哦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九十页哦(2)弹塑性分析 适用:深埋隧道或埋深较浅但围岩强度较低时,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超出屈服准则,该部分岩体进入塑性状态。1)峰前区弹塑性力学
11、分析弹塑性力学处理的对象的应力-应变图形如图所示。轴对称圆洞的理想弹性塑性分析卡斯特纳方程基本假设:(1)深埋圆形隧道;(2)原岩应力各向等压(=1);(3)围岩为理想弹塑性体。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九十页哦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九十页哦2)弹塑性应力求解基本方程:)1(22rapr)1(22rap弹性区:强度准则方程摩尔-库仑准则:塑性区:轴对称问题的平衡方程:0rdrdrrsin1cos2sin1sin1cr0rrr0R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九十页哦pRer塑性区p求解微分方程,再代入边界条件分别得到弹塑性区的应力。边界条件:r,r=P0 在弹塑性交界面r=Rp,re=rp,e=p 第三十页,讲稿共九
12、十页哦 1)(sin1sin1cotsin1sin20Rrcp塑性区的应力弹性区的应力22sin1sin20220 1)(cot)1(rRRRcrRPpppe22sin1sin20220 1)(cot)1(rRRRcrRPpppersin2sin100cot)sin1)(cot(ccPRRp塑性区半径20sin2sin1000)(cot)sin1)(cos()sincos(rRccPPcPe20sin2sin1000)(cot)sin1)(cos()sincos(rRccPPcPer1)(cotsin1sin20Rrcpr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九十页哦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九十页哦当隧道内有支护反力P
13、1时,则弹塑性区的应力可以表达为:pRr01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九十页哦塑性区弹性区cot)(cot(sin1sin201cRrcPprcot)(sin1sin1)cot(sin1sin201cRrcPp20sin2sin11000)(cot)sin1)(cos()sincos(rRcPcPPcPe20sin2sin11000)(cot)sin1)(cos()sincos(rRcPcPPcPersin2sin1100cot)sin1)(cot(cPcPRRp塑性区半径cot)(sin1)(cot(cos1sin2001cRRcPPp支护反力则围岩的弹塑性表达式为: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九十页哦弹塑性
14、交界面上的应力(r=Rp):cos)sin1(0cPCrcos)sin1(0cPC应力分布规律:1)径向应力在塑性区直至弹性区,随着距开挖面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接近初始应力状态。2)切向应力在塑性区内,随着距开挖面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弹性区内,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3)在塑性区和弹性区交界面上,切向应力达到最大值。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九十页哦r0RP0P0P0P0 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九十页哦sin2sin1100cot)sin1)(cot(cPcPRRp塑性区半径支护反力塑性区半径或支护反力计算公式就是卡斯特纳方程或修正的芬纳方程。(1)Rp与R0成正比,与P0成正比关系,与c,,P1
15、成反比关系。(2)塑性区内各点应力与原岩应力P0无关,且其应力圆均与 强度曲线相切;(3)支护反力P1=0时,Rp最大;(4)随着P1的增大,塑性区半径相应减小,即支护阻力的存 在限制了塑性区域的发展。讨论:cot)(sin1)(cot(cos1sin2001cRRcPPp第三十七页,讲稿共九十页哦松动区定义:松动区边界上的切向应力为初始应力,即 =P0由此可得:0sin1sin201cot)(sin1sin1)cot(PcRrcPp可得松动区半径:sin2sin1)sin11(PSRR可见:PSRR 第三十八页,讲稿共九十页哦若想使得塑性区不出现,即Rp=R0,则求出的支护阻力为硐室开挖保持
16、弹性不出现塑性区所需的最小支护阻力:cos)sin1(01cPP但是一般硐室开挖都是允许出现一定范围的塑性区的,因此,所需的支护阻力一般都小于此计算式。第三十九页,讲稿共九十页哦3)弹塑性位移隧道围岩的弹塑性位移,量级较大,通常以cm计,是支护主要应解决的问题。)(1)(0prppPREucos)sin1(0)(cPpr)cot(sin210cPRGupp塑性边界位移计算P0Rpr(p)upR 0u0R p第四十页,讲稿共九十页哦隧道周边位移计算:设塑性区体积不变,则有:Rp2-(Rp-up)2=R02-(R0-u0)22000)cot(2sinpRcPGRu)1(2EG 塑性区的形状和范围是
17、确定加固方案、锚杆布置和松散地压的主要依据。弹塑性位移是设计隧道断面尺寸,确立变形地压的主要依据。第四十一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将含有支护阻力P1的塑性区半径Rp的表达式带入位移计算式,可以得到洞室周边径向位移与支护阻力之间的关系式:或者写为:cot)cot(sin)1()(sin1)(cot(sin1sin20001cuRPcEcPPp(洞周塑性位移与支护阻力之间的关系,非线性)sin2sin11000)cotcot)sin1)(sin1)(cossin(1PcPccPERup第四十二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3.4.4 围岩应力和位移的数值分析 理想圆形隧道计算模型,开挖半径为1.0m,初始地应力
18、在三个方向均为30MPa,计算范围25m*25m。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为:体积模量K=3.9GPa,剪切模量G=2.8GPa,内聚力c=3.45MPa,内摩擦角=30(1)用弹性模型计算(2)用弹塑性模型计算(M-C屈服准则))21(3EK)1(2EG第四十三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四十四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四十五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四十六页,讲稿共九十页哦(M-C准则)第四十七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四十八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四十九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五十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第五十一页,讲稿共九十页哦 洞室开挖后,在一定地质作用和工程荷载作用下,岩体产生剪切、滑移、掉块、弯折等破坏现象,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岩 支护 结构 相互作用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