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四章态度与品德心理.ppt
《心理学第十四章态度与品德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十四章态度与品德心理.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第十四章态度与品德心理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7页本章学习目标o 掌握态度的由来,态度的特点,态度的种类,态度的结构,态度的功能o 了解态度的实验与研究进展o 掌握品德的含义,结构。o 品德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关系o 掌握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2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7页 在两间墙壁上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只猩猩。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就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快地和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奔跑嬉戏,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另一只猩猩性格暴烈,自从它进入房间的那
2、一刻起,就被镜子里面的“同类”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它就与这个新的“群体”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被实验人员拖出房间,因为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巳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丧命。3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7页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心理概述态度与品德心理概述一、态度的含义(一)态度概念的由来一是行为的主观或心理的准备状态;二是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的和可见的姿态。态度attitude来源于拉丁语aptus4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7页美国心理学家斯彭斯斯彭斯(Kenneth Wartinbee Spence)5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7页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研究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研究 心理
3、学家朗格朗格(1888)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可以算是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研究。他在实验中发现,被试若将注意集中在反应动作上,其反应时间要比特注意集中在刺激上的反应时间短。实验说明,有精神准备和没有精神准备,其反应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人的精神准备影响了人对刺激的反应。6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7页o 态度真正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托马斯(William Thomas)等人的研究开始的。o 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1935)在当时有关态度的定义基础上,总结归纳出6个要素:结构;行为的难备状态;心理基础;持续性;学习性;评价性。7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7页(二)
4、态度概念的界说o 1.第一类定义偏重认知认知方面,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中,把态度看作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复杂的认知体系,强调内在的信念组织,如罗卡奇(Rokeach,1968)认为“态度是个体对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o 2.第二类定义偏重情感情感方面,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强调态度是赞成或不赞成的表达,如爱德华兹(Edwards,1957)认为态度是“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情感的程度”。8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7页(二)态度概念的界说o 3.第三类定义偏重行为行为方面,强调行为的准备状态,如奥尔波特(1935)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
5、,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o 4.第四类定义力图包容所有方面包容所有方面,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纳入态度之中,如弗里德曼(Freedman,1984)指出,“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情感的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的持久体系”。9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7页(三)态度的特点1评价性 2方向性3稳定性 4内隐性5复杂性10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7页二、态度的结构、种类与功能1单维度态度模型费斯本费斯本和阿吉增阿吉增(Fishbein&Ajzen,1975)(一)态度的结构11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7页2双重态度模型 对同一态度客体,外显态度和
6、内隐态度可以在记忆中共存。双重态度存在时,内隐态度是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更多的认知容量从记忆中提取。内隐态度决定人的内隐反应,甚至在人们从记忆中提取外显态度的时候也存在这种情况。双重态度模型的五个基本假设12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7页 外显态度容易改变,而内隐态度不容易改变,因此,改变态度改变的常常是人的外显态度,而不是人的内隐态度。双重态度模型与态度的矛盾状态以及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之间的不协调是不同的,亦即具有双重态度的人并不比其他人表现更多的矛盾心理和认知情感成分的不协调。双重态度模型的五个基本假设13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7页3三维度态度模型认知行为情感态度的三种成分14
7、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7页15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7页 (二)态度的种类1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2一般态度与具体态度3认知性态度、情感性态度、行为性态度16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7页(三)态度的功能1知识功能2社会适应功能 (1)调节适应功能 (2)价值表达功能 (3)自我防御功能 17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7页(四)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的关系态度情感价值观18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7页二、何谓品德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的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或倾向,是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为稳固的心
8、理特征。它决定着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选择。19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7页(二)品德的结构1.品德的形式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20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7页2.品德的内容结构3.品德的能力结构21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7页(三)品德的特点1.社会性2.稳定性3.统一性4.差异性5.调节性6.自觉性 22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7页(四)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五)品德与态度的关系23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7页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心理的基本原理 一、态度的形成(一)态度形成的主要理论 1.条件作用理论(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雷哈布(Rahab,194
9、0)和杜布(Doob,1947)等人(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希尔苏姆(Hilsum)、布朗(Brown),1956年 24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7页2.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Bandura)模仿观察学习 两个核心概念25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7页3.认知理论凯尔曼(H.C.Kelman,1961)(1)模仿或服从阶段(2)同化阶段(3)内化阶段26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7页(二)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o1.先天遗传因素先天遗传因素o2.个体自身因素个体自身因素 (1)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个体的知识结构 (3)个人的价值观o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 (2)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第十四 态度 品德 心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