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基础知识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基础知识 (2).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燃烧基础知识(2)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4页Company Logo内容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第四节 燃烧产物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第二节 燃烧类型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第六节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一、燃烧的定义一、燃烧的定义 1、燃烧是燃烧是可燃物可燃物与与氧化剂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现象。2、燃烧应具备的三个特征:燃烧应具备的三个特征:(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2)放热)放热 (3)发光)发光 现在学习的
2、是第3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二、燃烧的本质 燃烧的本质:物质之间发生的剧烈的化学燃烧的本质:物质之间发生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反应。燃烧反应机理大致分为燃烧反应机理大致分为链引发、链传递、链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终止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物质的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物质的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质。三、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 只有在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4页Comp
3、any Logo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燃烧三角形 可燃物 引火源 助燃物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1、可燃物、可燃物 (1)定义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2)类型 按物理状态分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固体可燃物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3)燃烧的特例)燃烧的特例 赤热的铁在纯氧中能发生剧烈燃烧赤热的铁在纯氧中能发生剧烈燃烧;赤热的铜在纯氯气中能赤热的铜在纯氯气中能发生剧烈燃烧发生剧烈燃烧;铁、铝本身不燃烧,但把铁、铝粉碎成粉末,不但;铁、铝本身不燃烧
4、,但把铁、铝粉碎成粉末,不但能燃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能燃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2、助燃物、助燃物 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助燃物主要是氧,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氧化剂。助燃物主要是氧,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空气中的氧含量大约为空气中的氧含量大约为21%此外,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氯酸此外,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氯酸钾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钾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后,
5、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要外部助燃物含氧物质,一旦受热后,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要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就可发生燃烧。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3、引火源、引火源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二)燃烧的充分条件(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一节
6、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2、一定的氧气含量 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有一个最低氧含量要求,低于这一浓度,燃烧就不会发生。可燃物质不同,燃烧所需的含氧量也不同,汽油燃烧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为14.4%,煤油为15%。3、一定的点火能量 不管任何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燃烧反应。所需火源的强度,取决于可燃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低于这一能量,燃烧便不会发生。不同可燃物质燃烧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各不相同。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乙醚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19mJ。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一节 燃
7、烧的本质与条件4、相互作用 燃烧不仅需具备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而且还必须使燃烧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会发生或持续。否则,燃烧也不能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第二节 燃烧类型燃烧类型 闪燃一1、闪燃的含义 v 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v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液态可燃物表面会产生可燃蒸气,这些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当其浓度不足以维持持续燃烧时,遇火源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火光,形成一种瞬间燃烧现象。v 可燃液体之所以
8、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是因为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v 闪燃往往是可燃液体发生火灾的先兆。从消防角度来说,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2、物质的闪点 (1)闪点的含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用表示。(2)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根据闪点,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为可燃液体和易燃液体。根据闪点,将液体生产、加工、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 为甲(闪点28 的液体)、乙(
9、28 闪点60 的液 体)、丙(闪点 60 的液体)三个类别,以便根据其火灾 危险性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消安全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 着火二1、着火的含义 可燃物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着火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2、物质的燃点 (1)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用表示。(2)危险性的判定及应用机理 根据可燃物的燃点高低,可以衡量其火灾危险程度。物质的燃点越低,则越容易着火
10、,火灾危险性越大。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控制可燃物的温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在其燃点以下,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自燃三1、自燃的含义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也就是说,可燃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由于热的来源不同,物质自燃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类。2、物质的自燃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然
11、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 爆炸四1、爆炸的概念 由于物质的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从广义上讲,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2、爆炸的分类 按爆炸过程的性质不同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是指装在容器内液体或气体由于
12、物理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变的现象。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者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其特点反应速度块,爆炸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很大的压力,并发出巨大的声响。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遇火源而引起的爆炸以及炸药的爆炸是指由于原子核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爆炸浓度极限 是指可燃的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
13、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或最低浓度。气体、蒸气的爆炸极限用体积百分比表示,粉尘用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表示爆炸极限爆炸温度极限 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3、爆炸极限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二节 燃烧类型关于爆炸浓度极限和爆炸温度极限的几个知识点:v 遇火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v 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 的主要依据。v 爆炸浓度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混合物的浓度低于下限 或高于上限时,既不能发生爆炸,也不能发生
14、燃烧。v 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下限的蒸气浓度,此时的温度称为爆炸温度下限;爆炸温度下限就是液体的 闪点。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上限的蒸气浓度,此时的温度称为爆炸温度上限。v 爆炸温度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就越 大。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一、可燃物的燃烧过程 当可燃物与其周围相接触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点燃温度 时,外层部分就会熔解、蒸发或分解并发生燃烧,在燃 烧过程中放出热量和光。这些释放出来的热量又加热边 缘的下一层,使其达到点燃温度,于是燃烧过程就不断 地持续。固体和液体发生燃烧,需要经过分解和蒸发,生成气
15、 体,然后由这些气体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燃烧,而气体物 质不需要经过蒸发,就可以直接燃烧。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二、可燃物的燃烧特点(一)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是指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的现象。如木炭、焦炭及铁、铜的燃烧。是指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阴燃。如成捆堆放的纸张、棉、麻以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阴燃与有焰燃烧的转换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4页Company
16、 Logo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是指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材料、合成橡胶等的燃烧。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如石蜡、松香、硫、钾、磷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的燃烧。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二)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蒸发燃烧 2、动力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液体本身并不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的现象。是指燃烧性液体的蒸发、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
17、氧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如雾化汽油、煤油等挥发性较强的烃类在气缸中的燃烧。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3、沸溢燃烧4、喷溅燃烧含水的重质油品(重油、原油)发生火灾,由于液面从火焰接受热量产生热波,热波向液体深层移动速度大于线性燃烧速度,而热波的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热波在向液层深部移动的过程中,使油层温度上升,油品黏度减小,油品的乳化水滴在向下沉积的同时受向上运动的热油作用而蒸发成蒸气泡,并形成大量的油泡群,液面上下像开锅一样沸腾,到储罐容纳不下时,油品就会像“跑锅”一样溢出罐外。重质油品储罐的下部有水垫层时,发生火灾后,由于热波往下
18、传递,若将储罐底部的沉积水的温度加热到汽化温度,则沉积水变成水蒸气,体积扩大,当形成的蒸气压力足够大时,把其上面的油层抬起,最后冲破油层将燃烧着的油滴和包油的油气抛向上空,向四周喷溅,形成喷溅燃烧。其发生的征兆:罐壁发生剧烈抖动,伴有强烈的噪音,烟雾减少,火焰更加发亮,火舌尺寸变大,形似火箭。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三)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其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气体的扩散速度。其燃烧特点是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
19、行。2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也称爆炸式燃烧或动力燃烧。影响气体燃烧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气体的组成、浓度、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管道直径、管道材质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一、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由燃烧或热分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和烟雾等。2、分类:Text燃烧产物Text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产物不能再燃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产物还能
20、继续燃烧。如一氧化碳、醇类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二、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的数量及成分,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氧)的供给情况等变化而有所不同。1、单质的燃烧产物2、化合物的燃烧产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3、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4、木材的燃烧产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三、燃烧产物的毒性 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据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大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死
21、的。一氧化碳是火灾中最危险的气体,其毒性在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力,因而它能阻止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时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表2-5所示为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近年来,合成高分子物质的使用及普及,这些物质燃烧时不仅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而且还会分解出乙醛、氯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给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表2-6为部分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对人的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四、烟气(一)烟气的含义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总和称为烟气。(
22、二)烟气的产生 当建、构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室内可燃物等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氯化氢之一是烟气。任何一种物质(固态、气态、液态)在燃烧时,都要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并产生大量炽热的烟气。(三)烟气的危害 1、烟气的 毒害性 2、烟气的减光性 3、烟气的恐怖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五、火焰、燃烧热和燃烧温度(一)火焰 1、火焰的含义及构成 火焰也叫火苗,是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火焰有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构成。2、火焰的颜色 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大
23、部分物质燃烧时的火焰是橙红色,但也有些物质燃烧时具有 特殊的颜色,如硫磺燃烧呈蓝色,磷和钠燃烧呈黄色。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也有关,温度越高火焰越接近蓝白色。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也有关,温度越高火焰越接近蓝白色。火焰的颜色还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有关。火焰的颜色还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有关。含氧量在含氧量在50%以上的,火焰几乎无光以上的,火焰几乎无光,如一氧化碳等物质在较强的光照下燃烧,如一氧化碳等物质在较强的光照下燃烧几乎看不到火焰;几乎看不到火焰;含氧量在含氧量在50%以下的,发出显光(光亮或发以下的,发出显光(光亮或发黄光)的火焰黄光)的火焰。如果燃烧物的。如果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含碳
24、量达到60%以上,则发出显光以上,则发出显光且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且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二)燃烧热和燃烧温度 1、燃烧热 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燃烧 热值愈高的物质燃烧时火势愈猛,温度愈高,辐射出的热量也 愈多。2、燃烧温度 燃烧温度是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不同可燃物质在同样 条件下燃烧时,燃烧速度快的比燃烧速度慢的燃烧温度高;在 同样大小 的火焰下,燃烧温度越高,它向周围辐射出的热量就 越多,火灾蔓延的速度就越快。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六、燃烧产物
25、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分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一)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有利方面1、可以阻止燃烧进行 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不燃的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如果发生火灾,随着这些惰性气体的增加,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减少,燃烧速度会减慢;如果关闭通风的门、窗、孔洞,也会使燃烧速度减慢,直至燃烧停止。2、为火情侦察和寻找火源点提供依据 不同的物质燃烧,不同的燃烧温度,在不同的风向条件下,烟雾的颜色、浓度、气味、流动方向也各不相同。在火场上,通过烟雾的这些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势蔓延方向、火灾所处的阶段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4页Company
26、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二)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不利方面 1、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 烟气具有减光性,会使火场能见度降低,影响人的视线。人在烟雾中的能见距离一般为30cm。人在浓烟中往往是辨不清方向,因而严重妨碍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灭火扑救。2、有引起人员中毒和窒息的危险 燃烧产物中有不少是有毒性气体,特别是有些建筑使用塑料和化纤制品做装饰装修材料,这类物质一旦着火就能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刺激性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皮肤黏膜或刺激眼结膜,使人中毒、窒息甚至死亡,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在火灾现场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和防排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4页Company
27、 Logo第四节 燃烧产物3、高温会使人烫伤 燃烧产物的烟气中载有大量的热,温度较高,高温可以使人的心跳加快,产生错误判断;人在这种高温、湿热环境中极易被灼伤、烫伤。4、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燃烧产物有很高的热能,火灾时极易因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引起新的火点,甚至促使火势形成轰然的危险。某些不完全燃烧产物能继续燃烧,有的还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一、热传播对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 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一)热传导
28、 1、含义 热传导是指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 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另一端的过程。2、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导。温度差越大,导热方向的距离越近,传导的热量就越多。固体物质的热传导性能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其中金属材料是热的优良导体,非金属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二)热辐射 1、含义及特点 热辐射是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热辐射的特点: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不受气流、风速 风向的影响,通过真空也能进行热传播;固体、液体、气
29、体这三 种物质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也能吸收别的物体辐 射出来的热能;当两物体并存时,温度较高的物体将向温度较低 的物体辐射热能,直至两物体温度渐趋平衡。2、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实验证明: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 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热源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当辐射 温度达到可燃物质自燃点时,便会立即引起着火。受辐射物体与 辐射热源的距离越大,受到的辐射热越小;反之,距离越小,辐 射热越多。当辐射物体辐射面与受辐射物体处于相对平行位置,受辐射物体接受到的热量就越高;物体的颜色越深、表面越粗 糙,吸收的热量就越多;表面光亮、颜色较淡,反射的热量越 多,而吸收的
30、热量越少。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热辐射是火灾处于发展阶段热传播的主要形式。(三)热对流 1、含义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2、热对流的方式 按引起热对流的原因分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按流动介质的不同分v 自然对流是指流体的运动是有自然力所引起的,也就是因流体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如高温设备附近空气受热膨胀向上流动及火灾中高温热烟的上升流动,而冷空气则与其做相反方向的流动。v 强制对流是指流体微团的空间移动是由机械力引起的。
31、如通过鼓风机、压缩机、泵等,使气体、液体产生强制对流。v 气体对流对火灾发展蔓延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燃烧引起了对流,对流助长了燃烧;燃烧越猛烈,引起的对流作用越强;对流作用越强,燃烧越猛烈。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v 液体对流是当液体受热后受热部分因体积膨胀、比重减轻而上升,而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部分则下降,在这种运动中同时进行着热传递,最后使整个液体被加热。容器内的可燃液体通过热对流会使液体升温,蒸发加快,压力增大,就有可能引起容器的爆裂。3、热对流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热对流速度与通风口面积
32、和高度成正比。通风孔洞越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越大、越高,热对流的速度越快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二、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爆炸冲击波能将燃烧着的物质抛散到高空和周围地区,如果燃烧的物质落在可燃物体上就会引起新的火源,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爆炸冲击波能破坏难燃结构的保护层,使保护层脱落,可燃物体暴落于表面,这就为燃烧面积扩大增加了条件。当可燃气体、液体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时,爆炸区域内的低燃点物质,顷刻之间全部发生燃烧,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火场上发生爆炸,不仅对火势发展变化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对扑救人员和附近的群众也有严重的威胁。
33、因此,在灭火战斗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爆炸危险,十分重要。三、气象条件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大量火灾表明,风、湿度、气温、季节等气象条件对火势发展和蔓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风和湿度影响最大。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四、建筑耐火等级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建筑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耐火程度的标准,耐火等级越高的建筑,火灾时烧坏、倒塌的很少,造成的损失也小,耐火等级低的建筑,火灾时不耐火,燃烧快,损失也大。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另外,在灭火时应根据建筑耐火等级,从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赢得时间,有效的控制火势发展,顺利地扑灭火灾。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44页Company Logo第六节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一、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根据燃烧的基本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其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见表2-8。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根据燃烧的基本理论,只要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以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其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见表2-9。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44页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44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