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原则.ppt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原则.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关于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细关于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原则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6页第七章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的感染与免疫v细菌的感染细菌的感染 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宿主体内宿主体内微生物微生物 宿主体外宿主体外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6页v 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又称感染又称传染传染。v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2、微生物作用的结果:直接损伤直接损伤 间接损伤间接损伤 相互作用的损伤相互作用的损伤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6页v能引起宿主感染的细菌称为能引起宿主感染的细菌称为致病菌致病菌或或病原菌病原菌(pathogen)。)。v能引起疾病的性能称能引起疾病的性能称致病性致病性或病原性。或病原性。v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在某种特定条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件下可致病,这类细菌称为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或或称机会致称机会致病菌病菌。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6页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在人体
3、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无害的微生物。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6页正常菌群主要生理作用正常菌群主要生理作用v生物拮抗生物拮抗 v促进消化促进消化 v营养作用营养作用v免疫作用免疫作用 v抗衰老作用抗衰老作用v抑瘤作用抑瘤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6页二、条件致病菌二、条件致病菌v致病条件:致病条件:寄居部位改变寄居部位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 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现在学习的
4、是第8页,共66页v由菌群失调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由菌群失调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菌群失菌群失调症调症 。v可引起可引起二重感染二重感染或或重叠感染重叠感染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6页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细菌的致病作用 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与细菌的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与细菌的毒力、毒力、数量、侵入部位数量、侵入部位以及机体的以及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环境因素等、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密切相关。细菌细菌免疫力免疫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6页一、毒一、毒 力力v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称为微生物的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称为微生物的毒力毒力。v毒力的测定方法: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毒力的
5、测定方法: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 LD50或或ID50v LD50或或ID50: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在一定条件下能使50%实验实验动物死亡或动物死亡或50%的组织细胞发生感染的细菌数量的组织细胞发生感染的细菌数量或毒素剂量。或毒素剂量。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6页一、毒一、毒 力力其其v毒力的物质基础是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侵袭力和和毒素毒素。毒力毒力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内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外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6页一、一、毒力毒力()侵袭力()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在机体内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在机体内定居、生长繁殖和蔓延扩散的能力称为定居、生长繁殖和蔓延扩散的
6、能力称为侵袭力侵袭力。侵袭力与菌体表面结构和某些胞外酶作用侵袭力与菌体表面结构和某些胞外酶作用有关。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6页侵袭力侵袭力黏附素黏附素 菌毛黏附素菌毛黏附素 非菌毛黏附素非菌毛黏附素 黏附素以配体和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黏附素以配体和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组织趋向性组织趋向性 病原体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种属特异性,并决病原体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种属特异性,并决定了不同病原体有不同的组织趋向性。定了不同病原体有不同的组织趋向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6页组组织趋向性举例织趋向性举例微生物微生物组织组织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鼻咽上皮、血管上皮鼻咽上皮、血管上皮淋
7、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尿道上皮尿道上皮霍乱弧菌霍乱弧菌肠上皮肠上皮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胃黏膜胃黏膜A A群链球菌群链球菌鼻咽上皮鼻咽上皮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肠上皮肠上皮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6页荚膜和微荚膜荚膜和微荚膜 侵袭物质侵袭物质 侵袭素侵袭素 侵袭基因编码侵袭基因编码 侵袭酶侵袭酶 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等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等v细菌生物被膜细菌生物被膜 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表面后,由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表面后,由细菌及其所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共同组成的呈膜状细菌及其所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共同组成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的细菌群体。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
8、17页,共6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6页繁殖与扩散繁殖与扩散 v (1 1)局部扩散:)局部扩散:局部表层扩散局部表层扩散 局部深层扩散局部深层扩散 v (2 2)全身扩散:)全身扩散: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6页(二)毒素(二)毒素(toxin)(toxin)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不同分为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等不同分为 外毒素外毒素和和内毒素内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6页1 1、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exotoxin)v来源:来源: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v化学成分:蛋白质化学成分:蛋白质v稳定性:稳定性:不耐热,化学因素不稳定不
9、耐热,化学因素不稳定v抗原性抗原性 :强:强 类毒素类毒素v组成组成:结合亚单位、毒素活性部分结合亚单位、毒素活性部分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6页v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 种类繁多,功能或作用机制复杂多样种类繁多,功能或作用机制复杂多样 对宿主靶细胞亲和性和作用机制不同分三类:对宿主靶细胞亲和性和作用机制不同分三类:神经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神经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6页u 来源:革兰阴性菌来源:革兰阴性菌u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LPS2 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end
10、otoxin)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6页u稳定性:耐热,稳定性:耐热,16024小时小时u 抗原性抗原性:较差:较差u 毒性作用:大致相似。毒性作用:大致相似。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6页(l)发热反应)发热反应(2)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3)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6页(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5)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6页二、二、细细 菌菌 的的 侵侵 入入 数数 量量具有毒力的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还需有足够的数量才能引起具有毒力的病原菌侵入机体后,
11、还需有足够的数量才能引起感染。一般情况下,毒力愈强,引起感染的细菌愈少,反之感染。一般情况下,毒力愈强,引起感染的细菌愈少,反之则需要量大。则需要量大。三、三、细细 菌菌 的的 侵侵 入入 部部 位位 病原菌与机体作用引起特定的感染,必须通过适当的侵入病原菌与机体作用引起特定的感染,必须通过适当的侵入途径才能实现。这与病原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微环境有关。途径才能实现。这与病原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微环境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6页第三节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一、一、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生和进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生和进化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菌 感染 免疫 检查 方法 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