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疼痛讲稿.ppt





《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疼痛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疼痛讲稿.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疼痛第一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学习目标 描述各种常见症状的定义;说出常见症状的病因;描述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说出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叙述各种常见症状的相关护理诊断。第二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症状评估之一一 发发 热(热(feverfever)第三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发发 热(热(fever)概念:概念:机体在致热源的直接作用下或各种原机体在致热源的直接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致产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致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第四页,讲稿共六十六页
2、哦正常体温和生理变化正常体温和生理变化 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在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在3637,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间稍有差异,并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间稍有差异,并且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且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有差异。有差异。第五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一般上午稍低,下午稍高,一日间体温波动不10C,否则也属异常。当体温升高10C时,P增加13次/分。第六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发生机制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 是主要原因,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产生并释放
3、内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性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第七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发生机制发生机制 (2)内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又称白细胞致热源(胞致热源(leukocytic pyrogen)血-脑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交感神经 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 散热 运动神经 骨骼肌紧张性增高或寒战 产热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发热第八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发生机制发生机制2.非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
4、炎症等;出血、炎症等;引起引起产热过多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引起散热减少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心力衰竭、广的疾病,如心力衰竭、广泛性皮肤病等。泛性皮肤病等。第九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病 因 1.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慢性、局限性、全身性感染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慢性、局限性、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均可引起发热。2.2.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失常;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第十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临床表现(一)发热的分度(一)发热的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1低热低热 37.3382中度发热中度发热 38.1393高热高热 39.1414超高热超高热 41以上以上提示:腋温口腔温度提示:腋温口腔温度0.20.4 肛温口腔温度肛温口腔温度0.30.5第十一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二)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二)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产热产热散热散热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0C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
6、惊厥。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高热期:高热期:产热产热散热散热(高水平)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散热散热产热产热 多汗、皮肤潮湿,体温可骤降或渐降多汗、皮肤潮湿,体温可骤降或渐降第十二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高热的后果高热的后果:意识改变;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意识改变;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胃肠功能异常;消瘦;口腔炎症;胃肠功能异常;消瘦;口腔炎症;降温时饮水不足可引起脱水,重者可发生降温时饮水不足可引起脱水,重者可发生休克休克。第十三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请说出图中是哪种热型?第十四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图3-1 图3-1稽留热 第十五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图3-2 图3-
7、2弛张热 第十六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图3-3间歇热 图3-3第十七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图3-4 图3-4回归热 第十八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图3-5 图3-5波状热 第十九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图3-6 图3-6不规则热 第二十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1 1.稽留热稽留热:稽留热(稽留热(continued fevercontinued fever):体温持续在:体温持续在39403940以上高水平,达以上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数天或数周,24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1。常见于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伤寒、大叶性肺炎 (图(图3-13-1)(三)热型及临床意义(三)热型及
8、临床意义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2.弛张热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在):体温在39以上,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性肺炎等(图等(图3-2)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及临床意义3.间歇热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致正常水平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致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
9、复交替出现。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图图3-3)。)。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4.回归热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急骤上):体温急骤上升达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致正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致正常水平,数天后体温又骤升,如此规律性常水平,数天后体温又骤升,如此规律性交替出现。交替出现。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图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图3-4)。)。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及临床意义 5.波状热波状热(undulant fever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体温逐渐上升达上
10、升达39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降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体温又渐升,如此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体温又渐升,如此反复多次。复多次。常见于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图(图3-53-5)。)。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 6.不规则热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等(图等(图3-6)。)。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护理评估要点1.起病的缓急发热程度与热型。起病的缓急发热程度与热型。2.发热对人
11、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主发热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主要:要:有无营养与代谢形态的改变;有无营养与代谢形态的改变;谵妄、幻觉等意识障碍的发生。谵妄、幻觉等意识障碍的发生。3.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相关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2.体液不足: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入夜量不足有关。或入夜量不足有关。3.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与长期发热代谢率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热代谢
12、率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4.口腔粘膜改变:口腔粘膜改变:与发热所致口腔粘膜干与发热所致口腔粘膜干燥有关。燥有关。5.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惊厥;意识障碍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症状评估之三 疼 痛(pain)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二、疼二、疼 痛(痛(pain)(一)概念(一)概念(二)发生机制(二)发生机制:痛觉传导途径痛觉传导途径(三)分类(三)分类(四)问诊要点(掌握)(四)问诊要点(掌握)(五)临床常见疼痛(头痛、胸痛、腹痛)(五)临床常见疼痛(头痛、胸痛、腹痛)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六)相关护理诊断(自学)。(六)相关护理诊断(自学)。第三
13、十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一)概念(一)概念 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的主观感觉主观感觉和和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1978年对疼痛(pain)所下的定义是“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受”。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二)发生机制(二)发生机制痛觉传导途径 (头面头面)三叉神经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丘脑束三叉神经丘脑束 (躯干躯干)外周神经外周神经 (内脏内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脊髓后根脊髓后根 (气管、食管气管、食管)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1、根据部位及传导途径分为(1)皮肤痛:来自体表
14、、定位明确双重痛感:先刺痛 后烧灼痛(2)内脏痛:内脏器官 机械牵拉、扩张、痉挛、炎症、化学性 刺激等 时间-缓慢而持久 性质-钝痛、烧灼痛或绞痛 位置-定位不清 伴随症状-恶心和呕吐 (三)分类(三)分类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三)分类(三)分类(3 3)躯体痛:)躯体痛:指肌肉、肌腱、筋膜与关节痛等指肌肉、肌腱、筋膜与关节痛等 深部组织的疼痛。深部组织的疼痛。*骨膜骨膜的痛觉最敏感。的痛觉最敏感。*肌肉缺血肌肉缺血是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4 4)牵涉痛:)牵涉痛:指内脏痛常伴有牵涉痛指内脏痛常伴有牵涉痛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六十六页哦)心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胰左腰背胆右肩部肾结石腹股沟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症状 问诊 发热 疼痛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