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doc
《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杨式太极拳练习的根本方法杨式太极拳练习的根本方法(一)根本手型、手法1.手型、手法。在练习杨式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分别介绍如下:(1)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紧,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其拳势有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裆捶,还有打虎式、双峰贯耳、弯弓射虎之捶等八种捶法。(2)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指易微屈,指缝稍离。掌分为2个类型约9种:第一类型:坐腕立掌型,有5种掌法,立掌(如搂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揽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势转单鞭之过渡式)、俯掌(如白
2、鹤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第二类型:“直伸型”有4种掌法,垂掌(如预备式)、直掌(如单鞭过渡)、侧掌(如云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马的下方掌)等。易犯错误:五指并拢;掌心外挺,食指翘起。(3)勾: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也称为吊手。易犯错误:屈腕僵硬,不松弛。2.手法的动作说明。(1)内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转。(2)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3)缠绕:手臂自然运转的同时在空间弧形运转。(二)根本步型、腿法1.步型。(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的超过脚尖,后腿微屈前蹬,脚尖向前倾斜45度,全脚着地,两脚横向间隔 约10-30厘米。顺弓步:(如“单鞭”,左
3、腿、有左手一顺或右手、右腿一顺)两脚横向间隔 约10-15厘米。拗弓步:(如“搂膝拗步”,左腿与右手前,或右腿、左手在前时),两脚横向间隔 可以在15-30厘米之间。易犯错误:前脚尖外撇,膝与脚方向不一致,后腿挺劲绷的太直。杨式太极拳 爱上柔和的有氧运动(2)虚步:两腿屈膝,后脚尖斜向前方,屈膝半蹲,全脚踏实,前腿微屈,脚尖或脚跟点地,两脚横向间隔 约5厘米左右。易犯错误:前腿膝部绷的太直;前后膝部由于腿力缺乏,形成过分内扣夹裆。(3)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贴紧,臀部接近小腿,膝部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两脚着地。易犯错误:伸出的脚外侧掀起,蹲腿膝部向里裹扣成跪膝;上体前倾
4、,导致突臀。(4)丁步: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在全脚着地的支撑腿上,另一脚前掌点地于支撑腿的内侧。易犯错误:脚尖点地。(5)独立步: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膝高于胯根,小腿及脚尖自然向下微内收。易犯错误:支撑腿过屈或绷的太直。2.腿法:主要有分、蹬、踢、拍、摆、踹、踩等。杨式太极拳 初学者需注意的五点(三)眼法眼为心之苗,眼是传神的窗户,是内在意识的表露,手眼相随。眼法一般规律是:目光平视,以主攻的手方位为主,神态要自然。在练习的时候,眼要随着动作的情形而示意。假设动作开展时,眼神要随着动作而前望示意。假设动作收回时,眼神也要随动作而回忆。但这不过是略微有一点意思而已。不可使神气锋芒外
5、露,要使神气普照全身,不能专注某一局部,但也不忽略某一局部,以免有挂一漏万、顾此失彼之情形。总之,目光要灵敏有神,自然睁开,威而不猛,表现出沉着、机敏、严肃的神态。手在前面定势时,目光自食指头端向前延展放远。凡两手上下、左右展开亮势时,目光要平视远望,要有视机而动之神态。杨式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杨式太极拳是一种系列性的拳种,要想理解它、学习它、研究它,那你就的全面的掌握它。假如你想利用太极拳锻炼身体,学一个中架就完全可以了。杨式太极拳的学习程序是先学中架、再学提腿架、大架、快架、散手、一时短打,在中架学好后,四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即可和其他架子穿插着学,最后学习小架。太极拳中架姿
6、势上下幅度适中,故称中架子。是初学太极拳的入门架子。该拳架分为阴手阴腿、阴手阳腿、阳手阳腿、阳手阴腿四个拳架(如今在社会上流传大都是杨澄甫先生简化定型的阳手阳腿和阳手阴腿拳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虚腿拳架和实腿拳架)。阴腿阳手还是阳腿阴手,除在练习周身一家和将各种身法要领练到身上之外,主要是在练习缠丝,给练习背丝扣打根底。应该知道,区分太极拳和其它拳种的主要根据就是看你练的拳中是否有缠丝和背丝扣。杨式太极拳中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练圆,是练平圆。圆在卦象上是指天,也就是乾。在练习时,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在手、眼、身、步皆能合度的根底上,做到圆活连接,上下相随。由松入柔,运柔成刚。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
7、。加之推手练习。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中盘。整个套路除比当今流传的杨澄甫定型拳架多一个践步栽捶、二起脚外,其它拳势、顺序根本接近。速度较慢,每遍约15分钟。太极拳提腿架拳势顺序与中架一样,姿势要求比中架略低,步子稍大。在每个定势运动时,不可忽高忽低,但在每一个姿势完成后加一个提腿,故称提腿架。提腿架有两种练法,也可以说是两个架子。一个是侧重实战应用的,一个是练习提放术的。提腿的详细要求是,一条腿直立起来,另一条腿曲膝上提,提的越高越好,脚同时要有向前踢或蹬之意,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上盘。然后,这条直立的腿下蹲,另一腿伸出去做下一势动作,比中架增加了八十多个提腿动作,使腿产生宏大的摧毁力,在技击中一旦被腿
8、击中,对方不亡即伤,故太极拳有“传上不传下”之说,所以能得到其传者甚少。杨式太极拳提腿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练方,是练立方。方在卦象上是指地,也就是坤。中架的圆为天为乾,提腿架的方为地为坤,这就是一对阴阳,阴阳即为太极,这是拳架与拳架而言。此拳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着重练习太极桩功,即太极活桩,以增强气力,体用兼备。配合专门的呼吸锻炼,就是太极提放术。尤以健身效果最正确。坚持锻炼,可舒筋活血,顺气通络,调节阴阳,祛病延年。因速度较慢,每遍约25分钟左右。太极拳大架是在提腿架根底上进一步进步功力的拳架。其特点与提腿架相近,但每势完成后不提腿,而都要跟步,使两条腿当一条腿用。步子和动作幅度比提腿架更大一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极拳 练习 基本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