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练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生物的变异与育种高考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创新+素养限时练【通用版】1.研究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人体细胞内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改变B. 碱基类似物、X射线以及某些病毒等能引发基因突变C. 基因突变可能会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所以对生物而言是有害无利的D.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2.如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表明该动
2、物发生了基因重组B. 图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容易发生基因重组C. 图丙细胞中1与4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 图丙细胞表示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3.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图甲中的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
3、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 在减数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互换,可以导致基因重组C. 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5.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两种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变异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乙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甲变异可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乙变异可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C. 与乙变异相比,甲的变异类型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D. 甲和乙两种变异都会改变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6.无子果实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果品。无子番
4、茄是通过人工阻止花受粉后诱导子房发育得到,而无子西瓜则通常由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无子番茄、无子西瓜及四倍体西瓜均为新物种B. 无子番茄是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可以得到结有子番茄的植株C.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并非所有细胞都含四个染色体组D. 三倍体的无子西瓜由于其减数分裂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该性状为不可遗传变异7.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与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对应不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果蝇的缺刻翅是由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5、,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果蝇的卷翅是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人的21号染色体增加引起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8.如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过程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B.通过过程得到的植株是杂合子C.过程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9.正常水稻(雌雄同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24。在水稻中,控制抗病、易感病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a,控制光能利用效率(简称光效)的等位基因
6、为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为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的过程中,运用了_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_,从而增加变异类型;该育种方式的缺点是_。(2)在水稻的高光效与低光效这对相对性状中,高光效是_性性状。(3)若要用水稻乙在最短时间内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并提高其在子代中的比例,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体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如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为四种类型配子)。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中雄配子不能
7、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且个体存活。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可能是三体植株(假说1);也可能是如所示变异导致的(假说2)。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假说2中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受精且后代均能存活),探究何种假说成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10.已知某严格自花且闭花受粉、且单株植株结实率较高的某二倍体植物,其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农业科技人员在针对该植物在上述两对性状的研究中发现,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植物在幼苗期会死亡。现在培育田中,播种人工培育的预期基因型为AABb的该植物品种Y的种子若干,待其成长到花粉发育成熟
8、时,取部分植株的花粉,授到去雄的同期生长的X品种该植物(基因与染色体位置模式如图)雌蕊柱头上,并将每株植株上所收获的种子,栽种在实验田同一规划区域,成长成熟后出现如下几种结果:规划区域结果一高秆抗病:高秆感病=1:1在规划区域中占比较高规划区域结果二高秆抗病:高秆感病=2:1在规划区域中占比较低规划区域结果三高秆抗病:矮秆感病=2:1在规划区域中占比较低(1)该植物控制高秆(A)对矮秆(a)、抗病(B)对感病(b)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2)根据规划区域结果一,推测子代高秆抗病植株基因型是_。(3)根据规划区域结果二和三,请在下图中标
9、出相应Y品种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对应染色体上位置:出现上述结果,显示人工培育植物品种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预期之外的情况,说明变异具有_(特点)。(4)有同学认为品种X为单倍体,你_(填“同意”或“不同意”),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引起血红蛋白异常,出现症状,A正确;B、诱发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化学因素碱基类似物、X射线以及某些病毒等能引发基因突变,B正确;C、基因突变可能会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但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所处的环境,C错误;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10、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环境只是诱导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C。2.答案:D解析:A.图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故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B、基因重组有互换和自由组合两种类型,分别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间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图丙细胞中1与4属于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部分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错误;D、图丙细胞表示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的其中-种类型, D正确。故选D。3.答案:B解析:A、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
11、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交叉互换),B错误; 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因交叉互换而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 D、图甲中的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D正确。故选:B。4.答案:B解析: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局部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5.答案:A解析:A、由分析可知,甲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甲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乙变异一般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B正确;C
12、、染色体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但是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不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C正确;D、两种变异都会改变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D正确。故选:A。6.答案:C解析:A、无子番茄是通过人为阻止花受粉形成的,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属于新物种,无子西瓜为三倍体,高度不育,因而不属于新物种,只有四倍体西瓜是新物种,A错误;B、无子番茄遗传物质没变仍为二倍体,B错误;C.秋水仙素只处理幼苗的芽尖,其余部位的细胞未接触秋水仙素,仍为二倍体细胞,C正确;D、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是因其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进行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产生可育配子的概率极低,所以高度不育,由染色体数目
13、异常产生该性状,因此该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 D错误。故选C。7.答案:A解析:A、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5号染色体缺失一段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果蝇的缺刻翅是由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B正确C、果蝇的卷翅是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人的21号染色体增加一条引起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故选:A。8.答案:B解析:题图过程是单倍体育种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A基因型有AB、Ab、aB、ab4种,经染色体加倍后得到的植株B都为纯合子
14、,B错误;过程使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不能向细胞两极移动,A正确;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C正确;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9.答案:(1)诱变;新基因;具有不定向性、突变率低、弊多利少(2)隐(3)单倍体育种(4)实验思路:让该植株自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抗病:不抗病=2:1,则假说1成立。若子代中抗病:不抗病=3:1,则假说2成立。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的过程运用了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诱变育种的原理
15、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突变率低、弊多利少等特点。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能够产生新的基因。(2)从图中F1(低光效:高光效=3:1)可知,低光效为显性性状,高光效为隐性性状。(3)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并提高新品种在子代中的比例。(4)所示的一条7号染色体上有2个a,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要探究一株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形成的原因,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是:让该植株自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若该抗病植株是三体植株(假说1),则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其数量比例为A:aa:Aa:a=1:1:2:2,产生的能参与受精作用的雄配子种类及其数量比例为A:a=1:2,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抗病
16、:不抗病=2:1。若该抗病植株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所致(假说2),则产生的雌雄配子及其比例均为A:aa=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抗病:不抗病=3:1。10.答案:(1)不遵循;高秆(A)与矮秆(a)、抗病(B)与感病(b)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高秆(矮秆)的基因与控制抗(感)病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遵循孟德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2)AaBb或AB(3);不定向性(4)不同意;单倍体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且高度不育(孕),依据题目信息,品种A可产生正常的配子,其只缺失了一条染色体,故其不是单倍体解析:
17、(1)根据品种X的基因与染色体模式图可知,高秆(A)对矮秆(a),抗病(B)对感病(b)的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或者控制高秆(或矮秆)的基因与控制抗(感)病的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而遵循孟德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其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依据题干可知,与X品种杂交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其与品种X杂交,即为AABb与abOO(O表示缺失)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OBO、Aabb、AObO,即高秆抗病:高秆感病=1:1,故子代高秆抗病植株基因型是AaBb或者AB。(3)结果二,即AABO与aObO(O表示缺失)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OBO、AabO、AOOO(死亡),即高秆抗病:高秆感病=2:1;结果三,即AOBO与aObO(O表示缺失),后代基因型为AaBb、AOBO、aObO、OOOO(死亡),即高秆抗病:矮秆感病=2:1,人工培育种子预期基因型为AABb,但同时也出现了AABO和AOBO两种情况,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4)单倍体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且高度不育(孕),依据题目信息可知,品种X可产生正常的配子,且只缺失了一条染色体,故其不是单倍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