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泰山记教案课题登泰山记学时:2课堂笔记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桐城派”,了解相关文学知识。2. 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 理清本文思路,体会写景特点。4. 体会本文写作手法。5.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重点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学习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的写法,进行艺术审美。课前预习(课前用)【知识链接】一、作者、作品简介姚鼐(1731-1815年),字姬传,又字梦谷,号惜抱。室名惜抱轩。清朝著名散文家,桐城人。少时家贫,嗜学。从师姚范为经学,复从刘大櫆学古文。乾隆年间进士,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官位较显。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后
2、辞官讲学四十余年。作品多书序、碑传之类。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富有文采。著有惜抱轩诗文集 古文辞类纂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主张古文“清正雅洁”。刘大槐提出“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提出文章八要:神理气味,文之精(内容)者;格律声色者,文之粗(形式)也。桐城派的文章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
3、。二、写作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三、文学常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的种类: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我们学过: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
4、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面。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朔、晦、望与既望: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晚七点起更,晚上7时至9时为一更,9时至11时为二更,11时至1时为三更(即“子时” ),午夜1时至3时为四更,后半夜3时至5时为五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古代纪年月日法(1)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开始有年号。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依次为二年
5、、三年等。例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干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纪年,例如,丁卯三月;纪日,例如,是月丁未。年号与干支可以兼用,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关于泰山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和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因其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称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它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峰玉皇顶,又叫天柱峰,海拔1524米。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作为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到处
6、建庙塑神,从而使泰山文物荟萃,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熔为一体,人们常常把泰山当作崇高伟大的象征,因而泰山成为游览的胜地,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记游作品。泰山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课文思考】1、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每段所写的内容。2、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字音,字义等)【预习检测】(A级)1. 音形辨识鼐( )磴( )徂徕( )戊( )樗蒲 ( )罅( )须臾( )膝( ) 同舟共济( )赈济( )济水( ) 人才济济( )2.
7、词语释义1) 乘风雪 2) 长城之限 3) 遂至山巅 4) 半山居雾 5) 戊申晦 6) 极天云一线 7) 绛皓驳色 8) 尽漫失 9) 僻不当道者 10) 明烛天南 三、文本探究,回答问题1.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日出时景物的变化的?2.补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什么好处?3.作者是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学习过程(课堂用)第一课时导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走近清代散文家姚鼐的登泰山记,
8、去感受一下他笔下的泰山。(一)听老师范读,读准字音。(二)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注释翻译疏通文句,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详见课件)(三)整体感知,梳理课文思路。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第二段:叙述从京师来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经过以及所见之景第三段:写山顶看日出的过程,描绘泰山日出前后的优美景色第四段:返记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2、理清思路(板书) 明确: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作业:熟记本课重点文言文实词意思。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
9、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泰山的风貌,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又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1、作者是如何记叙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的?明确: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人济。 日观峰的位置: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面线点。作者鸟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2.精读第二段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
10、,写景特点。明确: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动词:乘、历、穿、越、至于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南麓登山-循中谷-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3、文章第三段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待日出稍见须臾日出回视)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 五鼓: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持捕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
11、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作者还写了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自然景观: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内涵和景物特点,展现泰山古老的风貌,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及泰山之冬的静美,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