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教师版.docx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教师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胞呼吸知识点梳理一、细胞呼吸1、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与呼吸(1)区别:呼吸指生物体与外界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的过程。(2)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2)主要场所:线粒体 结构:外膜、内膜、嵴、基质酶 特点: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酶附着酶的膜面积,有助于加快有氧呼吸速率。(3)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4)过程酶 第一阶段:
2、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注:H是NADH的简写,即还原型辅酶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酶 场所:线粒体基质(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必须分解为丙酮酸后在有O2的条件下,丙酮酸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 反应式: 2C3H4O36H2O 6CO2+20H少量能量酶 第三阶段:【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反应式:24H6O2 12H2O大量能量(5)总反应式及各元素的来源和去路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H全部来自葡萄糖和水水:生成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以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3、,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中不存在水的生成与消耗。二氧化碳:生成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或生成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若给细胞提供18O标记的O2,则首先会在H2O中检测到18O,一段时间后在CO2中也可以检测到18O。 若给细胞提供18O标记的葡萄糖,则最终只在CO2中可以检测到18O,产物H2O中没有(不考虑光合作用)。(6)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和去路:H的来源: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H的去路:在第 三 阶段中与 氧气结合形成水(7)有氧呼吸能量的变化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能量为2870KJ,绝大部分(66%)转化为热能散失,一小部分(977
4、.28KJ左右,34%)储存在ATP中,是活跃的化学能,这些能量可通过ATP水解释放出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特别注意,线粒体中合成的ATP可以离开线粒体,到细胞质基质、细胞核或叶绿体中分解供能)(8)有氧呼吸与燃烧的区别在细胞内进行,过程温和,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释放,并有一部分储存在细胞内的ATP中,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相对稳定状态。(9)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真核生物(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蛔虫)、少数需氧型原核生物如蓝细菌、硝化细菌、醋酸杆菌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在细胞膜上)例1:(高考重组)【易错判断】1.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否说生物没有线粒体就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5、)2.线粒体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 )3.在线粒体内膜利用的【H】只来自于丙酮酸水解( )4.有氧呼吸中只产生水不消耗水( )5.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产生ATP,第二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6.有氧呼吸过程等同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 )(解析:有氧呼吸条件温和,能量逐渐释放,部分储存在ATP中:7.人体骨骼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体积多于吸收的O2的体积( )8.细胞在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 ( )例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DEFH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BA
6、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E.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F.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唯一场所.G.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H.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I.线粒体、叶绿体的基质中都能产生ATP3、无氧呼吸(1)概念: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2)场所:细胞质基质酶(3)过程 第一阶段:与有氧
7、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反应式: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为乳酸。酶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酶的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酵母菌细胞同时存在控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关酶的基因)酶 反应式: 2C3H4O34H 2CO2+2C2H5OH(酒精) 或 2C3H4O34H 2C3H6O3(乳酸)(4)总反应式:酶酶 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少量能量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5)无氧呼吸能量的变化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因为是不彻底、不完
8、全分解,所以只释放出少量能量,大部分能量没有释放出来,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释放出来的少量能量,绝大部分(69%)转化为热能散失,一小部分(31%)储存在ATP中,是活跃的化学能,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部分用于合成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实际上还吸能)。 (6)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项目HATP来源有氧呼吸:C6H12O6和H2O 无氧呼吸:C6H12O6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去路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还原丙酮酸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产酒精生物:酵母菌无氧发酵、植物细胞缺氧 产乳酸生物:乳酸菌、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7)细胞呼吸中H和A
9、TP的来源和去路(8)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 条件需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O2、需酶和适宜的温度产物CO2、H2O酒精和CO2或乳酸能量1 mol葡萄糖释放能量2870kJ,其中977.28kJ转移至ATP中1 mol 葡萄糖释放能量 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5kJ(生成酒精),其中均有61.08kJ转移至ATP中特点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能量完全释放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相同点1.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完全相同。2.分
10、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供生命活动利用。3.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4.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易错警示】(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两个阶段都可以释放出能量?(3)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4)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酶不同,根本 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和(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能进行过程和( )原核细胞不能进行过程(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消耗H,并产生少量ATP( )哺乳成熟的红细胞
11、只能进行过程和( )葡萄糖中的能量通过过程和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注意: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人和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等于(大于/等于/小于)O2的消耗量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有/没有)H积累无氧呼吸过程中底物中能量没有(有/没有)全部释放出来线粒体吸收丙酮酸,而不会吸收葡萄糖线粒体不是有氧呼吸的必要条件,需氧型的原核生物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其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在呼吸作用中,H是NADH(还原型辅酶);光合作用中,H是NADPH(还原型辅酶II),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中都有二氧化碳生成,但水是有氧呼吸的特有产物。有水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生成的
12、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从丙酮酸开始,由于O2的存在与否及酶种类的差异,才分别沿着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能进行有氧呼吸,部分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等。有氧呼吸的底物主要是葡萄糖,但脂肪、蛋白质等也可作底物进行细胞呼吸。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根瘤百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因此,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酶存在3个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酶存在的场所: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第一阶
13、段就能产生H,第二阶段利用H将丙酮酸还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是还原成乳酸。4、 细胞呼吸的意义:第一,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用于维护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用以维持生物体的体温.第二,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是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合成的原料.细胞呼吸图解:六、细胞呼吸速率(强度)1.呼吸速率:是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分解有机物的速率来衡量。还可以测定释放二氧化碳或吸收氧气的速率来衡量呼吸速率。2.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1)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取决于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不同器官、不同生长发育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