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青诗歌的太阳意象隐喻内涵.docx
《论艾青诗歌的太阳意象隐喻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艾青诗歌的太阳意象隐喻内涵.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艾青诗歌的太阳隐喻内涵现代隐喻作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行为,它通过事物间或明或暗的联系构建了独特的概念体系。通过此类事物和 彼类事物之间的联系,隐喻可以超越语言和话语的层面,进入精神的世界,创造出更为复杂的意义网络,到达对事物进 行重塑的功能,并使“物体成为具有生命实质的真事真物。”1在诗歌中,隐喻与意象相互联结,隐喻为意象提供桥梁, 在“意象隐喻”的范畴内孕育新的生命实质。作为艾青最为青睐的意象之一,艾青在其一生中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太阳诗歌意象群,他赋予了太阳独特的人文蕴 含与对社会的热忱希冀,他对文学与世界的隐喻思维方式也在这一意象系统的建构中得以展现。艾青一生中创造了 481 首诗歌,其中
2、有155首诗歌使用了太阳意象,这155首与太阳相关的诗篇比例到达32.2%,因而在研究艾青时,他的 太阳诗歌是一个始终都无法绕开的话题。他倾注了大量笔力所描绘的不同阶段的太阳都有着独特的隐喻内涵,我们可以 通过他对春日、冬日又或是晨光与余晖的构想中去探求他与时代的共同心声。唐强指出:“我以为世界上歌颂太阳的次数之多,没有一个诗人超过艾青的了。”2在艾青的诗歌中形成了一个以太 阳为中心而扩展开的太阳意象谱系或族群。网而在艾青不同的生命时段和创作阶段,这些独特的太阳意象群又都展示出 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具体而言,艾青创作的太阳意象形成了“文明的审视”、“苦难的救赎”以及“生命的自在”三种隐喻内涵。现
3、代文学中,“西方文明”是一个绕不开的经典话题,艾青同样无法例外。通过对西方工业时代下都市“太阳”的描写, 艾青重新定义了笔下的文明视野。1932年艾青从中国的一个小乡村初到巴黎,以早期的巴黎为代表的西方工业都市带 给他的更多是惊喜与震撼,从未见过的“电车,地道车充当响亮的字母/”宽广的“柏油街,轨道是明快的句子/”奔驰的“轮子 +轮子+轮子是跳动的读点/轰鸣的“汽笛+汽笛+汽笛是惊叹号/”这一切事物构成了艾青眼中“凑合拢来的无限长的美文/”(巴黎),这座代表西方文明的都市“在阳光里/永远的映照出/辉煌的画幅”画幅里四散的阳光展示着艾青对这座 城市的态度,高度兴旺的物质生活下带给他的是身体上春日
4、暖阳般的喜悦与温暖。但在第一印象带来的巨大冲击和震撼 过去之后,透过巴黎外表的繁华,艾青敏锐地看到了高度兴旺的都市文明对人性的挤压,看到了由都市高密度、高速度 和高强度的“物流”,给都市带来的混乱和喧嚣。4在他眼中,以巴黎为代表的西方都市是“歇斯底里的美丽的妓女”(巴 黎)是“为资本所奸淫了的女子”。(马赛)在这里聚集了“整个地球上的白痴,赌徒,野心家,投机者们” 而这高速齐整的工业运作与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资本运营从精神上开始腐蚀每一个个体,精神的压 抑与紧张就如同这“午时的太阳/是中了酒毒的眼工(马赛)人被这高速化的生活节奏分割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碎片, 冷酷的都市生活让艾青
5、警醒。他开始控诉与对抗,他以中了酒毒的太阳“放射着混沌的愤怒/和混沌的悲哀”,愤怒这毫无 温度只重物欲的都市生活,但又“悲哀”于无力改变与沉沦。令人沉沦的物欲与都市独特的冷漠精神交织在一起,撕裂了 艾青那原有的、淳朴的带着浓郁中国乡土气息的灵魂。物欲拉扯与情感上的浓烈抗拒,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最终撕裂了艾 青对西方文明的向往与赞美,开始转为冷静的审视与批判。在这纯粹而又冷静的理性视角的审视下,他的游子思绪成为 了他对抗这冷漠文明的精神寄托。艾青在塞纳河畔远望故乡,但在塞纳河哺育下的巴黎却不断冲击着他的魂与灵。“我、 故乡、巴黎,在一个相互比照的空间,构成了一个情感的拉力场,进行着激烈的博弈。”5在
6、游子思绪中,“生我的村庄”“这 片土地/于我是何等舒适! ”他渴望回到故乡,因为他知道“那些大都市是一群吸血鬼”(村庄),在侵吞村庄的“财富” 后,留下的是数不尽的痛苦与空虚,他迫切希望能够逃离这块被罪与恶笼罩的土地。但在这个互相角力的情感力场里, 诗人的情感又是多变的,都市带给诗人的除了压抑,还存有“新奇的欣喜”的诱惑,让人心旌摇荡。而在这令人既痛苦又 欢愉的都市生活下,艾青一方面想要迫切逃离这带给他紧迫情绪的环境,但同时又沉迷都市所带来的欢愉,因为他知道 “那些都市大街上的每一幢房子/都要比他那整个的村庄值钱啊”(村庄)。这两种独特感受交织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对 艾青来说是矛盾的,是新奇的。工
7、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拉锯、冲突在给人带来新的理念的同时,也摧毁了农业文明特有 的淳朴与纯粹,保存下来的往往是越走越远的乡土情怀。但对于艾青而言,乡土文明所培育的道德情感并没有消散,反 而转化为他对工业文明下都市人物欲生活的批判与审视,这种审视不仅是对“对都市人传统的伦理批评”6更是一种对“城 市文化批评”下而所产生的道德眼光。在巴黎经历了三年的文明对峙后,艾青于1932年初选择了回国。30年代的中国满目疮痍,战争在大地上的爆发, 瘟疫旱灾在人世间的横行注定了中华民族在前进路上蹒跚的步伐。“不幸的女子啊/炮火轰毁了她的维系生命的一切 (人皮)丁几千万的地之子/从山坡到山坡/从田园到田园/找不到草/
8、找不到树叶/疲乏地喘息着”(死地为 川灾而作)面对祖国大地上数千万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惨景,艾青为之悲恸,迫切渴求结束这一切的苦难。而太 阳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诗人对抗苦难的重要武器,因为“我们整个躯体的和精神的生命,说到底都要归结为光焰四射的散发 着火和热的太阳。”7因此,艾青用手中的笔吹响了他呼唤光明与太阳的“诗之号”。吹号者“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秽 的人群里/最先醒来/(吹号者),他要最早地去面对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但每天,他也最早地见证了新生太阳的到 来。“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曙光”他用嚓亮的号角唤醒了世界上的一切,“林子醒了”,“河流醒了”, “村野醒了”,“矿场醒
9、了”,在“这生命之终极的日子里”,他在“生命给予的鼓舞”下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去追寻光明的到来。 艾青的太阳,是一个满载着恩泽,挟裹着雷霆的火的使者8,它携带着希望与光明向我们奔涌而来,生命在太阳的照耀 下得以自由地呼吸,“它以难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冬雪消融,众生期盼,我们陈腐的灵魂在太阳的“火焰之手”中撕开, 搁弃在河畔,得到新生。当人们看到太阳,“像久已为饥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婴孩/看见母亲为他解开裹住乳房的衣襟”。一 种生命再生的体验与民族期盼光明的感受交融在太阳意象的情结中9。他将太阳看成一个充满生命终极关怀与无限希望 的喻象世界,太阳是这黑暗土地里新生的光明,是万物更新的源泉,是新世界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艾青 诗歌 太阳 意象 隐喻 内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