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泄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门诊患者。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疗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编码:BNP1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905)(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1)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滤或呈水样便,大便量增多。(3)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 行诊断。(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2)急性起病,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大便呈稀便或水
2、样便,可伴有粘液或 混有血液,可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3)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4)体征不明显,可有上腹及脐周压痛,肠鸣音多亢进。(5)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养可呈 阳性。2、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中医诊断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症部分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症候寒湿证:大便清稀,甚则如水样,胀痛肠鸣;或伴有胃院疼痛,得暖则舒,呕 吐 有酸水脱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 酸痛。苔薄白,脉浮。湿热证:腹痛,泻
3、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伴 恶心呕吐,暧气泛酸,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食滞证: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脱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 减,呕吐多为酸腐食物,暧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腻,脉滑。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3、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1)评价标准参考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的疗效标准。观察内容包括大便次数、性状、腹痛程度、发热、口干、小便色量、恶心呕 吐、腹部压痛、肠鸣音等。所有症状都分为无、轻、中、重4级,属主症则分别 记0、2、4、6分,属次症则分别记0、1、2、3分。(2)评价方法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价
4、方法。分别于入径第1天、第3天对主要症状、次 要症状、体征积分进行评价。症状/体征分级标准:症 状无轻中重计分0分2分4分6分主要症状发热无体温小于 38C体温 38. 0-39. 0C体温39. 0恶寒无有,必须加 衣被有,加衣被有,寒战呕吐无每日少于3 次每日3-6次每日大于6次肠鸣无偶有肠鸣时有肠鸣肠鸣持续不止大便次 数无每日3-4次每日510每日10次以上大便性 状成形大便澹或 不能成形大便稀薄大便如水样腹胀无偶有轻微 腹胀腹胀较重,但能忍受剧烈腹胀,难以忍受腹痛无轻微,隐 痛,偶发隐痛或胀痛,每日发 作数次剧痛或绞痛,反复发作计分0分1分2分3分次要症状和体征心烦无偶尔发生时有心烦心
5、烦不已,难以睡眠尿短赤无尿色黄尿黄伴灼热感尿短赤,伴灼热疼痛感口干无饮水量增 加饮水量增加1/2以上饮水量增加1倍以上周身酸 困无轻微身重 襦怠身重倦怠较重身重倦怠重腹部压 痛无轻度压痛, 患者称有 痛中度压痛,患者尚能 忍受,皱眉不适等重度压痛,痛不可触、 患者有抵触动作肠鸣音4-5次6-8次9-10 次10次以上(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一中医病症部分。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3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6、2 .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入选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者;(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 免疫抑制剂等患者。(4)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中医证候侯学观察。(六)中医证候侯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粪便常规+潜血。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病
7、原学检测、电解质、淀粉酶、 肾功能、腹平片、心电图、腹部超声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寒湿证:治则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推荐方药董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 厚朴、桔梗、蕾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中成药蕾香正气水等。湿热证:治则清热利湿。推荐方药葛根黄苓黄连汤加减。葛根、黄连、黄苓、茯苓、绵茵陈、厚朴、银 花、甘草等。中成药葛根苓连片等。食滞症:治则消食导滞。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推荐方药(1)保和丸加减(食积较重):山楂、神曲、莱殖子、半夏、陈皮、 茯苓、连翘枳实、厚朴等。(2)枳实导滞丸加减(积滞加重):大黄、枳实、 神曲、茯苓、黄
8、苓、黄连、白术、泽泻等中成药保和丸等。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针灸疗法:(1)体针:腹泻:选取足三里、天枢、神阙、中院等穴位,可使用平补平泻法。腹痛:选取足三里、中脱、天枢、三阴交、太冲等穴位,其中太冲用泻法, 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呕吐:选取中脱、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其中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 位用泻法。(2)灸法:寒湿证选中脱上脱温中止呕。4、其他疗法:(1)中药穴位贴敷:(a)寒湿证:苍术、白术各20g,吴茱萸5g,赤石脂15g,石榴皮20g, 丁香5g, 肉桂5g。上药晒干研细末过筛备用,取药粉1g,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脐中, 纱布固定,夜贴晨取,1次/d, 3d为1各
9、疗程。(b)湿热证:用黄连5g、苦参10g、茯苓15g。上三味药粉碎为极细末,和匀 取1g用醋调成药饼,贴敷在神阙穴上,纱布固定,每次贴敷约8小时,1次/d, 3天为1个疗程。(2)刮痛疗法:取位:患者采取仰卧位。操作步骤:术者在患者的下腔、石门、天枢、天突穴位上,将手指用清水湿 润,五指弯曲,用食指与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穴位,将皮肤挟起,然后松开。这 样一起一落,反复进行,每点挟撮6-8次,直至被挟处成为橄榄状之紫红色充血 斑为度。每日2次。5、内科基础治疗:必要时可予对症处理,剧烈吐泻者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6、健康指导:(1)生活起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证睡眠。急性发作时应卧
10、 床休息。避免腹部受凉,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护理,做 好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大便次数、色、质、量的变化,及 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如脱水、酸中毒、休克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2)饮食调护a.疾病初期:在起病后8T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 鸡蛋面糊,细挂面,炒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 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b.疾病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如大米粥, 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 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
11、奶和吃大量的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 量气体,引起腹痛腹胀,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地脂肪,脂肪有 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C.暴食。疾病恢复期:避免油腻,生冷不洁,及酒,浓茶,咖啡等食物,避免暴饮(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愉悦,避免不良情绪刺激。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 予患者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九)完成路径的标准:1、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2、腹部无压痛,肠鸣音正常。3、血常规、大便常规正常。(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观察时间延长,费
12、用增 加。2、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胃肠穿孔、中毒性休克等疾病,需要特殊处理, 退出本路径。3、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二、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泄泻(急性肠炎)(TCD编码:BNP110、ICD编码:K52. 90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门诊号:发病时间:年_月_日 开始时间:一年月一日 结束时间:一年一月日标准治疗时间W3天实际治疗时间:天。日期观察第1天观察第2-3天(第天)要疗作 主诊工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确定中医辨证 开出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和病情判断 中医综合治疗 完成门诊病历书
13、写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留 观监护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门诊医师随访 必要时选择相关检查 记录症状、依从性情况口转归 若好转或未愈,根据病情,必要时复 诊调整诊疗方案 若痊愈,结束访视及门诊治疗 若出现并发症或原基础疾病加重,结 束访视 健康宣教重点医嘱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针灸治疗 其他外治法 内科基础治疗 必查项目: 血常规 粪便常规+潜血 选开项目: 电解质 血淀粉酶 肝功 肾功 02快检或培养 腹平片 心电图 口服中药汤剂 服中成药口针灸治疗口其他外治法 内科基础治疗 辅助检查医嘱: 必查项目: 血常规 粪便常规+潜血 选开项目: 电解质 血淀粉酶 肝功 肾功要理作 主护工 生命体征测量 疾病健康宣教 饮食、运动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生命体征测量疾病健康宣教口饮食、运动指导口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情异录 病变记口无口有,原因:1.2.3.口无口有,原因:1.2.3.医师 签名时间
限制150内